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穿井得一人》教学实录-ag真人国际官网

一、了解学情,检测学习情况
师:上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文言文的预习需要做什么?
生:了解它的出处。
师:了解文章的出处。
生:还有这本书的作者,朝代。
生:注释、注音。
师:了解这篇文章生字词的读音,看注释了解文章词句的意思。那么这些预习,大家做到位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那下面再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看哪些字词你不懂呢?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一下;哪些句子你不理解呢?翻一翻相关资料,或者根据上下文意思,猜测一下。
(生自主学习)
师:好了,下面我检测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我们采取抢答的形式。
屏显:
穿井
溉汲
及其家穿井
有闻而传之者
国人道之

生:穿井,“穿”是“打”的意思。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解释的准确吗?
生:对的。
师:穿井,“打井”的意思。俗话是这样说的,如果用书面语更准确的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呢?
生:挖掘、开凿。
师:同学们写一下,记到书上,这两个词语很难写的。
(学生做笔记)
师:写完了吧?
生:写完了。
师:这四个字,哪一个最像“打井”啊?
生:挖。
生:凿。
师:哪一个像“井”呢?
生(齐答):凿。
师:我们的感觉和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的感觉是一样的。他说,凿字就像井一样,写起来非常复杂。大家一定要注意笔顺笔画。
第二个词语。
生:溉汲,打水浇。
师:哪一个词语的意思是“打水”。
生:汲
师:对!汲是“从井里取水”,溉是?
生:浇灌,灌溉。
师:这一个词在语句中翻译的顺序是怎么样?
生:先汲后溉。
师:是的!大家在翻译这一句时,一定要注意调整顺序。
第三个。
生:“及”是“等到”。
师:这一句的意思呢?
生:等到丁家挖井。
师:好!第四个?
生:有闻而传之者,“闻”是“听说”的意思。
师:是的!最后一个,发过言的同学不要说,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
生:国人道之,“国”是“都城”。
师:“国”是“国都、都城”的意思,这和今天我们说的“国”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今天是?
生:国家。
二、讲述故事,多元评说文章
师:词语的意思我们掌握了,那么下面我们讲讲故事,讲故事是有要求的。
屏显: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

