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的阅读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与点评-ag真人国际官网

一、预热,聊聊“我的志向”

师(板书:志):请看老师写的这个“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称为“士”。而“志”就是“士”经过用“心”的思考立下的志向。(板书:立志)说说你小时候立下的志向吧。

生1:我要当医生。

生2:我要当航天员。

……

师: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少年周恩来的立志故事。(出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齐读课题。

扫雷,认读生字

师:要想读懂文章,扫清“地雷”是必须的。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你们能认识,能正确地读出来么?请大家读读课件中的词,看谁的反应快,读得对。

出示——

焦点 列强 繁华 租界

麻烦  踊跃 胸怀 欺凌

生读。

师: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四个字的成语,请大家多读几遍,先记住它们,积累起来,在平时写作中争取用上。

出示——

风和日丽 灯红酒绿 热闹非凡

耀武扬威 左顾右盼 衣衫褴褛

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 迷惑不解

生读。

师:还有些未必是四个字的,也很值得我们积累,自己再读读“打破砂锅问到底”和“清晰而坚定”(出示)。请你们联系课文内容,用这两个词语造一句话。

生:周恩来不懂什么是租界,他打破砂锅问到底,最后清晰而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真好。还有一些词,由于特定的时代,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我们查找一些资料。例如“列强”“租界”,谁知道?

生:不知道。

师(出示时局图):请看这幅图,这就是清朝末年我们受到列强欺辱的时局图。当时的美帝国,英帝国,日帝国,沙皇俄国等,国力强过中国,于是就抢占我们的领土,说是租用,实际上是霸占,这就形成了列强割据,租界林立的“时局图”。而在租界内就是灯红酒绿,莺歌燕舞,在租界外则是民不聊生,苦难悲情。(出示租界内外的实景图)这就是不振的中华啊。也正因此,才有了周恩来立志,齐读课题——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有一些词,光看字面意思还不行,联系课文才能理解更透彻。比如“欺凌”,谁来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生:欺负,欺压,侮辱……

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中国人受到怎样的欺凌?谁能给咱们读一段课文,帮助大家具体地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生(读):“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部分内容,这就叫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一边读,一边感受当时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到怎样的欺凌。

生自由读。

三、初读课文,把握文脉

1.把握大意

师:这是一个少年周恩来立志的故事,整个大故事中又带着三个小故事。现在请大家来比赛,看谁读书最快,把三个小故事找出来。

生快速浏览。

生1:我发现第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到东北,伯父和他说不要轻易到租界去玩。

生2:还有一个故事是周恩来和同学闯租界。

生3:第三个故事是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说得很好。还可以简洁一些。老师也尝试着概括了三个故事的小标题。大家比较一下和你们概括的有什么不同。

出示——

耳闻“中华不振”(1-6)

目睹“中华不振”(7-8)

立志“振兴中华”(7-8)

生1:老师的小标题中都有“中华不振”

生2:不对,最后一个是“振兴中华”,应该说都有“中华”两个字。

师:对啊,这“振兴中华”就是本文的关键点。所以,概括的时候要抓关键。

生3:老师的很简单,都只有几个字。

师:是的,这就叫做概括。就要简简单单。

生4:老师的好像字数都一样。

师:我是尽量把它们概括成一样的字数。这样有一种很整齐的美。现在,请大家把这几个小标题多读几遍,记在心里,慢慢学习概括,记住两个关键词:简洁,抓重点。(板书:简洁,抓重点)

2.认识结构

师:这三个小故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呢?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呢?

生:先写耳闻“中华不振”;再写目睹“中华不振”;最后写:立志“振兴中华”。

师:很好,看,原来这三个故事是这样排列的啊。(板画:串联式结构图)就像一串糖葫芦。我们读故事的时候,也要一个一个读,读好故事的来龙去脉,一个一个地品味,读出故事中的滋味。

自读,学习第一个故事

1.充分自读

师:接下来我们先尝试读读第一个故事。你想怎么读?

生:我想自己读。

师:好,就让大家自己读。读书还是要讲方法,请看两个小要求。(出示:1.读得通顺;2.读出疑问)通顺,就是读得流利,不磕磕绊绊,第一次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就多读几遍,读到通顺为止。读后想一想,哪些地方不明白,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拿起你的笔,在这些有疑问的地方,画上“?”。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标注疑问。

师:请几个同学分角色一起读一读,其他同学听一听,看是否通顺。

生分角色朗读。

2.尝试质疑,解疑

师:会提问的孩子更会读,发现问题的价值可不得了。

生1:为什么一下车,伯父就要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生2:为什么伯父会说“惹出麻烦可就糟了”,到底有什么“麻烦”,会怎么“糟了”呢?

