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桥》(六上13课)教学实录及评析-ag真人国际官网

一、朗读,想象画面

(一)朗读,感受水“狂”

师:学习语文有两种特别重要的能力,第一种叫什么?

生(齐):朗读。

师:第二种叫什么?

生(齐):想象。

师:这节课我们就做这两件事情。什么是想象?当看到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的时候,你马上能够联想到一个场景,一幅画面,这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语文能力。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句子,你来读——

ppt: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生(读):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师:好的。特别有气势。我们来看——短短的一段文字,14个字,却有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句都是短句子。

师:短句子,而且后面两句都只有两个字。在这三句话中——有两个字眼特别能够引起我们的想象,是什么?

生:泼。

生:倒。

师:一个是“泼”,一个是“倒”。你想象到什么画面?谁来说?

生:在黎明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仿佛看到雨很大,像天上往下倒水是的,像是要把人淹没了一样。

师:像是要把世界吞没。

生:大雨好像天上往下泼水,好像天河决口,那个雨特别大,可以把人给淹死。

师:这个雨太大了,天地之间仿佛只能听到雨声。好的,你再来读——

生(投入地):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师(竖大拇指):你声音响亮!但是要读出气势,还要有速度——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急促有力)

生(急促有力):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师:好的,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投入地)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师:好,非常棒,我们继续来联想。有这样一句话——

ppt: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品析词句时,教者用了下述方法:先删去比喻句“像一群受惊的野马”,让学生比较异同;再聚焦此句加以想象,体味山洪像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放天马的场景一样,不受控制,乱冲乱撞,势不可挡的力量;最后指导学生将四句话连起来,读得快一点。

紧接着,教者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品析、想象:

ppt: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想象,主要围绕下述词语展开:

跳舞——生1:“雨很活泼,就一直在那蹦,跳。”教者启发学生:“这个感觉,对吗?我问你们——洪水的舞是活泼的舞蹈吗?还是快乐的广场舞?到底是什么舞蹈?”学生恍然大悟,生2:“是快要逼近死亡的舞蹈。”生3:“是要命的舞蹈。”师:“对啊!是死亡之舞。是魔鬼的舞蹈啊!一米高的洪水在跳着魔鬼的舞蹈逼近你,就是死神在逼近你。”

狞笑——一般都指坏人、恶人、魔鬼、妖魔发出的笑声,这样的笑声——其实也就是洪水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放肆——显得洪水很狂。

舔——生1:“我想象到洪水在我的腰间水一漾一漾的,就像蛇的舌头,一舔一舔的,马上就要下口了……”生2:“我仿佛看见洪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水是一个魔鬼,它好像马上就要咬老汉的喉咙了……”教者引导学生感受可怕的场面,水越来越狂的特点,并让学生读出这个特点。

(二)朗读,感受人“乱”

师:好的,刚才我们研究的是水,用想象的方法学习“水”。下面,我们来看看水中的“人”——

ppt: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的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两个同学来读——你来读黑体字的的句子,你来读楷体字的的部分。

(两个学生对读)

师:先给这两位同学鼓掌!我由衷地佩服他们,学语文最重要的是感觉,他们两个有特别好的感觉——洪水来临,千钧一发,所以他们两个读的速度比较快,特别好的感觉!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有二:1.洪水越来越狂妄;2.越来越惊慌。教者引导学生抓住“惊醒”“翻身下床”“一脚踏进水里”等词语,具身感知人们的慌乱,继而引导学生用加快语速的方式读出“惊慌”的感觉,教师读描写洪水的语句以渲染气氛。

师:为我们自己鼓掌!刚才我告诉你们读这种特别紧张的描写不一定非要读停顿,要是每一个都停顿,就没有这种气势。朗读,主要是要把情感表达出来。我们通过朗读,仿佛看到了洪水来临时村民们慌不择路的场面。

二、朗读,体会细节

(一)朗读“过桥”,聚焦老支书的“定”

师:“水”越来越大,“人”越来越慌,可是木桥前却站着这样一个人——

ppt: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师:老支书的表现和其他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生:大家都特别乱,但是老支书很镇定。

生:村民很慌张,老支书不慌张。

接下来,教者引导学生抓住“站着”“不说话”“盯着”“一座山”,谈阅读感受。

生1:我觉得老支书站在水里这个镜头很有冲击力——他应该是发现洪水比较早的,本来可以先走的,可是现在他却站在这里等着大家。

生2:我觉老支书“不说话”,显示了他的镇定,也很有威严。

生3:老支书受到人们拥戴,他肯定做了很多好事,大家都敬佩他。

生4:老支书“盯着”人们,他是在用眼睛说话。

教者趁机追问:“眼睛在说什么?”“为什么把老支书比作‘一座山’?”感受老支书的沉稳、镇定、伟岸、可以依靠。

接下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描写老支书的语句。为了让学生读出情势,读出老支书的个性,教者故意快读。等学生明确该如何读之后,才进入更精细的指导——