请大家用简洁语言,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讲这个故事。
思考一下,我们再交流。
(学生思考、准备)
师:来,我们交流一下吧!孙锦涛,请你讲讲这个故事。
生:起因是,在宋朝时候,丁家没有井,经常出去打水,派一个人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井,他对别人说,我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传了出去,说丁氏打井打出了一个人。经过是,都城里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情,连宋君都知道了。结果是宋君派人去问丁氏,丁氏说,打井是一个劳力完成的,不是打井打出一个人。如果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师:请坐!她很努力地把故事讲好,大家听了,你觉得有哪些地方有错误呢?
生:“常一人居外”,我觉得不是派一个人在外面,而是经常说“我穿井得一人”。
师:她有这么说吗?
生:没有!
师:这是你的理解,孙锦涛没有这么说。赵浩乾你来说。
生:“得一人之使”是“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打井是一个劳力完成的。”
师:嗯!还有错的地方吗?
生:没听出来。
师:杨佳,你来说一下,她讲述故事的错误之处。
生:没有听出来。
师:好,杨佳坐下。孙锦涛你再把第一句话讲一遍。
生:宋朝时候,丁家没有井。
师:这一句话对吗?
生:宋国。
师:对的!宋朝与宋国有着很大的区别。宋朝是唐朝之后的一个朝代,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现在在什么地方?
生:河南商丘一带。
师:是的!宋国作为诸侯国,类似于今天的“省”。这是一个常识性错误,这就提醒我们,看书的时候一定要看注解,一定要看仔细。切不可望文生义。还有错误之处吗?
生:没有了!
师:好像没有了!好,我们再找一个同学来讲这个故事。陆逸慧!
生:起因是宋朝有个姓丁的人家。
师:“宋”什么?
生:宋国。
师:接着讲——
生: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他家里没有井。经过是他打完了井,对别人说,他打井得到一个人。结果遇到了很多麻烦。
师:她说遇到了很多麻烦?麻烦是什么呢?
生:这事传得特别大。
师:这件事传得特别大,是丁氏遇到了麻烦,还是给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生:给人造成了麻烦。
师:给人造成了什么麻烦呀?
生:让人疑惑。
师:仅仅是疑惑吗?
生:惊奇。
师:大家都在传,那么此时还有真相吗?
生:没有!
师:没有真相,是不是给人造成最大的麻烦呀!陆逸慧讲述的故事太简略了。
现在我们看起因,两位同学都是说,宋国丁氏家里没有井,他要派一个人在外面打水浇地。这是起因吗?
生:不是。
师:这个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大家看题目“穿井得一人”。
(生举手)
师:李海冰你来说!
生:宋国有个人,他家里没有井要去外面打水灌溉地,就一个人常住在外面。等他在家里开凿了一口井,他就对别人说,我家穿井得到一个人。这是起因。
师:经过呢?
生:有人听到了就传了出去,说“姓丁的那个人打井的时候得到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传播这件事。
结果是,有人告诉了宋国国君,宋国的国君就派人问丁氏,姓丁的人就说,“我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把一个人从井中挖了出来。”
师:这个故事的讲述,“起因、经过、结果”非常清晰。不过我们要纠正一下理解上的错误。“常一人居外”是什么意思呢?
生:派一个人经常住在外面。
师:还有没有那个词理解不准确呢?“闻之于宋君”怎么理解呢?
生:使宋国国君知道这件事。
师:注意这句里的“闻”是什么意思呢?
生:使知道。
师:“使知道”未必就是“有人告诉宋国国君”。好,这样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清楚了。
起因就是:丁氏家里没有井,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打水浇地。等到他家中开凿了一口井,他就对别人说:“我打井挖到一个人。”
经过是,有人听到丁氏这么说,于是就传这句话,丁氏挖井挖到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传这件事。
结果呢,这件事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君就派人去问丁氏,丁氏就说,哎呀!我是打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挖井挖到一个人。最后的一句话,其实是作者的?
生:感受。
师:作者的评价。大家画上这句话,做一个批注“作者评价”。那么大家看,“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其实是关于什么的故事?
生:流言。
生:传言。
生:谣言。
师:现在,如果我们按照“谣言”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穿井得一人”的故事?你会怎么概括呢?
(生思考。师板书“谣”字,前画括弧)
师:“起因、经过、结果”分别对照“谣言”有关的一个词。“起因”对照“( )谣”,前面加上一个字?
生:传播谣言。
师:是传播谣言吗?丁氏刚开始说的这句话是传播谣言吗?
生:把谣言造出来。
师:简洁一点,一个字就是(造)谣。有人听到再传,这是?
生:传谣。
师:结果呢?
生:辟bì谣。
师:读什么音?
生:辟pì谣。
师:对,请看老师的概括——
屏显:
造谣——传谣——查谣

老师用了“查谣”,这是站在谁的角度的概括呢?
生:宋君。
师:“辟谣”呢?
生:站在丁氏的角度。
师:讲完了《穿井得一人》这个关于“谣言”的故事,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
生:妖言惑众。
生:造谣生事。
生:道听途说。
师:为什么会想到“道听途说”呢?
生:传谣的过程,丁氏对别人说,别人再传给别人,然后就一直传了下去。所以说,国都中的人,都是道听途说的。
师:这样的话,你又想到了哪些成语呢?
生:人云亦云。
师:你来说说为什么是“人云亦云”呢?
生:国都中的人听到别人这么说,自己也就这么说。
师: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说明没有经过?
生:大脑思考。
师:还想到哪些成语?
生:祸从口出。不是!不是!
师:如果“祸从口出”放在这里要合适的话,需要给“祸”字加上双引号,这个“祸”指的是什么?
生:谣言。
师:谣言之祸、造谣之祸。这里的“祸”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祸”了。还能想到哪些词语呢?
生:流言蜚语。
师:嗯,不错!王老师也想到了很多,大家一起读一下。
屏显:
小道消息 以讹传讹 无稽之谈
空穴来风 道听途说 齐东野语

读完之后,你觉得哪个成语最困惑?生:齐东野语。
师:好,大家看屏幕。
屏显:
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孟子·万章上》
释义: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好!下面请同学们,用这几个成语评说一下《穿井得一人》,可以评说事件,也可以评说人物。
生:国都中的人,我评价为“道听途说”。
生:“丁氏穿井得一人”是“无稽之谈”。
生:“丁氏穿井得一人”是“小道消息”。
生:“穿井得一人”是“以讹传讹”,但并非是“空穴来风”。
师:穿井得一人”并非是“空穴来风”,原因是什么呢?
生:人们理解错误。
师:仅仅是理解错误吗?
生:还有丁氏表述有问题。
师:丁氏表述有问题,国人以讹传讹,所以就导致谣言风靡宋国。这样来看,这些词语都可以评述这个故事,假如只能用一个成词来评价这个故事,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生:以讹传讹。

