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夏,生命中最肆意绚烂的季节,不需要预想、怀想、幻想,只要一出门,便遇见青枝绿叶,姹紫嫣红,遇见诗意,遇见浪漫。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们遇见七下第五单元托物言志类的散文,于是“物”有了“我”的情怀。
这个单元的导读说,我们能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发现遇见,并能联动自己的情思写下,这是多么美妙的事。
01
看见
宗璞先生遇见紫藤萝花,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物美,一定得让学生看见。语言组织的曼妙,想象得丰富,触手可及。那仅是这篇吗?不,《好一朵木槿花》是,《丁香结》是,《燕园树寻》也是。于是乎,联读多篇,一场赏美大宴可以上演。
从标题开始,让学生寻一点吸睛术。标题中的“瀑,好、结、寻”,用比喻词、赞叹词、形态词、动词等巧妙设悬,简约清新。接着引导学生寻觅精致灵动的表达,表达内容可以着写物的颜色、形状、 性质与对物的联想;表达技巧可以领略新奇词语、四字词语的典雅美;多种修辞、感官互通的形象美;短句与长句参差错落美。
贾平凹先生看见风雨飘摇中的小桃树,满是怜爱,于是本就想为小桃树写点文字的感觉来了。那就先得赏桃树之“小”,微小、弱小、猥琐、没出息的外形,越读越能突显境遇艰难,成长不易。
02
连接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合一”,物的美,因有“我”的融合而生美。为了便于理解,我让学生把“外物与我”的状态比喻成一种交友,两者相遇可能是一种机缘,然而又是如何靠近的呢?先发现两人共通处,撞入彼此心怀,慢慢开始聊起,才会流露自己的心语。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文本细读,不难发现,“我”这个主体的重要性。“我”被“物”吸引的过程处理得非常细腻,有动作、心理描写。宗璞的另三篇散文中亦复如是。
《一颗小桃树》也一直反复强调“我的小桃树”,“我”与它的情缘一直相牵相伴。
例如:
(1)这种桃树儿是没出息的……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偏爱)
(2)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出来,一晚又一盆一盆端进去;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赞叹)
(3)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儿中长的。(“母不嫌子丑”)
于是我想到文中多处的转折词里,能遇见“我”的爱;后面称呼词里,也遇见“我的爱”,丑树、小树因有“我”才有后面的惊喜。
备到这,想起《小王子》中狐狸告诉小王子的“驯养”。人与人之间,是驯养与被驯养,孤独牵挂,美好的情愫生成;人与自然也可以驯养与被驯养,“我与小桃树”,“我与紫藤萝”等发生了微妙的关系,彼此由一个普通人的开始变得与众不同。想起米兰·昆说的,“乐趣不论平凡还是不平凡,只属于感觉到的人”。一首歌的入心,歌词旋律可能其次,而是当时你听这首歌的时候,心境与它相遇,似乎觅得了一位知音。
03
听见
我们对美的追求,从来都不是为了定义,而是为了从其中获得力量。在与草木交流中,流露的是自己的心绪,听得见内心真正需要追寻的是什么。
见小桃树,“我”听到了奶奶的嘱咐,奶奶的爱,听见了成长的意义必是“风雨中的欲绽花苞”的心声。读文字的我、我们,听不见遇到“小”这个处境时的呼唤吗?
物与人一样,会承受着不幸、重压、遗失、不顺心,客观环境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处世态度,我们可以去发现生命瞬间的意义,如紫藤萝花般的灿烂,丁香花般的精致,木槿花般的勇毅以及那些树般的坚守。
追求美的过程,
就是主动认知自我的探寻过程。
春夏,遇见最美的草木,
去阅读,去思考,去表达,
听见内心的声音,
便遇见了最美的自己。
亲爱的朋友们:
也许你也想提升学生们借景抒情类散文的鉴赏力,
也许你也想遇见学生在自己练笔中能自然表达“物我”,
也许你也想听见学生丰富的内心声音
来吧,
《一颗小桃树》与《<紫藤萝瀑布>群文里的物我交融》
也许会启发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