生3:为何伯父只是“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呢?

……

师:好的,这几个问题都是和故事的内容有关。这些“为什么”只要我们读完下文,自然就解开了,我们现在就来试一试。请看这个词“麻烦”“糟了”,谁找到了下文中写到的“麻烦”是什么?“糟了”的结果是怎么样?

生4:麻烦是这段话中的“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生5:“糟了”是这段话“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师:很好,这就叫做“联系上下文”。这个办法很管用,能够帮助你们读懂许多疑问。

师:作者写故事很有一套,他会故意吊大家胃口,设置一些悬念,有些地方,就明明白白写出“疑惑不解”“打破沙锅问到底”。请大家认真阅读第一个故事,看看哪些地方是作者故意留下的悬念,其实也就是你读到的疑惑,感兴趣,要弄懂的地方。

出示第一个故事。

生1:我发现这一处:“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伯父没有说明白,只是简单说:“惹出麻烦就糟糕了”。

生2:还有一处:“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生3:还有这一段话都是写疑问: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师:是啊,这么多问题,几乎都没有直接回答,这就是吊胃口,为的就是吸引大家继续读。其实,要解开这些问题也很简单,就是往下读。读完了,还有问题,就查资料。阅读就是一种不断的探索。

3.读出滋味

师:现在,我们第一节课能做的事还有一件,就是好好地读读这个小故事。怎么读呢?还是分角色齐读。读周恩来的,要读出满腹疑问的感觉;读伯父的,要读出心里装着事儿的感觉。读旁白的,读通顺就好。

师生合作读第一个故事。

五、得法,学习第二、三个故事

1.复习学法

师: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自己读。先读通顺,再读出疑问。

师:对,有疑问了,先做好标注,然后尝试解决疑问。请问,解决这些疑问,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师:还可以询问,查资料,弄明白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文章,就读出滋味来了。还有些实在不能理解的地方,课后再去寻找答案。

2.自学第二个故事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己尝试读读第二个故事。提出的疑问,小伙伴们自己来互相帮助解答。

出示第二个故事,生自读。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说“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现在你体会到了么?

生1:“中华不振”就是我们总是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负。

生2:“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受到委屈都没人管。

生3:“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不敢帮助中国人。

生4:中华不振就是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生活很困难,而洋人却过得很好,还欺负人。

……

师:体会得真好!还记得在第一个故事中,作者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好像回答了第一个故事中设置的悬念,这就是呼应。呼应,就让两个小故事连接在了一起。我们可以把两个故事连在一起读,你会发现,第一个故事好像一个导火线,一个药引子,引出第二个故事。而如果直接写第二个故事,就没那么打动人,你的理解也不会那样到位啦。请大家再自由读读,感受一下作者的写法。

生读第一、二两个故事。

师:第二个故事也有独特的写法,我给大家出示一组,你尝试着发现。

出示——

1.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2.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生1:我发现第一句中写到的巡警是“耀武扬威”,而妇女是“衣衫褴褛”的。

生2:之前的资料也写到租界里是“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租界外则是生活贫穷,民不聊生的。

生3:中国的妇女在“哭诉”,而洋人则“得意洋洋”。

师:是的,同在一片中国的土地上,而中国人和洋人,本国领土和租界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发差,如此的不同。我倒要问问:这是为什么?

生:中华不振。

师:看来,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让你也产生强烈的感受——中华不振。来,试一试,再找出这样写的地方。

生1:“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这句话中,妇女希望巡警为她撑腰,可是巡警却把她训斥一通。

师:“撑腰”“训斥”,形成对比。这两个词,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2:“撑腰”就是做主的意思。

生3:主持公道。

生4:就好像当法官。

师:对比后,你发现什么?

生5:原本中国巡警应该为中国人撑腰,因为是洋人轧死了中国人,可是巡警不但不为她撑腰,还训斥他。非常不讲道理!

生6: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太弱,被欺负,所以巡警也狗仗人势。

师:说得好,都是因为中华不振。请大家再看看,还有这样的地方么?