三、想象补写,探究止谣策略
师:接下来,同学们想一想,“以讹传讹”的过程,人们说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态、动作、心理呢?请大家补写一下。
屏显:
有闻而传之者, 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 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要求:心理、动作、神态

生:用文言还是现代文呢?
师:王老师在写的方面倡导“有底线,无界限”,放开来写!如果文言素养达不到,还是用白话写。
(学生补写,交流)
师:来,杜泽豪。
生:有闻而传之者,害怕的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君大恐。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马上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师:丁氏马上对曰,“马上”是动作、神态、心理?
生:心理。
师:应该是什么心理?
生:紧张。
师:那我们为什么不用“丁氏紧张对曰”呢?我们要求是补写出说话者的心理、神态、动作。大家评价一下,他补写的合理吗?
生:第一个不合适。他说“害怕的曰”,不够通顺,应该删去“的”。
师:从情理上看“害怕、大恐、紧张”可不可以呢?
生:害怕这个词不太恰当。
师:为什么不恰当呢?
生:故事里的人,当时应该是惊讶、惊奇。并没有表现出“害怕”的心理。
师:如果人们心中很害怕,还会再传这件事吗?国君大恐,非常害怕,他还会派人去调查吗?
生:不会。
师: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去传播一件事呢?
生:好奇、惊奇。
师:读读你的补写。
生:有闻而传之者,无比吃惊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疑惑不解,十分好奇。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甚是无奈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师:大家评价一下,杨佳同学的补写合理吗?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生:丁氏甚是无奈。不太合理。
师:为什么是这句补写不合理呢?
生:“甚是无奈。”有一种被逼的感觉,这里丁氏并没有被逼。
生:无奈确实是有被人逼的意思,但是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对别人的一些做法、或说得一些话,也会感到无奈。
师:这个谣言的源头在丁氏没有表述清楚,人们以讹传讹,到了丁氏这里,自然也就感到无奈了。这样的补写是合理的。来,你说!
生:有闻而传之者,小心翼翼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疑惑不解。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紧张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师:最后一句,为什么补写“紧张”呢?生:国君这么高大上的人,怎么突然派人来问我这件事。
师:见到官府来人,有点紧张,也符合情理。
生:她补写的“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生:他跟人说别人的事,不会是正大光明的说。
师:传播的人不可能光明正大地说,会把人拉过来,怎么说?
生:悄悄说。
师:那我们可以这样说,有闻而传之者,拉一人,悄悄曰:“丁氏穿井得一人。”这就比“小心翼翼”有了?
生:动作。
生:画面感。
师:是的!这就比“小心翼翼”更有意思了。当然“小心翼翼”也可以的。还有人交流吗?
生(举手):有闻而传之者,神秘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甚惑。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笑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师:为什么丁氏这里补写“笑”呢?
生:因为丁氏明明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传来传去变了样,非常可笑。
师:有意思吧!
生:有意思。
师:好,下面我们在三个空格里都补写上含“笑”字的词语,你会补写上哪几个词语呢?
(生思考)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有的同学,刚才就在翻字典,寻找的含笑的合适词语。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来,你说!
生:有闻而传之者,匿笑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大笑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师:第一个补充“匿笑”,那么这个传播者给人什么感觉?
生:搞怪。
师:搞怪,恶作剧。好,你来说。
生:第一个“笑”,第二个“大笑”,第三个“微笑”。丁氏面对国君派来的人,他是不敢大笑的,只能是微笑。
师:第二个“大笑”怎么理解?
生:宋君感觉很荒谬。
师:第一个为什么用一个“笑”。
生:想不出词了。
师:你很坦诚呀!第一个补充“笑”也是蛮有意思的,或许就是一个玩笑,但没想到人们竞相传播,以讹传讹。这三个词,补充地很有层次的。
生:第一个“苦笑”,第二个“大笑,第三个“苦笑”。
师:为什么第一个要用“苦笑”?
生:因为这件事不完全是搞笑的,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是很可怕的。
师:那这能说“苦笑”吗?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那应该换成什么?
生:嬉笑。
师:“嬉笑”是不是比“苦笑”更好呢?
生:是的。
师:王老师也补写了几句,大家评价一下老师写得好吗?
有闻而传之者,讥笑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呵呵”一笑。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狂笑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生:丁氏面对宋君派来的人,不可能“狂笑”。
师:第一个“讥笑”符合情理吗?
生:不符合。讥笑了有一种“嘲讽”,别人是不会相信的。
师:是的!传播者说话带着“嘲讽”,听者还会相信吗?
生:不会。
师:因此,有闻而传之者,可能是笑曰、微笑曰、匿笑曰、偷笑曰、窃笑曰;宋君可能是“呵呵”一笑,还可能是……
生:撇嘴一笑
生:狂笑
生:大笑
生:冷笑。
师:是的!但是到了丁氏这里,他一定不敢“狂笑”,他可以是……
生:微笑
生:苦笑
生:微微一笑
师:大家看,我们补写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一定要符合文章内容,符合文章中故事发生的情景。这个博得人们一笑的故事,你认为哪个人的态度最可取?
生:宋君。
师:宋君面对“穿井得一人”这一谣言,他的态度怎么样呢?
生:追求真实。
师:文章中哪个字表明了宋君的态度?
生:问。
师:问当事人,那就把这个谣言辨析清楚了。因此,《吕氏春秋》就教我们,面对谣言的时候,我们需要“问”。
屏显:
面对谣言,《吕氏春秋》教我们:
问。

