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ag真人国际官网

01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一组古代诗文名篇。从内容主题看,都与“自然山水”“志趣抱负”有关,但在情感寄托上各有特色;从文体上看,前三篇是山水文言散文,后三首是诗词。其中,散文都是名胜游记,诗词则更倾向于表露个人情志、抱负。其中,《岳阳楼记》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之意,寄托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和济世情怀;《醉翁亭记》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体现了作者醉情山水、怡然自乐的积极态度及与民同乐的政治胸襟;《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以明白晓畅、清新简练的文字记述了作者随兴前往湖心亭赏雪的往事,寄托了作者淡淡的故园之思、浅浅的故国之悲。本单元还选择了三首体裁各异的诗词,都表现了诗人面对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体现了诗人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1]的复杂情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历经二十三年被贬归来无限悲凉,却在沉郁中充满着豪迈刚健之气;《水调歌头》情绪多有起伏,总体表达了诗人旷达积极的情趣和深邃的哲理意蕴。

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选择其中一篇诗文,自选角度撰写评论文章”。这一核心任务的落点是“撰写评论文章”,需要考察学生对诗文的整体把握,鉴赏分析。学生可以通过对六篇诗文的理解,把握诗文要领,从中提炼不同的鉴赏角度进行分析。如从写作技法层面,《醉翁亭记》一文可抓住其中21个“也’字的用法,《岳阳楼记》中可关注大量精巧的对偶句;如从情感层面,《诗词三首》都体现了了诗人在人生失意时的豁达胸襟,可以抓住其中情感起伏的异同;如从语言风格层面,《湖心亭看雪》语言平淡自然,独具一格……单元课文不但是游览自然山水的范本,更是情感抒发的典型范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掌握不同文章、不同文体不同的抒情笔法和抒情方式,并掌握自选角度进行评论写作的方法。

学习流程是:第一课段通读六篇诗文,梳理作品创作的时间、地点、背景,体会古代诗文体式和风格的不同,把握文体之异;第二课段赏析六篇诗文精彩的写景的词、句、段,从不同角度分析写景之妙,领略自然之美,欣赏风景之异;第三课段通过梳理六篇诗文作者不同的情感,分析总结其中蕴含的人生思考,体会情感之异;第四课段通过前三课段的积累,选择鉴赏角度,写作评论性文章。综合以上课段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诗歌基础知识,丰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到写作之中。

[1]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

02

学习需要分析

一、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同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 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表达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并“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优秀的文言作品时,应关注文言梳理、语言特色、思想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请从本单元的文言文中选取一篇,为同学通读全文,梳理大意,并讲解其语言特色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88位学生)

(1)文言梳理:93%的学生能结合注释对本文内容进行翻译,但在存在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的地方,翻译不太顺畅。

(2)语言特色:84%的学生讲解仅停留在内容讲解上,缺少语言特色的细致赏析。

(3)思想情感:72%的学生缺少对文言文所表达思想及情感的细致分析。

3.前测分析

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积累,基本能准确理解文章大意,只对极个别特殊的文言现象缺乏敏锐的感知,但在分析文言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思想感情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具体情况如下:82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93%)能够准确梳理大意,但74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4%)停留在内容讲解上,无法赏析文章的写作手法,63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72%)缺少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缺少对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联以及文言文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细致分析。

三、学习内容确定

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有文言文学习的积累,但是对文言文阅读的深入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提炼。因此,积累文言知识、赏析写作手法和探究创作情感,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03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单元说明、注释、预习提示及课后习题等资源,在整体通读的基础上,体会作品内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成语及名言警句;

2.通过从多种角度为写景句作批注,体会课文景物、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3.结合创作的时间、地点、背景,感受亭台楼阁记、小品文、古体诗等古代诗文不同的体式和风格,深化对诗文的理解,积累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二、思维目标

1.从景物的赏析和情感的体悟中,发展分析和想象能力;