生:我发现一处“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原本大家要帮忙,但是却不敢帮忙,只能劝。大家也很无奈,因为中华不振!

师:是啊。抓住“握紧拳头”和“劝劝”这对矛盾来读,你会读到当时中国人的心情,你会体验到中华不振,国民怒不敢言的无奈。来吧,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好好体会。

生读。

3.自学第三个故事

师:第三个故事,就让大家自学,还是从疑问入手,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自己学习后我们来交流。

出示第三个故事,生自读学习。

师:我们来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吧。

生1:这里也有对比。比如同学的发言,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的发言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一样,周恩来说得好。

师:不仅仅是好,应该说是说得精彩,说得让人振奋。再看看,作者写这个故事,有没有吊了一些胃口呢?一下子就直接说出周恩来的志向么?

生2:不是,也有吊胃口。之前写了同学的发言就是。

生3:还写了“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也是在铺垫。

生4:这么写,大家心里好像都希望看看周恩来到底要说什么。

师:很好,这个故事和之前的故事之间,怎么联系起来呢?

生:都有讲到中华不振。

师:对,中华不振,所以要振兴中华,所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原来,“振兴中华”就是串联这个故事的一条线索啊。现在,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读一读,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过程,试着去感受当时他心里的感受。

生自由读第三个故事。

4.上下贯通

师:现在,请大家再次阅读全文,体会作者是如何精心安排三个故事的。

生自由读。

师:好,现在请你再次慎重地立下自己的志向。

生书写志向。

师:如果要写出你的立志故事,你会怎么安排,怎么设想?

生1:我也会用几个小故事来说。

生2:对,不要一下子说,我也要吊胃口。

师:好,如果用几个小故事说,一定要注意故事之间的关系,顺序。不要各自独立,自说自话。几个故事能讲清楚来龙去脉就好,不要凑字数。有时候,听故事的人就喜欢听个关键哦!

师:在写其中一个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3:可以把积累的词用上。

生4:可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把要写的主要内容突出出来。

师:真好,学了就要用上,祝大家写作快乐!

研习——

语文阅读教学应指向何方,知识本位时代强调知识的习得,能力本位时代强调语感的培养,素养本位时代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些都是时代的共识。但是,优秀的教师往往能站在立人高度,依据学科发展规律,结合自我的教育实践,对共识作出个性化的突破。

何捷老师的这则教例,便彰显了吸纳共识而又突破共识的思想努力。

一、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然选择

何捷老师将语文阅读教学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

人是语言的动物,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或意志。基于其上,人还会用语言去创造,以不断确证自我的精神生命。语言这种确证自我、凸显人本质的价值与功能,落实到语文教育,就是要突出语文学科的“言语性”种差,陶养学生的“言语生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走向言语表现与创造。

将语文阅读教学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对传统的听说读写观念是一次重大变革。传统的听说读写观,基本上都是指向生活的语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养成“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种弱化自我实现需要的倾向,在当下社会显然难臻大境界。另外,传统听说读写观在关系处理上,还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病。强调齐头并进发展,抹去主次矛盾之分,便会蜻蜓点水,难有真正高质量的发展。语文教学用时多,收效差,受人诟病,或缘于此。听说读写中,听和读是输入,说和写是输出;听和读是二度创造,说和写是一度创造,难度系数不一样,怎么可以平均用力呢?

学习迁移理论中,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均提到了“相同要素”说。桑代克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但学习活动之间既要有相同的要素,也要有不同的要素,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信息差,促进真实学习的发生,这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一个道理——学生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差距,教学应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上建构。上述理论让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或问题,让信息差形成,适当拉开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与可能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深度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回到听说说写关系处理,说写难度系数高,当然要在四者统一中突出说和写。又因为“写”主要靠语言符号表意抒情,无法像“说”那样借助表情、眼神、手势等,挑战难度更大,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写”就成了必然。

当然,说与写的训练,不仅要关注共识性的说与写,更要强调独识性的说和写,亦即言语表现与创造。惟其如此,才能使学习理念、学习方式等彻底从“占有”走向“存在”。现代语文教育,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素养本位”的观念更迭,未来一定会步入“存在本位”时代。这方面,语文课改中的一些理念已经露出了端倪,如强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还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这些都是在凸显独感、独识、独创的重要性。西方的写作教育,从规范性写作到塑造性写作,再到创造性写作的趋势,更是在凸显精神存在的重要性。

