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范进中举》·封建儒林之悲——教学设计-ag真人国际官网

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讲读课。作者通过讲述54岁的穷困潦倒的范进听到中举的消息后喜极而疯的故事,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对胡屠户、众邻居、张乡绅等人的刻画,揭露了人们嫌贫爱富、前倨后恭的丑恶嘴脸。既表达了对范进的同情,又反映了人心冷漠社会环境。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文语言生动、情节有趣,学生很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但是科举制度离孩子很远。所以很容易因为有距离感,而忽视其思想性、艺术性和深刻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助读资料,引导学生不断深入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

教学目标

1.根据题目和小说主要内容,理清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

2.通过运用对比、夸张和人物描写等手法,剖析人物性格特点。

3.通过结合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形象,归纳文章主题,加深对讽刺小说的理解。

教学重点

通过运用对比、夸张和人物描写等手法,剖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结合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形象,归纳文章主题,加深对讽刺小说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金榜题名可以说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终生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很多读书人数十年如一日地苦读,皓首穷经,依旧美梦落空,甚至有些人为了科举考试上演了一幕幕悲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节选《范进中举》,一起来看看举人范进的悲喜经历。

二、梳理情节

1.先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科举的图解。

2.结合中心事件,根据文章内容,试着划分小说故事的情节,并用章回体小说式的小标题来概括每一个层次的内容。

明确:

背景:中秀才   胡屠户贺喜

开端:借盘缠   范进遭骂

发展:断炊烟   范进卖鸡

高潮:见报帖   范进发疯

结局:送贺礼   众乡邻巴结

3.总结: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的时候,可以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中举,按时间顺序中举前、中举时、中举后来划分情节,同样的方法可以运用在《故乡》和《社戏》的情节概括中。

三、细读文本

1.结合刚刚的梳理,请概括出范进在文章的三种身份。

明确:疯举人、苦秀才、范老爷。

2.依次通过人物描写的手法,来具体解读这三种身份下范进的种种表现,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以此为探究小说主旨做铺垫。

①疯举人范进

1.师:请同学们大声地、专注地读文章第5自然段,思考在本段中,作者是如何刻画范进的?反映了范进怎么样的状态? 

正面细节描写

• 观疯行(动作) 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两手拍了一下   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   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表现了范进的癫狂荒唐、穷酸狼狈的窘态。

•听疯语(语言) 噫!好了!我中了!  ,噫!好!我中了!

师:前后两句虽一字之差,意义却有所不同,谁来品一品?

预设:好了!“了”是动态助词,表已经完成。几十年的科考终于熬出来了,范进释然了,他长舒一口气。而“好”,是正在进行。上一句是中举后的释然,这一句是中举后的欢呼!大家谁来读一读?(生读,师范读,生再读)

•看疯态   神态外貌 笑了一声   又拍着手大笑道   拍着笑着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侧面烘托:老太太慌了,老太太哭   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一跳。众人拉他不住……

表现了范进的热衷功名、利令智昏、喜极而疯的丑态。

2.本段运用夸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范进中举后狂喜的心情和发疯、穷酸、疯颠、荒唐、狼狈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用一幅对联来概括“疯举人”范进:

上联:苦尽甘来,夙愿得偿(老师出)

下联:乐极悲生,丑相毕露/颜面尽失(学生对)

②苦秀才范进

1.师:有同学会问,这范进疯得蹊跷,疯得荒唐,考中了,高高兴兴地做官才对,怎就一下子疯了?这还得从头说起。让我们一起走进“穷秀才”范进。请同学们速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表明“穷秀才范进”生活和地位的词句,来具体分析一下。

生活上——住在茅草棚,每日小饭菜;不知猪油味,乡试无盘缠;

家里饿了两三天,母亲饿得两眼看不见;

地位上——胡屠户 骂他“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啐”他吐沫。 (这一部分可以请学生喜欢的方式,或者方言来角色扮演朗读,在读胡屠户的环节引导学生语速要快,语调要高,轻蔑的语气)

众乡邻  不理不睬

那时的范进——麻木、自卑、怯懦 热衷科举

2.师:中了秀才的范进为什么没发疯?

生活、社会地位没有多大的改变。

用一个上联概括“穷秀才”范进——

中举前 矮人三分  财米无依靠   内亲外戚,谁肯雪中来送炭?

