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怀疑与学问》课堂实录-ag真人国际官网

师:上课。
生:老师好——(拖长腔)
师:这节课呢,我们学习九年级的一篇议论性的文章,题目叫做——
生:《怀疑与学问》(拖长腔)。
师:别拉调,再读一遍。
生:《怀疑与学问》。
师:听清楚,不要拉调,《怀疑与学问》。
生:《怀疑与学问》。
师:好好说话,大家都八年级了。(生笑)
师:好,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课文题目叫做——
生:《怀疑与学问》。
师:作者——
生:顾颉刚。
师:“颉”字比较难写,写一写,把它拼音也记住。看看这个“颉”字,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
生:吉,页。
师:对,写一写。顾颉刚先生他的身份是什么?看一看课本。
生:历史学家。
师:对,他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一位历史学家,给我们写下了这么一篇关于学术上的议论性的文章。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读的时候读快还是读慢?
生:快。
师:一位历史学家,做学问的人,他留下这么一篇文章,大家考虑一下这样的文章适合读快还是读慢?
生:慢。
师:大家一定要保持一种稳重,稳重。(生笑)
师:所以,一位学者写的文章,而且是学术上的文章,大家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太急躁。接下来,我们一起把文章读一读。读的时候呢,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篇文章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而改用课文当中的某个短句、某个短语做标题,你会选课文当中的哪个短句,或哪个短语?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行,我给大家读前两段。
(教师范读前两段,生齐读第三段)
师:好,我们请同学来读一读这一节。你来读。
(生读)
师:两个词语读错了,“如何”读成了“如此”,“证据”读成了“依据”,请坐。你来读第四段。
(生读第四段)
师:好,请坐,你继续读。
(生读第五段)
师:“那本书”、“那种学问”,不是“哪本书”、“哪种学问”。
生: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师:你是刚才提出要读快的那位同学对吧?你知道读快容易出错了对不对?所以还得读慢。你听,老师给你读。
(师范读第六段第一句)
师:同学们,一起读!
(生齐读第六段)
师:那么课文我们读完了,现在思考一下,如果这篇文章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而改用课文中某个短句或者某个短语,你会选哪个?请举手。已经有同学想说了,还有没有更多的同学举手?来,你试试看,说清在第几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在课本上画出来。
生:第一段,学者先要会疑。
生:第二段,学则须疑。
生:第三段,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生:第五段,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生:怀疑的基石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师:你见过这么长的标题吗?你写过这么长的标题吗?再读一遍试试看。
生:怀疑的基石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师:那你干脆就说“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是不是更好一点呢?
生: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师:有些班级有能写出五六个、七八个标题,看看我们班能写出几个。
生:第六段,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生:第四段,这一番事前的思索。
生:第六段,辨伪去妄。
师:好,同学们,现在我们按照这些标题出现的位置把这八个标题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
师:现在我们班同学认为有八个短语可以做这篇文章的标题。大家联系全文思考一下,你觉得这八个标题中哪一个标题是有问题的、不可以的?
生: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因为其他几个题目都是说怀疑,这个没有说怀疑。
师:为什么这个标题不可以呢?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生:怀疑与学问。
师:对,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所以标题一定要针对“怀疑与学问”去思考对不对?因此,刚才那个标题讲的是其实什么?一起说——
生:学问的基础。
师:所以这个标题淘汰掉。同学们再思考,这七个标题中,哪个标题还有问题?你来说。
生:第四段,做学问的基本条件。本文的题目是《怀疑与学问》,这个题目没有涉及到“怀疑”。
师:做学问的基本条件。同学们,做学问的基本条件多不多?
生:多。
师:读书是不是基本条件?思考是不是基本条件?
生:是。
师:所以我们讲,“做学问的基本条件”这个范围太广了,所以它也不适合做本文的标题,又淘汰掉一个。
师:现在还剩下六个,哪位同学再来说?
生:第五段,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个题目太有针对性了,只针对“书”。
师:对,这讲的是读书的态度。一个人呐,如果太相信书,那就等于没读过书了。我们做学问,它的范围要比读书更广一些,对不对?因此这个标题是不太合适的。还剩五个标题,这五位同学请站起来。现在请你们自我怀疑一下,有没有人觉得自己的标题有问题?