何捷老师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认识和积累词语,还是梳理文脉,感受设置悬念的写作秘妙,抑或最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来写励志故事该怎么写”,所有活动都是指向说或写,注重言语生命的陶养。无论是从语文教育观念,还是语文阅读教育实践层面来看,均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可以说将“言语生命动力”学理论落到了实处。

二、言语表现与创造,不能仅停留在技法运用的层面

但是,言语表现与创造不能仅停留在技法运用的层面。

以为言语表现与创造,就是掌握并运用文章学、写作学知识,形成比较熟练的写作技能——如将课文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及时迁移运用,美其名曰“读写结合”,这已经有了言语表现与创造的思想趋势,但境界还不高。

朱光潜先生曾将写作分为四个境界:疵境、稳境、醇境和化境。达到“化境”的时候,才有精神创造的出场,写出来的作品才可以被称为“神品”“妙品”。疵境和稳境,从修辞角度来看仅仅是“求其通”而已,还没有达到“求其美”的境界。如果是按照梁启超“规矩之文”和“巧之文”的划分,规矩之文强调的是“共能”的运用,而巧之文已然强调体现“异能”的自我表现与创造了。所以,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规矩”的解读——寻常的写作学、文章学知识的传授上,还应探求“巧”的秘妙,深度体悟作家独特的精神创造。

从这个角度来看何捷老师关于“珠串式结构”的讲解,已然有了揭秘作家创作之巧(体现为文本的“篇性”)努力。文章中的三个故事,是用什么东西串起来的呢?都是围绕“中华之崛起”串起来的。从耳闻中华不振,到目睹中华不振,再到立志振兴中华,何老师的概括是颇为到位的,且能让学生在概括文章内容时鲜明地体悟到,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用“目睹”似不够贴切,因为文中写周恩来目睹,更有沉思。目睹类似于机器人、照相机一样观照,沉思则有个性色彩极强的体验与思考。因此,从耳闻中华不振,到沉思中华不振,到最后下决心要振兴中华,更符合心理与行动的逻辑。

何捷老师还涉及到“悬念”的教学,用他的话说是“卖关子”。让学生说说哪个地方卖关子,实际上也触及到了言语表现智慧,乃至言语情趣的体味。比如,文中写到伯父并未向少年周恩来解释为什么中华不振,这便是给读者留白,体现了作者的叙述智慧和趣味。不过,仍可继续开掘。何老师与学生一起解读的文本版本,显然不是现在的统编版本。比照一下,便会发现,原版本更好。现在的版本是结尾前置,然后回溯,最后呼应一下,形成一种叙事的闭合结构。不过,从言语表现的角度来看,原版本最后一句(“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是蛇足。删掉此句,直接以魏校长的喝彩作结,更有戛然而止,余味悠长之感。如果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版本的比较,并讨论一下原版本最后一句的删留问题,对文本篇性的揭秘就会更加充沛。

另外,还可以用还原比较法,感受一下魏校长的形象。原版本这样描写——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现在的版本这样写道——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称少年周恩来为“周生”,钦敬之感,平等意识,激动之情皆寄寓其中,同时还能看出魏校长心系民族的情怀,但是称“此生”,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意味一下子就跑出来了。

三、言语表现与创造,还应关注文本的言语气韵层

当然,止步于“言语智慧”层面也不行,有温度、有气度的语文教学还应朝“言语气韵”层面开掘。“言语气韵”指的是作者在言语表现与创造过程中,使文本体现出来的言语人格、言语操守、言语抱负、言语情趣等个性特质所形成的一种整体的精神气韵。语文教学触及到言语气韵层,知情意素养的和谐培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才会真正实现。

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来说,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中其他学生的志向没有引起魏校长的重视?因为他们心里装的是自己,是家族,而周恩来装的是民族,是国家,言语境界是大不一样的。课后习题中展示了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诗,也可充分利用起来。这首诗与课文到底有着怎样的共同之处?一比照,便不难发现济世救国的人生抱负已经与言语抱负完全融为一体了。言说的境界背后,是人格的境界。

阅读教学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还需关注不同主体言语生命的陶养。亦即在关注作者言语生命的同时,还应关注文本中人物形象,现实中教师、学生,乃至教材编者、进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其他主体的言语生命表现与确证。这样,才会形成教育之美、学习之美、文本之美、对话之美合辙并行的美好境界。

