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钱梦龙《驿路梨花》课堂实录与点评-ag真人国际官网

第一课时

一、交流字词(解释)

① 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② 迷茫——迷迷糊糊,看不清楚。

③ 简陋——简单、粗陋。

④ “篾”“撵”“挨”“菌”

二、导: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大家可以随便谈,我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的。

追问:你能不能具体说一说。

① 学生回答。

② 引人入胜

③ 文章很有特色……

④ 含意很深

三、导: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习惯:看到了一篇好文章,总希望把它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也爱上这篇文章。比如这篇文章,就很值得介绍,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这个故事的基本精神可以用文章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

“驿路梨花处处开”。

四、我们看看“梨花”在这篇文章里包含哪些意思?文章开头说的“梨花”是指什么?中间出现的“梨花”是指什么?课文最后说的“梨花”又指什么?

开头的“梨花”洁白、纯净、美丽,是指自然界的一种花。

中间的“梨花”是指是指哈尼族的小姑娘。

最后“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梨花”是指(象征)雷锋精神。

五、那么为什么说“处处开”呢?从文章里找根据。

六、那我们就把最后一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改成“雷锋精神大发扬”,好不好?为什么?

“以花喻人”(板书)

“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一句诗使我们想得深,想得多,想到了一片洁白无瑕的梨花,想到了梨花姑娘,想到了人们的心灵美。

七、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这篇文章一个故事引出一个故事,故事中又有故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自己记住呢?

抓住故事发展中的几个要点来列出提纲。

第二课时

一、要列出情节提纲,就要准确地抓住故事发展中的一些要点,我相信这一堂课一定能上得更好。先看故事开头,我们可以抓哪一点?

(板书:深山投宿见茅屋)

二、要讲好这个故事,这一部分要不要讲得详细点儿,讲得好一点儿?

引导注意细节。(板书:饭香水热暖人心)

① 厚厚

② 满

③ 清凉可口

④ “温暖”的火

⑤ “喷香”的米饭

⑥ “滚热”的洗脚水

⑦ 软软

三、这情实不实?

(板书:巧遇老人知实情)

四这故事里有几次误会啊?

(板书:欲见梨花见妹妹)

五、最后一段,请大家也用七个字来概括。

(板书:驿路梨花处处开)

六、这个故事大家都很喜欢。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复述,看他们能不能讲得别人也都喜欢它。请同学们好好听,留意他们讲得好不好,有没有重要的内容遗漏了。什么叫“重要”知道吗?

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内容,一些关键性的情节

学生复述,大家提醒补充关键词语(情节)

七、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篇小说总共写了多长的一段时间呢?

10年……

两天!

追问:10多年前的事,通过什么手法把它引出来的呢?

用插叙的方法。

作用:“波澜迭起”(板书) ,“文似看山不喜平”(板书) 。

八、布置一个作业:请你们用顺叙法把《驿路梨花》改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然后同课文比较一下,哪一种写法好?归纳出几点来。能不能?

【研读感悟】

居文进

这是钱老师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打浦中学执教的一个公开课的实录。学生原有基础较差,而学习习惯良好。在他的启发引导下,课堂呈现出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学生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妙语连珠,个性张扬,达到了叶澜教授所言“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理想境界。课堂何以如此?究其根本,是钱老师那独树一帜、严谨智慧、深得语文教学真谛的导读艺术使然。笔者细细揣摩本课实录,认为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当前新课标指引下的语文教学依然深富启示。
1.有效对话,深入激活学生积累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的对话,钱老师的课堂体现着鲜明的对话意识。首先,他十分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课上他始终做到目中有生,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不断激励学生。“我相信同学们”“讲得好极了”“理解得很好”“你们比我想得好”“你们都很聪明”“我马上采纳”,课中类似这样的话语俯拾皆是。它们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积极参与对话的欲望。因此,当教师无意间出错,一学生即大胆指出“老师,你说的是下一层情节了,不是这一层的”。课堂对话的氛围宽松和谐,其乐融融,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其次,钱老师注意建构阅读对话的话题。如第一课时中,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他重点设计了一个整合性很强的话题:“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这给了学生极大的思维空间,既从多个角度检测了学生的自读情况,又强化了学生的阅读初感,这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再次,教师注意组织好多维多向的课堂对话。实录中师生对话顺畅,生生对话踊跃,必要的追问又把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不断引向深入。如第二课时围绕提纲“深山投宿见茅屋”,学生复述后师生进行评议对话,有声有色,精彩纷呈。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得到充分有效的激活。
2.扎实训练,鲜活发展学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突出语用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目标。钱老师实乃开风气之先者,本课实录即对此作出了有力的诠释。而他的法宝之一便是紧扣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展开实实在在的科学合理的语言训练。首先,教师极其讲究训练的策略性。如他一贯主张训练要“严而有格”,本课中有生动的体现。课始的词语教学看似不起眼,但学生的交流可以看出他们理解字词已经初步“入格”,具备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又如本课钱老师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训练,也很有方法。他把复述课文始终称作讲故事,突出了教学的趣味;注意点拨复述方法,不时要求学生“把人物的心情通过各种手段表达出来”“把主要内容都讲清楚”“把故事的妙处讲出来”;同时注意处理好细节,如在指导学生编列复述提纲时他强调“要讲究用词”,体现了对语言锤炼的重视。其次,他讲究训练的层次性。围绕复述训练,他先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精神,接着抓住要点编列情节提纲,然后逐点进行复述,最后组织评议,这样层层铺垫,步步深入,训练思路十分清晰,课堂因而高潮迭起。再次,他还注重训练的实效性。课上他重点进行了复述训练,这指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他还兼顾到了阅读想象能力、概括能力、鉴赏能力、倾听能力的培养。在复述的过程中,又巧妙地融入思想情感教育,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整堂课的扎实训练,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3.精选内容,灵活把握学生学情
教学内容的合宜选择体现了教者对教材独到的处理,其根本在于教者对学情的准确把握。钱老师总能很好地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并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努力求得“不曾预约的精彩”,让主体和主导高度统一起来。本课的教学内容取舍得当,重点突出。钱老师抛弃了传统的繁琐分析的做法,大胆删繁就简。第一课时侧重“读”的训练,以读带说,注重整体感悟;第二课时侧重“说”的训练,以说促读,突出能力发展。同时内容的选择注意凸显语文的特点,让学生得“意”得“言”。当学生围绕“驿路梨花处处开”一句体悟文本主旨时,通过比较,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细细品味。课末回归整体,引导学生再次比较两种不同叙述顺序的表达效果,体会“波澜迭起”的表达特点。实录中学生在文本的“读薄”与“读厚”间从容转换,教师则又能根据学生的学情因势利导,灵活生成。如编列复述提纲,学生将“欲见梨花见妹妹”改为“欲见梨花见其妹”,一字之差,恰似神来之笔,堪称经典,教师的“导”功不可没。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