生:我怀疑所以我存在。这个标题没有围绕“学问”展开。
师:这个标题讲的是怀疑与存在的关系,所以这个题目淘汰掉。还有哪位同学自我怀疑一下?
生:这一番事前的思索。这个标题有点草率。
师:有点草率,这说明呀,我们在定标题的时候还没有思考清楚,
对不对?这讲的是思索的问题。你呢?
生:辨伪去妄。这个标题只写了“怀疑”,没有写“学问”。
师:辨伪去妄,我们针对的是“伪”与“妄”,还不够。所以,就剩下两位同学了,你们两个改不改?觉得自己有没有问题?
生:不改。
师:同学们,最后只有这两个标题是正确的了。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标题出现在第几段?
生:第一、二段。
师:那为什么这两个标题可以呢?它们跟原文有什么关系?
生:都点出了本文要论述的精神。
师:初二的学生还不懂什么是论点,没关系,至少知道它们说明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是这个意思吧?
生:对。
师:这两个标题可以,是因为它们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所以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议论文有两种标题,一种标题是论题型的,比如我们这个标题《怀疑与学问》;还有一种标题是论点型的,比如《学则须疑》、《学者先要会疑》。老师又要问了,大学问家顾颉刚先生一定也知道自己这个标题可以改成《学者先要会疑》或者《学则须疑》,那他为什么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呢?
生:《怀疑与学问》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师:有道理。如果老师问你,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怀疑与学问》。你会产生什么思考?
生:怀疑与学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师:顾颉刚先生就是想用这个标题去激发你的思考,所以他不选很鲜明的观点做标题。但是你要知道,议论文的标题有两种,一种是——
生:论题型。
师:一种是——
生:论点型。
师:既然这篇文章讲的是“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大家找找看,课文哪一段的第一句话具体阐明了怀疑对做学问的作用?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现在老师又有一个问题,你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个长句子变成两个短句子?你来试试看。
生: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这位同学还是没懂,变成两个句子,它们两个互不相关的。来,你来试试看。
生: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我教你一招:肖老师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把它变成两个句子。
生:肖老师会唱歌,肖老师会跳舞。
师:现在这个句子会了吗?
生: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变成两个短句子。老师不让他们做同桌了,把他们拆开来,你看看这两个短句子可以放在哪?我们先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预备,读——
生: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现在谁有办法把他们拆开来,不让他们做同桌?看看把第一句放在哪一段,把第二句放在哪一段。
生:第一句放在第四段前,第二句放在第六段前。
师:第一句放在第四段前,第二句放在第六段前。哪位同学有不同的意见?
生:第一句放在第四段前,第二句放在第五段前。
师:第六段的句子放在第五段前面去了?与第六段没有什么关系了?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第一句放在第四段前,第二句放在第三段前。
师:那文章怎么跑到第六段了呢?哪位同学再来试一下?咱们班同学连这点过度的知识都没有吗?
生:第一句放在第五段前,第二句放在第六段前。
师:有一点肯定大家都想到了,第二句话放在哪一段?
生:第六段。
师:肯定是放在第六段的,因为原句在这里的作用是怎样的?
生:承上启下。
师:所以第二句必定放在第六段。现在关键问题是第一句应该放在哪一段。
生:第五段。
师:有说第四段的有说第五段的,到底是哪一段?我们得考虑四五段之间有什么联系。全文一二段讲的什么?
生:提出中心论点。
师:第三段说什么?
生: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师:但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索。怎么思索呢?看第五段——
生: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师: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这样你就考虑到了,第一句话放在第几段前面?
生:第三段。
师:对,第三段前面。所以同学们不要着急,一定要自己去研究,老师的问题都得让你想。现在谁有本事画出这篇文章的结构图?这篇文章有哪两个分论点?