2.将课文所感所思,迁移运用并尝试写评论文章,在论、评、述的表达实践中,发展演绎思维与创造思维。

三、价值目标

能够将课文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体会作者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心忧天下、豪放达观等思想和深厚真挚的情感,修正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对个人人生的思考。

核心任务:平行时空下,范仲淹、欧阳修、张岱、李白、刘禹锡、苏轼六位文豪带着新作诗文参与“山水流觞,忧乐同赏”聚会,请选择其中一篇诗文,自选角度撰写评论文章,600 字以上。

04

教学实施

第一课段

 知人论世,探文体之异

核心任务:通读六篇诗文,梳理作品创作的时间、地点、背景,体会古代诗文不同的体式和风格。

一、学习任务

1.按时间顺序梳理诗文创作的时间、地点、创作缘由。

2.分类积累诗文中的实词、成语及名言警句。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习资源:

(一)课文资源

1.教材资料:包括单元说明、课文、注释、预习提示及课后习题等。

2.林庚《唐诗综论》;王水照《苏轼研究》。

(二)知识链接

1.记、亭台楼阁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间接,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亭台楼阁记”是“古人在修筑亭台、楼观,以及观览某处名胜古迹时,撰写叙文,以记叙建造修葺的过程,历史的沿革,以及作者伤今悼古的感慨等。”[1]《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均属亭台楼阁记。

[1]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小品文

“小品”一词,原指佛经的节略本。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后来小品文多指篇幅短小的散文。

四、学习活动

1.了解作者作品,填写学习任务单(一)(二)。(1课时)

篇目作者时间地点创作缘由
 岳阳楼记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宋(1046年)湖南岳阳本文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醉翁亭记欧阳修,                 宋(1046年)安徽滁州
 湖心亭看雪张岱,                              所记之事为崇祯五年(1632年)杭州西湖

学习任务单(一)

资料补充:

(1)岳阳楼为岳阳城西门城楼,它屹立洞庭湖畔,枕巴山,瞰洞庭,一派虎踞龙盘之势。[1]作为江南名楼,无数文人登临揽胜,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如杜甫《登岳阳楼》诗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有诗云:“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2)本单元教材52页选取了三副明人写的湖心亭对联,细细阅读,可加深对湖心亭及西湖文化的理解。


[1] 段宝林 江溶.中国山水文化大观[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篇目作者作者简介体裁创作背景
 行路难  乐府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  双调词此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作者在密州任上,政治失意,与其弟苏辙也已有七年不相见。中秋月下,心情思念中不乏惆怅,写下该词。

学习任务单(二)

2.通读诗文,自主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成语、名言警句,完成学习任务单(三)。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行路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 
重点实词绝:消失及:等到客:客居酬:以诗作答长:增长,振作
一词多义观、极、或、空、通
特殊虚词也(21个)
成语积累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心旷神怡
名言警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x济沧海

学习任务单(三)

五、学习评价

聚会的过程中,范仲淹、欧阳修、张岱、李白、刘禹锡、苏轼的作品中,请选择其中一首诗歌或一篇文章,为它作简单介绍。

示例:《行路难》作于李白被“赐金放还”之时。全诗短短十四句,却激荡起伏,诗人层层迭迭的情感变化,既显示了黑暗的政治现实对李白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他由此引发的内心苦闷;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相信自己的抱负终有实现的一天![1]


[1]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

第二课段 

山水作证,品景象之异

核心任务:为文章所写景物和诗句中的意象作批注,从不同角度分析写景之妙,分析意象差异。

一、学习任务

1.圈画文中景物,有感情朗读。

2.品词析句,从写法、感官、意象等多种角度为诗文作批注。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习资料:

教材资料:包括第三单元单元说明、课文、注释、预习提示、课后习题在内的教材资源;已学文章《三峡》《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答谢中书书》

四、学习活动

1.在书本上用“ 圆圈”划出写景的句子,用“   ”画出具体的景物,试着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并试着读一读。