回到何捷老师的课堂教学。上课伊始问同学们有什么志向,接下来认识生词,这样的教学处理明显导致课气不畅,教学的气韵之美是打了折扣的。先将生词解决掉,再跟学生探讨志向,课气的流畅之美便会产生。也可在感受周恩来志向的时候,问问学生为什么校长只赞赏周恩来的,不赞赏别人的?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些志向的?再问学生的志向是什么,课气之美也会产生。问学生写出立志故事,会怎么安排,一学生说“也会用几个小故事来说”一学生说“不要一下子说,我也要吊胃口”,后者言语创造的含金量明显优于前者,教者完全可以及时肯定,保护住这可贵的创意嫩芽。通观整篇教例,何老师的阅读教学指向了写作方法、写作技能乃至写作智慧的体悟,但是对言语人格、言语胸襟的体悟,似乎还没有思想的自觉——加不加“校长为什么只对周恩来志向赞赏有加”的探讨,教学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因为这触及了言语抱负、言语人格的陶养。

关注多元主体言语生命的时候,一定要聚焦体验、想象、思维的质量。哲学家熊十力先生将人的智慧分成两种:量智和性智。量智是可以实证,向学生传授或建构的,但性智,不好量化,也无法实证,只能悟证。就像刘再复先生说的,有些学术的东西可以去实证、去考证,将量智感受到,但是文学作品中很多东西是没办法实证的。比如贾宝玉发现警幻仙子,还有林黛玉身上的一股香味儿,贾宝玉就问林黛玉为什么身上有一股香气,有学者解释说这是女孩子自带的体香,有的说是林黛玉房间其他的香气熏到衣服上,但刘再复先生说应该是警幻仙子和林黛玉“灵魂的芳香”。灵魂的芳香,怎么证明?只能是悟证,就是结合文本的细节、自我的审美经验会通、体悟。何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悬念的手法,不仅要他们读懂内容,还要读出味道,这些做法让我们看到了量智与性智结合的面影。

陶养学生的言语生命,还要注意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没有某些学者说的那么复杂,关注三点就足够了:一是对不对,二是好不好,三是新不新。对不对,关注的是科学性,考查的是回答能否基于材料、数据等,形成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好不好,关注的是审美性,考查的是言说美不美——评价作者也是,语言美不美、结构美不美、情思美不美等等。新不新,关注的是创新性,考查的是有没有属我的体验、思考或想象。

以之评价老师的教学,亦然。何捷老师注重基于振兴中华的心理逻辑梳理故事内容;第一个故事精讲,第二、三个故事放手让学生讲;注意诵读的进阶……这些都体现了他的科学性追求。与学生对话时,注意悬念的营构,结构的精致等篇性揭秘,体现了他的审美性追求。尤其是将语境、情境和文本脉络结合在一起,与西方的境脉学习理论完全契合。比如,认识“租界”这个词,他直接出示一个图,让学生感受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表面上称“租界”实际上是将之当作本国领地,不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历史语境。不过,如果让学生解释一下,深化对国中之国的荒谬与国之大辱的理解,就像解释“欺凌”“中华不振”那样,更能加强对少年周恩来肩负时代使命的伟大人格的体味。

最后那个指向写作的设计——这是周恩来的励志故事,如果你也来写一个自己的励志故事,会怎么写?创新性的追求已经呼之欲出了。学生说也打算用珠串式,用悬念法,这说明他们的积淀与理解已经被何老师充分激活了。不过,如果再点染一下:文中三个故事看似时间顺序的珠串,其实背后还有一条情感线的贯穿——耳闻中华不振时,是“疑惑不解”;体会中华不振时,可以说是“震惊”;最后脱口说出自己的志向,这说明他心里已经非常坚定,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把握了这条情脉,少年周恩来立志的情感因果,伟大的言语人格,就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在此基础上再问学生的志向,一定会有比较个性化、高境界的回答。

关于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何老师用的是“指向表达”。私以为,“表达”与“表现”的内涵还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偏重“致用”,强调表意清晰,充分发挥沟通交际的功能;后者更偏重“致美”与“致在”,基于实用又超越实用,基于科学又超越科学,特别凸显精神创造的意义。如果有这样的思想自觉,以何老师的学养与智慧,课堂上一定会出现更精彩的教学风景。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