生: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文章的六个段落怎么写出结构图?同学们想一想,迅速写到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上。来,你去黑板上写。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她的中心论点是一二,两句任选一句就可以。分论点是?一起读——
生: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如果是结构图,还要在中心论点后边加上段落(1-2),分论点一后边加上段落(3-5),分论点二后边加上段落6。学议论文呐,一定要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把握作者的逻辑思维。再考虑一个问题,现在老师想把第六段放第三段前面去,你们觉得可不可以?你来说。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不可以?
生:因为逻辑上说不通。
师:大家觉得可不可以?第六段放第三段前面去?
生:不行。
师:你来说说,为什么不行?为什么先说三至五段,再说第六段?
生:只有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师:很简单的道理,只有先辨伪去妄,才能够建设,才能够启迪,这之间是有先后关系的,是不是?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不仅……也。
师:他们之间是层递的关系,所以不能够随便打乱。好了,这就是这篇文章,结构非常严密,逻辑思维非常严谨。那么,听懂了没有?
生:听懂了。
师:不仅整篇文章是这样的,其实我们从局部来讲,这篇文章也有这个特点,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范读: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同学们呐,这一段当中,作者为了证明他的观点,分别都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能不能看出来?你来说。
生:举例论证。
师:对,举例论证,举了戴震的例子。还用了讲道理,引用了谁的话呀?
生:笛卡尔。
师: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都说这段话里面,话语非常严密,课文后还专门有个练习,大家看一下,是不是针对这段话的?一起来读读。一切学问家,预备起——
生: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师:同学们,这里“常常”这个词能不能删去?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你来说。
生:因为它是逐步递进的。
师:“常常”不是递进,“常常”是反复地去做一件事。一次的怀疑行不行?
生:不行。
师:对,不行的,做学问就要持续性地去思考,去怀疑。再来看看,“常常”后边有几个动词呀?
生:“怀疑”,“辩论”,“评判”,“修正”。
师:那这四个动词之间的顺序能不能打乱?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先怀疑,之后才能辩论、评判、修正。
师:也就是说这四个动词之间,也是有他的逻辑关系的,都是前者是基础,慢慢慢慢到最后才有了修正的学说。因此,作者顾颉刚先生就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做学问、在读书、在研究别人的学问的时候,都要学会怀疑,是不是?你们知道吗?同学们,写文章的人希望我们学会怀疑,去做学问,可是他们的文章有没有让我们产生怀疑的地方呢?让我们看最后一段,有没有哪个词说的不严密?一起来读读,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预备起——
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师:你也怀疑一下,这里有没有哪个词,你觉得说得太绝对了?想到的请举手。有的同学举手了,这边也有同学举手啦,这组的同学都不爱举手。你来说说看,有没有哪个词你觉得顾老先生应该要换一换的?
生:都是这样起来的。
师:“都是这样起来的”,哪个词你觉得有问题?
生:都是。
师:为什么?
生:太绝对。
师:怎么绝对?请你把这句说完,不要我问一句你答一句。这个同学认为“都是这样起来”中的“都是”有问题,也就是说你只要举出一个例子不是这样起来的就可以把它否决了,是不是?你可以举个例子吗?“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新发明、新学说都是这样起来的,这个“这样”是什么?
生:怀疑。
师:都是通过怀疑出来的 ,大家考虑一下,有没有学说、发明,跟怀疑没关系,不是怀疑出来的?想想看,生活中有没有?你有没有找出来?
生:没有
师:有没有同学们?你呢?
生:有的还是通过实验验证出来的。
师:在此之前有没有怀疑过?
生:有。
师:如果有怀疑的话,那你这句话就是对的。我的问题大家听懂了没有?这个男孩子认为“都是这样起来的”是不可以的,他只要找到不是这样起来的就可以了,有没有人可以找出这样的例句?你来说。
生:四大发明。
师:四大发明怎么啦?
生:都是自己总结经验出来的。
师:跟怀疑没关系,请坐,很好,有一些发明真的是跟怀疑没关系。我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故事,鲁班的锯子是怎么发明的?你来说说看。
生:有一次他上山,腿被草划破了,他仔细看了一下叶子的形状是锯齿状,于是发明了锯子。
师:这跟怀疑没关系,跟他突然的机遇有关系。因此,我只要找到一个不是这样的,就可以把这句话给推翻。那这句话应该怎么改?