(示例)  岳阳楼记   

图片

特点:写景多用对偶句。两两相对,如“沙鸥”对“锦麟”,“翔集”对“游泳”;写景常用四字词,具有音韵协调、语义互补、语气呼应、整齐流畅的特点。

朗读示例: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指导:1.读好停连;2.读好重音。“·”着重号表示语气加重;3.读好语气。在这段话的朗读中,要注意感叹号所带来的特殊语气,要读出“快乐到了极点”的语气。

2.请回顾《三峡》《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答谢中书书》等写景散文的学习经验,仿照示例,为三篇文章的写景句作批注,尝试从多种角度综合赏析写景佳句。(1课时)

示例1:岳阳楼记(文本见教材)

提示:你可以从文本写作技巧角度出发,如欣赏角度一和二;也可以从感官角度出发,如欣赏角度三和四。

图片

【批注示例】

欣赏角度一:

如“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一句以工整的四字句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图,侧面突出了迁客骚人面对此情此景时喜洋洋的态度。

欣赏角度二:

第3、4段是写景段,以不同的笔墨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第3段中色调阴沉,描写了阴风浊浪、惹人生愁的景色;第4段色调明亮,则描绘了春和景明、心旷神怡的景色。

示例2:湖心亭看雪(文本见教材)

批注角度参考:

1.   写作角度: 文中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入笔的?

2.   字词探究:文中有些量词本是名词,与景物搭配使用显得景物与实物的大小相去甚远,作者有意为之,有何妙处?

【批注示例】(1)文章以侧面描写写出“大雪三日”后的寂寥凄清,并未直接写雪,而是以“湖中人鸟声俱绝”来入笔。

(2)写景句量词使用极妙。运用了“痕”“点”“芥”“粒”等非常规量词,用于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舟中之人,以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顺序和白描的手法几笔勾勒出来,仿佛一幅极有意境的水墨画,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

示例3:朗读三首诗歌,用“圆圈”圈画出诗歌中的意象,仿照示例,思考分析意象的效果,完成表格。

诗歌诗句意象效果
 行路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 病树诗人用“沉舟”“病树”两种景物自喻,指代消极的境况,用“千帆过”“万木春”两种现象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水调歌头 

学习任务单(四)

五、学习评价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范仲淹以“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出了月光照耀下水波,月影静静沉入水中的美好景象,欧阳修“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写出了四季景色不同的美。诗文中的景色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请引用诗文中的经典句,试着写一段话。(100字以上)

第三课段  

同赏忧乐,品情感之异

核心任务:梳理六篇诗文作者不同的情感,分析总结其中蕴含的人生思考。

一、学习任务

1.通过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制作人物的情感变化折线图,体味作者寄寓山水之间的情感;

2.根据梳理出的情感变化,把握诗文的文眼,深入理解文章;

3.借助生平经历等相关拓展资源,分析不同文人面对人生变化时的态度和选择,感悟其中的政治理想与志趣抱负。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周宗奇《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王水照《欧阳修传》

胡益民《张岱评传》

李长之《李白传》

卞孝萱《刘禹锡评传》

林语堂《苏东坡传》

四、学习活动

1.制作人物情感情感变化折线图。

(1)在上一课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这六篇诗文的内涵,梳理行文层次和作者情感的变化。

内容情感分析
1-2段陶醉陶醉于山水之美和与民同乐的欢饮宴会中。
3段孤独颓然独醉,折射了内心的孤独。
4段旷达回归山水,与民同乐。

“醉翁”情感变化梳理(示例)

(2)根据情感变化梳理,绘制简明的情感变化折线图。

“醉翁”情感变化折线图(示例)

2.把握诗文的文眼(诗眼)。

(1)根据梳理出的情感变化,结合小贴士,在文中进行圈画批注,找到贯穿全文情感主线的一个字或词。

小贴士:‘文眼’是对作品主旨、作者思想的髙度概括,是文本的精华,是阅读的切口。在文章的关键之处,作者往往会用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统摄全文,聚焦表意核心,揭示主旨,升华总结,从而对全文起到统摄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1]

(2)选定一篇令你感触最深的课文,围绕文眼(诗眼),写下自己的思考,200字左右。


[1] 邹小平.《文本解读中的抓文眼、寻课眼》.[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08):85-86.