下联:火热征集中……

③走进“范老爷”范进

1.师:穷秀才范进,中了举之后,生活和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活上——乡邻们:拿鸡蛋,拿白酒,背米,捉鸡,搬桌拿凳;

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张乡绅:送银赠房。

地位上——乡邻们:范老爷;

胡屠户:文曲星,贤婿老爷;

张乡绅:称兄道弟

这时的范进:虚伪狡猾、逢迎自如、圆滑世故

四、探究主旨

1.分析“疯”之成因

师:通过以上,综合探究范进“发疯”的原因。

一是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直接危害。封建科举制度在其存在的1300多年的历史中,曾选取了大量的有志之士,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到了晚清,科举制度却变了味,成了无数读书人向上攀爬的阶梯。在思想上,范进认定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够跳龙门,彻底改变穷困潦倒、饱受欺凌的人下人境况。于是,才呕心沥血、集希望于科举考试,而屡试屡败的打击使他原本脆弱的心更加脆弱;从能力上看,他由于读的是死书,丧失了许多谋生能力,不会营生,穷困的窘迫更加重了他靠科举改变命运的观念。心理压力就更重了。

二是社会环境的压力。科举考试不仅毒害了读书人,也毒害了广大群众。中举与不中举成了世人品评读书人的标准。范进屡试不第,自然就成了人们冷嘲热讽的对象,世人的势利、冷漠、白眼甚或愚弄,促使范进逐渐走向思想崩溃的边缘。这也可以说是科举考试的间接祸害。

三是范进的个人因素。他热衷科举考试,到了痴迷境地,读死书、死读书,顽固不化。却又把所有希望都押在科考上。过热的渴望与冰冷的现实本来是许多读书人遇到的矛盾。但是他特有的遭遇、特有的痴迷,又加重了他脆弱心理上的压力,使其承受力越来越低,一旦遇到激烈刺激,发疯就成了必然。

师总:从20岁的青春少年考到54岁的白发苍苍,范进直考得家境贫寒,穷困潦倒;直考得忍饥挨饿,忍辱偷生。当苦苦追求的梦想突然实现了,当荣华富贵就要纷至沓来的时候,强烈的反差让范进喜极而疯了!

2.学生根据以上分析学生对出下联。

中举前,矮人三分,财米无依靠,内亲外戚,谁肯雪中来送炭?

中举后,高人一等,衣食有着落,远交近友,都要锦上再添花!

总结:实际上,如果说穷秀才范进让我们感到可怜,疯举人范进让我们感到可笑的话,那么官老爷范进,他虚伪贪婪,就让我们感到可憎了。

3.聚焦“胡屠户”,前后对比胡屠户的表现,分析该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①写出了胡屠户的前恭后倨、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嫌贫爱富的丑恶形象。②侧面表现了范进一系列的人物形象。③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一个嘴巴打得范进最终清醒过来。④暗示主题:揭露当时社会因极端热衷功名利禄而造成的极端虚伪世故的风气。

4.范进中举是悲剧还是喜剧?

分析:从喜剧的判断标准入手,可以认定是一个喜剧。当然关注文章内核,我们发现该小说也是一个悲剧。如果有学生回答是悲剧,可以顺势追问同学们哪里悲,是什么之悲?

个人之悲、亲情之悲、社会之悲,民族之悲

总结:本文在形式上的喜剧,但从深层主题上看是悲剧。表面上,范进多年努力,梦想成真,皆大欢喜。但实际上,作者是借范进一人之“喜”,讽社会科举之悲。儒林外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无论爬上爬不上,对民族和国家,都是一个悲剧。

5.延伸拓展:吴敬梓老先生借范进写儒林,儒林人和范进一样沿着科举考试的梯子苦苦攀爬,大量考不中的只能忍辱偷生,一旦爬上了,就敛取豪夺。让我们来认识这位讽刺大家——吴敬梓。【助读资料1】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清代小说家。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考试,憎恶社会上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写下了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鲁迅的《孔乙己》、钱钟书的《围城》都深受其影响。鲁迅先生盛赞《儒林外史》——秉持公正,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助读资料2】清闲斋老人在《儒林外史·序》中曾指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范进属于哪一类?

明确: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

6.所以如果你是作者吴敬梓,请用“噫,好了!范进中了!但是……”说话,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

示例:噫,好了!我中了!但是他为了科举付出了一生最好的光阴,头发花白,垂垂老矣。

噫,好了!我中了!但是还有很多个像范进一样的老学究,还在科举这条路上盲目痴迷,空耗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啊!

噫,好了!我中了!但是却已经成为了一个可怜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噫,好了!我中了!但是他却体会不到学习的真正意义,而被扭曲了心灵,成了一个可悲的社会寄生虫。

噫,好了!我中了!但是他却迷失了本性,几近痴狂,成了一个没有独立人格与自由灵魂的行尸走肉…… 

师:隔了近三百年的历史风烟,希望我们能够再次捧起《儒林外史》,通过这本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去认识一群性格鲜明的“儒林人”,去学习讽刺这一艺术手法,同时也应该像吴敬梓一样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一些问题:如何让“功名富贵”成为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束缚自身的一种囚笼呢。

7.表达提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现而今的学习和考试?

示例: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要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学习是就像建房子,我们一步步向上,提高格局,见识更美的风景。

学习和考试不是成功的目的,学习本来就是目的,充实过好每一天。

五、教师寄语

当我们仅仅把读书当成一种获取功名的手段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读书所限制。好读书,但是不要读死书,做一个独立思想的学生,我们要让自己能够在书中站立起来,我们要让读书为自己增加生命的钙质。就如作家王蒙所说“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在天地之间。”我们共勉,下课!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