师:老支书特别的定,特别的稳。好,请一个同学来读生:木桥前。

生(语气坚定):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一字一顿)。

师:好的。我们来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当洪水来临的时候,人们的表现是——

生(齐):惊醒,惊慌,你拥我挤。

师:后来,当水在路面上跳舞的时候。人们的表现是——

生(齐):疯了似的。

师:当水在狞笑声中逼近的时候,人们的表现是——

生(齐):跌跌撞撞。

师:老支书的表现只有几个字,第一个是——

生(齐):站着。

师:第二个——

生(齐):不说话。

师:第三个——

生(齐):盯着。

师:用一个字来说,人们的表现是越来越——

生(齐):乱!

师:老支书的表现却和他们完全不同,显得那么——

生(齐):定!

师:所有刚才我们的这些描写,我们看——不管是关于水,还是人;不管是关于人们,还是关于老支书,其实我们都是在学习这个小说的——

生(齐):细节。

师板书:细节

(二)朗读“冲突”,聚焦动作,想象内心

1.情节一:冷冷回“怼”

师:我们研究了环境,水,我们又研究了人物,都在研究细节。其实小说特别重要的还有一个叫什么?

生(齐):情节。

师:好的,我们下面来看,情节有什么发展?我请三位同学来读。第一位同学读第一个情节,你认为读到哪里第一个情节结束,你就停下来。第二个同学接着读,读到第二个情节结束,然后第三个同学接着读,好吗?我就看你知不知道每个情节到到哪里结束?谁来读?

学生读对了文字,教者引导学生总结情节发展的第一个节点:怼。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诵读这部分文字:第一句话,老支书沙哑地喊;第二句话,那个人偷偷的一句话;第三句话,老支书“怼”他。好,请一个同学来“沙哑地喊”——

生(读,声音不大):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你这样的声音,如果在风雨之夜来下达这个命令的话,肯定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听到。风雨交加的时候,要喊的,再喊——

生(大声喊):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模仿那个人):党员也是人。

生:可以退党,到我这报名。

师:你应该冷冷地看我一眼,一脸不屑的样子——

生(先看一眼,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师:好的,给他鼓掌!(生鼓掌)学语文一定要朗读,朗读,就能让故事中的角色、形象都站在我们面前。“人”,就站起来了,对不对?好的,我们再来看后面——

2.情节二:愤怒一揪

生读情节发展第二个节点的文字:水渐渐蹿上来……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师:写了什么?

生:一个小伙子想混在队伍里先走,被老汉抓了出来。

生:老汉把一个想逃走的党员揪了出来,让他走在后面。

师:如果说刚才那个情节,是老支书在回怼那个人,用一个“怼”字可以概括,那么,这个情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生:揪。

师:对!冷冷地回怼,愤怒地一揪!我们来读读老支书的怒火——

ppt: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生(读):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师(摇头):不过瘾!不过瘾!

生(大声):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师(看着学生):你看着我——我就是那个准备混走的党员啊,那个小伙子!重说!

生(声色俱厉):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师:你们班哪个同学脾气最火爆?让他来试一试!

生(愤怒地):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全场鼓掌】

3.情节三:焦急一推

师:看,我们在体会老汉的情绪,有人说风凉话的时候,老汉冷漠地回怼他;有人要混走的时候,老汉特别愤怒。当最后情节又有了变化——

生(读):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师:当有人说风凉话的时候,老支书一“怼”;当有人想混进群众队伍先走的时候,老支书一“揪”;那么现在,当只剩下他和小伙子的时候,他却是——

生:一“推”!

师:紧急关头,小伙子让他先走,老支书只是说了一句——

生:少废话,快走。

师(扮演小伙子):你先走。

生(老支书,比较平缓):少废话,快走。

师:生死关头,你还慢吞吞的?

生(急促):少废话,快走。

师:不够味道。这五个字,是在催他,吼他,为他着急——

生(大声地吼):少废话,快走!

师(对大家):你先走。

生:(齐)少废话,快走!

师:冷冷地回怼,愤怒地一揪,焦急地一推——三个情节,三句话,三种情感。体会得太棒了!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吧——(音乐声起,紧迫的音乐夹杂着风雨声)

师生合作诵读“木桥前……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部分文字。师读叙述文字以及描写他人的文字,学生读描写老支书的语言。

读至最后一句前,有较长时间的停顿,师再缓读——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三、朗读,体会悬念

师:有时候,一篇小说最最震撼的往往还不是情节,甚至也不是细节,而是它的结尾——

(悲伤的音乐声中,朗读)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细心的作者没有说“她的丈夫和儿子”,而特意说“她丈夫和她儿子”。两个“她”字,这是在告诉我们老太太心中的双重的悲伤。直到看到这个结尾,我们才知道——

生:原来那个小伙子就是老汉的儿子。

(一)排顺序,感受人物的崇高

师:那个被揪出的小伙子竟然就是老汉的儿子!这个结果像一记重锤,击打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我们再次回想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汉的所有表现我们都看到了——坚定地站着,冷漠地回怼,愤怒地一揪,焦急地一推……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夜晚,全村所有的人都装在老汉的心里,可是他们是有先后顺序的。排在第一位的是谁?在老汉的心里应该第一个走的是谁?