示例:

谈《醉翁亭记》文眼——“乐”

我认为本文的文眼是“乐”,全文围绕山林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展开。滁州山清水秀,是山林之乐。滁人出游摩肩接踵,熙攘热闹,是百姓安居之乐。宴饮之乐中,食材质朴但别具风味,没有朱门高第的管弦丝竹,但有投壶射箭的天然野趣,是宴饮之乐。

宴会结束,人去林空,禽鸟归巢,在山林间唱出悠闲自由的乐曲。文中再次点明游人的快乐,是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官与民相处的和谐可见一斑。太守之乐于文末得到彰显和升华,他既解禽鸟之乐,又知游人之乐;既能与民同乐,又具独醒之思。

3.探究文眼的深层内涵。

(1)组内分工,每人利用课余时间查阅1名作者生平经历,深度了解其人其事。

(2)课上交流互换信息,探讨不同文人面对人生变化时的态度和选择。

示例:欧阳修生平经历

深秋九月,欧阳修戴罪流徙。告别镇阳,他的心中有无限遗憾。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查,他对河北的粮运、兵备诸事有了充分的了解,正在大加筹划,革弊图新。然而,许多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不得不离去。……

   他坦然自辩,毫不隐讳地指出,自己这次遭受的是深文罗织的谗谤与陷害,根本原因在于他担任谏官时,抨击了权贵。……

   当年六月,八岁的长女欧阳师不幸夭折……这已是他第三次痛失幼孩。国忧家祸,接二连三的打击,使他心碎神伤,未老先衰。他疯狂地投入公务,藉以淡忘心头的剧痛。[1]

——摘自《欧阳修传》

朝中政治的不得意使欧阳修将目光投向滁州这个小郡,将全部的身心融入其中,虽是三年任期,但欧阳修却以一种“主人翁”的意识用心投入,奉行宽简政治,勤理州事,恤民济困,辟建练兵场,训练民兵,修复损坏城墙,发展农业生产,“粗有所成”。当然,滁州山水也并未让欧阳修失望,它以静雅空灵纾解和抚慰欧阳修那遭受政治迫害的心灵,在悠游赏玩中唤醒了他的文人性情……

至庆历七年时,在环境的陶冶、友人的抚慰之下,残酷的政治斗争并没有摧垮欧阳修,骨子里儒家修身思想的浸润使他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如同“岁寒”后的松柏坚忍不拔、顽强不屈,凭着百折不挠的坚毅和执着的韧劲,为政有所成的欧阳修逐渐与自己和解并超越,在诗文中呈现出一个历经政治羁绊后从容潇洒的坚强达者形象……[2]

——摘自《欧阳修滁州至颍州贬谪十年诗文研究》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入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3]

——摘自《欧阳修全集》

五、学习评价

根据活动3的学习收获,对活动2撰写的“谈文眼”文段进行修改和补充,400字左右。


[1] 王水照.《欧阳修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

[2] 李碧晗.《欧阳修滁州至颍州贬谪十年诗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1:58.