生:大都是这样起来的。
师:你们班的齐读、齐回答能力很强,一定要注意把它改掉,不要总是保持一个频道,“大都”或说“多是”,预备起——
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大多是这样起来的。
师:“大多是这样起来的”,这样说的话就严密了,就有道理了。你看顾老先生写的文章也是有问题的。还有没有?最后一个段落中举了一个例子,你来说,举个哪个例子?
生:笛卡尔。
师:笛卡尔是个例子吗?引用了笛卡尔的名言,举的例子是戴震的例子。那再考虑一下,你觉得顾老先生举的这个戴震的例子表述的好不好?你先来告诉我,戴震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哪个观点?
(生沉默)
师:观点是这句话的分论点,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怀疑能够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大家再考虑一下,观点与例子之间,你觉得能不能对上号?你给大家读一读,戴震的例子。清代一位大学问家,开始——
生: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师:这个例子到这里戛然为止,考虑一下这个例子有没有出现问题。思考一下,我们班同学一定要学会思考。现在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例子到底有没有出现问题?哪位同学来说?好,你来说。
生:这段的分论点说的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但是戴震这个例子中没有说到建设新学说,也没有启迪新的发明。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作者举的戴震的例子到哪里就结束了?
生: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师:到这里只能说明戴震善于怀疑,善于提问,但是少了一句或两句,就差这一两句就到位了。来,你来试试看。
生:他不断怀疑,经过自己的考虑得出了这个结论。
师:请坐。同学们,其实加这么一句话就可以了。“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然后——他这么问哪,问哪,最终成了一个——
生:大学问家。
师:对,我们的同学不擅于思考,现在一定要从这节课上学到一点思考与怀疑。来,我们一起来读——
生: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他这么问哪,问哪,最终成了一位大学问家。
师:这不就叫做“创作新学说”、“启迪新发明”吗?同学们,高手写的文章,你如果仔细读,就会发现它其实也是有漏洞的。所以顾颉刚先生告诉我们的这句话重要不重要?
生:重要。
师:你来读一读,对于这一个伟大的观点,程颐怎么说?
生:学者先要会疑。
师:张载怎么说?
生: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师:“学”、“则”没有读好。第一个“学者”要连起来读,第二个“学”和“则”要分开。来,我们一起读一下,程颐怎么说?
生:学者先要会疑。
师:学者先要会疑,预备,起——
生:学者先要会疑。
师:张载怎么说?
生:学则须疑。
师:非常好,再来一遍,程颐——
生:学者先要会疑。
师:张载——
生:学则须疑。
师:好的朗读才会有好的节奏,才会有好的对语言的把握。现在最后一个问题,我想把文章开头两段放到文章结尾两段,你有本事吗?
(生沉默)
师:我的每个问题都是要让你们想的,你看写议论文多有意思。现在肖老师给你们读最一句,“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生: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师:它们两个算是一篇文章吗?同学们,我们再来试试看。
生:程颐曾经说过:“学者先要会疑。”
张载也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师:我们呢?
(生沉默)
师:这个同学比刚刚那位同学改的稍微好一点了,他懂得程颐先说,张载再说,已经有点接上去了。其实就差一个词,把这句话连得更连贯一点,哪位同学再来试试?
生:所以程颐曾经说过,“学者先要会疑”;张载也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师:你就比他多了一个词,哪个词?
生:所以。
师:太聪明了,一个真正会读书的孩子出来了。所以程颐曾经说过,“学者先要会疑”;张载也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样一换之后,这篇文章就实现了从“总——分”结构到什么?
生:分——总。
师:对,这样你们就学会了议论文的多种结构方法,对不对?开头两段可以移到后边去。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思考,多怀疑,多总结,多找规律,这样,你的语文才会真正的有进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程颐和张载说的两句话,程颐——
生:学者先要会疑。
师:张载——
生: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师: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记住,把它记到心里去。这样,就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很大帮助。下课。
生:老师再见。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