但是,在小小的都城里,宋君可以派人去问当事人,可是今天我们面临着鱼目混珠的海量信息,那些信息有的发生在眼前,有的发生在千里之外,我们还能问当事人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问”谁呢?
生:问一些有发言权的领导人。(生大笑)
师:你能问的到吗?这个现实吗?
生:问不到,不现实。
师:那问什么?
生:问自己的内心。
师:这个回答好!
生:问网络,上网查。
师:问度娘,上网查,也许获得的是虚假信息,但最起码我们看到信息多了,就能对比,辨析出真假来。
生:问他人。
生:问妈妈。
师:问他人、问妈妈、问老师未必就能辨别信息,最根本的还是:问心、问脑、问常识。
屏显:

问心、问脑、问常识。

师:“穿井得一人”这个谣言,国君一问,谣言自动破产。看来宋国国君很高明。那么我们回到文章中,这样的谣言破产,恐怖不恐怖呢?
生:恐怖!挖井挖到一个人。
师:是这个意思吗?
生:不是!宋君不去问丁氏,那么就不会有人去问当事人,谣言会继续传播。
师:面对谣言的时候,宋国的人们把思考交给了谁?
生:国君。
师:如果一个国家,把所有问题的思考都交给国君,那么这个国中的人有脑子吗?
生:没有。
师:一个国家,只有国君有脑子,国民都没有脑子,你想想这样的国家?
生:不会繁荣昌盛。
师:这是细思极恐的事。宋君当然很明智,派人去问问,可是所有人都不去问,这是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啊?所以,在这样的国家里,我们送国民四个字:乌合之众。面对谣言,没人思考,全部交给国君,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学语文就是学有脑子,上语文课什么都可以不带,但一定要带着脑子,学会独立思考。

四、学以致用,归纳“辟谣”结论
师:好,下面我们学以致用,看看今天我们如何面对谣言。读读这三则材料中,面对谣言你可以怎么做?请说说你得出的结论。
屏显:
材料一:敬畏科学与常识,才能远离科学流言的蛊惑
——人民日报
材料二:坚持理性思维,识别网络新闻谣言
——人民网
材料三:全国辟谣联动机制见成效 网络谣言治理步入新阶段
推荐理由:近年来,网络谣言时有发生,污染网络生态,扰乱传播秩序。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建立了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协调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和资源,查证、辟除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关心关切的谣言信息,上线了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网络辟谣的权威性、影响力大幅提升。
——新华网

生:面对网络谣言要坚持理性思维。
师:全面吗?
生:不全面。
生:面对谣言,我们要用官方辟谣平台查证,也要坚持理性思维。
师:对!这就是我们的结论!第三则材料告诉我们官方平台查证,材料一、二告诉我们要坚持理性思维。合起来,就是面对谣言,我们要学会用官方辟谣平台查证,更要坚持理性思维,敬畏科学与常识。这就是找材料的共性和不同,然后概括成一句话。
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