[3]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示例:

谈《醉翁亭记》文眼——“乐”(修改稿)

(画线语句为修改部分)

我认为本文的文眼是“乐”,全文围绕山林之乐、宴饮之乐、禽鸟之乐、滁人之乐、太守之乐展开。滁州山清水秀,是山林之乐。滁人出游摩肩接踵,熙攘热闹,是百姓安居之乐。宴饮之乐中,食材质朴但别具风味,没有朱门高第的管弦丝竹,但有投壶射箭的天然野趣,是宴饮之乐。

宴会结束,人去林空,禽鸟归巢,在山林间唱出悠闲自由的乐曲。文中再次点明游人的快乐,是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官与民相处的和谐可见一斑。太守之乐于文末得到彰显和升华,他既解禽鸟之乐,又知游人之乐;既能与民同乐,又具独醒之思。

但游山玩水实则是对政治受挫痛苦的转移,醉是借酒浇愁,唯有如此,醉翁的心灵才能有片刻的宁静。但这一切难以语人,只能自我消解,正如“人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太守的精神苦楚也无人知晓。

表面的“乐”之下,潜藏着太守对社会的担忧,表面的“醉”之下,其实是太守无比冷静的深思。政治理想无从实现,未来要何去何从?所见的安居乐业、人民和乐只是眼前滁州这一方天地,四海之内的百姓过得又如何呢?这种忧与乐、醉与醒的复杂交织,实际上是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是作者历尽沧桑,意欲归隐,却又难以真正放下的矛盾,这正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真实写照。

第四课段  

鉴赏评论,话珠玑之妙

核心任务:自选鉴赏点,撰写一篇文学鉴赏短文。

一、学习任务

1.轻点一笔鉴赏点。阅读一组文学鉴赏文章,通过分析它们的亮点,初步认识文学鉴赏的写作方法;

2.深化一笔善总结。结合以上阅读收获,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总结文学鉴赏短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3.详写一笔具体赏。拟定写作提纲,撰写一篇文学鉴赏短文。作品完成后,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再完善自己作品。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尤良文《<卖油翁>——“艺”精“词”更妙》

陈晓红《在精神的世界里“独”领风骚——<小石潭记><湖心亭看雪>的心迹比较》

李燚鑫《陋室不陋 意味幽深——析<陋室铭>的修辞手法》

叶新新《基于“月”的<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罗德勇《边地意象写心声——<渔家傲·秋思>赏析》

四、学生活动

1.阅读一组文学鉴赏文章:尤良文《<卖油翁>——“艺”精“词”更妙》、陈晓红《在精神的世界里“独”领风骚——<小石潭记><湖心亭看雪>的心迹比较》、李燚鑫《陋室不陋 意味幽深——析<陋室铭>的修辞手法》、叶新新《基于“月”的<记承天寺夜游>赏析》、罗德勇《边地意象写心声——<渔家傲·秋思>赏析》,找到每篇文章的鉴赏点和亮点。

篇目鉴赏点亮点评析
《<卖油翁>——“艺”精“词”更妙》示例:叙述性语句;对话描写;神态动作描写;虚词的使用示例:定题小巧;多重角度;深度挖掘……
《在精神的世界里“独”领风骚——<小石潭记><湖心亭看雪>的心迹比较》
《陋室不陋 意味幽深——析<陋室铭>的修辞手法》
《基于“月”的<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边地意象写心声——<渔家傲·秋思>赏析》

2.结合以上阅读收获,在组内展开讨论,总结撰写文学鉴赏短文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与读后感的区别)

3.选定想要鉴赏的课文,根据小贴士,列举出其中的鉴赏点,然后选定1-2个中心鉴赏点,完成写作提纲初稿。

示例:

《醉翁亭记》鉴赏 

写作提纲

篇目鉴赏点例句(如有多处,可在课本上直接圈画)中心鉴赏点写作思路
《醉翁亭记》主题深刻,与民同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1个“也”字文章将采取总—分的结构安排,开篇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21个“也”字独具个人特色,是使用虚词的一个典型。然后对原文中几处典型进行引用,然后采取“述评结合”的方法,先分析“也”字句带来的效果和好处,再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原因。
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转换无迹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动静结合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乐”字为线索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个“也”字环滁皆山也。……
对偶句写景,散句收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置悬念,卒章显志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语言平实舒缓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小贴士:文学鉴赏的角度

1.鉴赏作品的主题思想。

常用术语如主题深刻、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近旨远、含蓄蕴藉。

2.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

(3)表现手法,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象征、想像、联想等;

