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感受日出景观的壮美,从而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2-5)海上日出的景象:晴朗的日出、多云的日出、有黑云的日出
(6)看日出的感受
活动一:结合图片,梳理日出顺序
师过渡:在课文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什么情况下的日出景象?——晴朗时——让我们一起聚焦作者写晴朗时的日出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
1.ppt出示晴朗时的日出部分
2. 出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对应图片再读课文
师:每幅图片分别对应课文中的哪个句子?
3. 引导学生感知写作顺序
预设:每个句子前面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把几个句子连接起来,写得就更清楚了。
预设: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了作者的第一个写作密码——按时间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板书:时间顺序)4.借助图片,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讲讲海上日出的景象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在写日出时还抓住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按顺序梳理出来。
亮光变化:没有光——夺目的亮光
位置变化: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了作者写作的第二个密码——按顺序写出景物变化,请你再读一读这部分内容。(板书:变化顺序)
2. 优作分享,教师指导
例文分享
天渐渐红了,比白天的太阳更红。慢慢的,在天的那边飘出了几朵红通通的云,它们缓缓的围拢过来,映红了地面。太阳还停在远处,留恋着这一天,迟迟不肯移动,就像一个思念故乡的孩子,想到却到不了。天也着急了,催着它,不一会儿就变成紫红色的了,但持续的时间太短,刹那间又变成了单纯的红,红得鲜艳,红得让人感叹,仿佛比以前更美了,夺目而耀眼。到了最后,它终于肯走了,向西边挪动,它走得好慢,慢得让人很想去帮它一把,那些红色的云簇拥着它,它放心地走了,收回了那天最后的一抹阳光,消失了……黑夜降临了,待到天全部暗下来后,接替太阳的将是在夜里为人们照明的月亮。
3. 学以致用,开始练笔
生写,师巡视
在引导孩子们去发现2、3两个自然段作者写了海上日出哪些变化这一问题时,绝大部分孩子都能找到颜色的变化,但要归纳、概括出亮光、位置的变化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引导孩子去发现这两种变化,我采用的方法是图片对比,捕捉光,而大作家善于用文字去描写光,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孩子们既发现了课文中光亮的变化,同时也在语文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课堂上的实践表明,这样的设计效果非常好!
而怎样发现太阳位置发生了变化,我是通过把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变幻成三幅图的方法,让孩子们很直观地就体会到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二、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思考语言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简而言之,即在课堂实践中学会“听、说、读、写”。
体现在本课的教学中就是孩子在学习了巴金先生按变化的顺序写海上日出后,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思路清晰、文从字顺地去描写一种景物或事物。所以本节课的第二大板块我设计的是当堂练写,希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让孩子在具体的习作实践中体验方法的习得。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孩子们是非常愿意动笔的,绝大部分孩子能完成两个最基本的训练目标,还有部分孩子能完成更高的目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精彩的语段。
这个环节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敢于拿出整块的时间给孩子安安静静地写作,不要所有关于“写”的练习都体现在“课后作业”上,回家写。
本课的第二个语言实践是:说,说说海上日出的画面。引导孩子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进而说出脑海中的画面。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感觉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大胆地说,自信地说。
一堂课不仅是孩子在学习,更是老师在成长,让老师低下头弯下腰看清楚孩子学会了什么,又是如何学会的。雄关漫道真如铁,对于一个成长中的老师来说,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每一天都应该从头开始,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新鲜而有活力”的独特生命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