(4)描写方式,如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

(5)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6)意象的使用、意境的营造等。

3.鉴赏作品的构思技巧。

(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

(2)文章线索,如以中心事件、人物、感情变化、时间、空间为线索等;

(3)结构方式,如总分结构、总分总结构、分总结构等;

(4)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起承转合、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

4.鉴赏作品的语言。

如自然、平实、洗炼、明快、华丽、深沉、幽默等。

4.小组内交流品评,针对中心赏析点的可写性进行讨论思考,并完善修改写作提纲。

5.根据写作提纲,撰写一篇文学鉴赏短文。

要求:

(1)明确中心鉴赏点,紧扣作品原文,选择自己最有心得的、把握得最准确的、能够评好的角度来写。

(2)题目自拟,书写整洁,600字以上,当堂完成。

五、学习评价

文章完成后,将其随机编号,以小组为单位,由另外两组的同学随机评价,根据评价参考量规打出分数;依据反馈意见进行两处以上的修改。

文学鉴赏写作评价参考量规

等级描述
一类文鉴赏点清晰、新颖;能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能提出深刻的见解和认识,表达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能自如地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作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字迹工整,无拼写错误,行文流畅。
二类文鉴赏点较为清晰,但缺乏新意;基本能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但与作品的联系不够紧密;能提出较为深刻的见解和认识,但阅读体验稍欠独到性。能有意识地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作有条理的分析。卷面相对整洁,有拼写错误,部分句子不够流畅。
三类文鉴赏点不清晰或模棱两可,不能以文艺理论为指导,脱离作品原文;不能提出明确见解和认识,不能清晰表达阅读体验。对作品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的分析欠缺条理。书写较为潦草,拼写错误较多,句子不连贯甚至断句。
四类文没有明确的鉴赏点,缺乏文艺理论的指导,甚至存在知识谬误,行文思路混乱,字迹模糊不清,拼写错误不断,多处句子不连贯。

05

单元评价

一、单元设计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所选的作品,都是字字玑珠的古代名篇。从内容主题看,单元选编的三篇散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都是名胜记游之作,三首诗词《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则偏于抒发独特的人生感悟。

从语言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了解创作背景,把握文体、诗体特征,体会古典诗文不同的体式和风格。其次,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结合修辞,加以归纳整理。最后,要引导学生感受诗文的内在意蕴,领悟作者的内心情怀,触摸古人的情感世界,从而获得思想的激荡和美感的陶冶。

结合这些特点,整体设计了“寄情山水外,畅言忧乐情”的情境,单元核心任务是撰写评论文章。第一课段通过“知人论世,观亭台楼阁”梳理作品创作的时间、地点、背景;第二课段通过“山水作证,品自然之美”赏析六篇诗文精彩的写景段落,领略自然之美,分析写景之妙;第三课段通过“同赏忧乐,感志趣抱负”梳理六篇诗文作者不同的情感,分析总结其中蕴含的人生思考;第四课段通过“鉴赏评论,话珠玑之妙”融汇前三课段所学,完成写作文学鉴赏短文。各课段之间层层递进,从样例展示、方法指导逐步过渡至自主创作、风采展示,直至完成单元核心任务。

二、测试反馈

(一)必做题

文人大都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是心灵的孤独,是思想的孤独。你觉得谁是最孤独的?请在下列人中挑选一个人,并写下对其“孤独”的认识。

范仲淹    欧阳修    张岱    李白    刘禹锡    苏轼

(二)选做题

朱光潜先生认为:“人生世相,在健康的常人看,本来是不过尔尔,朦胧马虎地过活,是最上的策略。认识文艺的人,对于人生世相往往见出许多可惊可疑可痛哭流涕的地方,这种认识往往不容许他抱鸵鸟埋头式的乐观。”[1]结合本单元所学,写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 朱光潜.《谈读书》.[m].上海:译林出版社.2020.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