生:应该第一个走的是村民。

师:是村民,那些不是党员的村民,你们懂吗?我们管他叫——群众。群众后面排的是谁?

生:党员。

师:但是,在所有的党员里最后走的应该是谁?

生:老汉。

师:还有一个人,也应该在党员的后面走,是谁?

生:小伙子。

师:是自己的儿子。排在最后的才是——

生:老汉自己。

师:我们梳理一下,老支书的心中排第一的是——

生(齐):群众。

师:排第二的是——

生(齐):其他党员。

师:排第三的是——

生(齐):儿子。

师:排在最后的才是——

生(齐):自己。

师:这——就是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汉心里做出的生死抉择!

(二)聚焦“桥”,感受悲剧的力量

师:洪水过后,村里的人们回来了。他们要在这里建一座纪念碑,来纪念洪水中牺牲的这一对父子。让我们来帮他们写一写碑文吧——

ppt:

一座木桥,一头是( ),一头是( ),它是( )桥。

师:一座木桥,一头是此岸,一头是彼岸,它是通达桥。这是洪水之前的小木桥。这场生死攸关的洪水过后,这座木桥有了新的意义。谁来说?

生:一座木桥,一头是生,一头是死,它是生死桥。

师:生死抉择,它是生死桥。

生:一座木桥,一头是群众,一头是党员,它是……(思索)

师(接):它叫爱民桥,群众和党员,鱼水之情,它叫爱民桥。

生:一座桥,一头是党员,一头是儿子,它是……(沉思)

师:他舍去了自己的儿子,救了党员,这是人间大义啊!我们管它叫——

生:大义桥!

生:一座木桥,一头是儿子,一头是自己,它是父爱桥。

师:是啊,爱儿子胜过爱自己,它是爱子桥。

生:一座木桥,一头是别人,一头是自己,它是大爱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啊!它是生死桥,它是爱民桥,它是大义桥,它是父爱桥,它是大爱桥……

(学生感动,沉默。)

(三)梳理“法”,明了表达的秘密

师:同学们,这节课,这篇小说的学习,我们学了它的——

生(齐):细节。

师:又学了它的——

生(齐):情节。

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直到最后,才向我们揭示了谜底——小伙子的身份。这是为什么?

生:我觉得是制造悬念,这样文章更吸引读者。

生:最后揭开谜底,文章从头到尾都有吸引力。

生:最后揭开真相,我们很震撼。

师:这就是悬念的力量,曲折的情节,出人意料的结局,课文的情感跌宕起伏,读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这就是真正的好小说。

这节课,我们用了两种学习方法,第一种叫——

生(齐):朗读。

师:第二种叫——

生(齐):想象。

师:特别棒,谢谢你们,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评析——

张学伟老师这节课是以情节(怼人→揪人→推人)分析为轴心展开的:

先与学生一起读描写雨水的句子,感受越来越凶险的环境,再进入情节发展的三个节点,亦即三重矛盾的体知,最后感受余韵悠长的结尾,实际上是进入形象分析和篇性揭秘的环节。

课脉与文脉基本上同构,教学一气呵成,感染力很强。

究其源,张老师在“小说情节分析”知识模型的建构上,做得很到位,也颇具艺术性。

一、关于小说情节内涵的理解

按照传统小说理论,情节通常分为四个要素: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但是,这种理论已被不少学者视为非常落后的理论。所谓的“四要素”,连花边新闻、普通故事都具备,怎么能作为小说的类性呢?孙绍振先生对此非常尖锐地批判过,称这四分法“充其量只是素材的形式外部形态,正等于把人分为头部、躯干、四肢,并不能揭示其内部的机制。”

那么,小说情节上的特性到底是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特别强调是“解”和“结”,亦即“因”和“果”,当中还有一个“突转”和“发现”。“突转”就是从结果的谜到原因的“发现”。小说理论家佛斯特说得更通俗:“‘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在情节中时间顺序仍然保有,但已为因果关系所掩盖。”孙绍振先生在此基础上,又推进了一步,认为不仅仅要有情感的因果关系,而且还要是“特殊的不可重复的情感因果关系”,这种情感因果关系还必须“不是事实的,而是假定的”。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小说情节分析,必须关注四个层面:1.因果关系;2.情感的因果;3.独特的情感因果;4.假定的因果关系。而且要将这种假定的独特的情感因果,与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分析结合起来,因为情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物性格发展的一种载体,一种助推器。

张老师的这节课之所以扣人心弦,让学生发生深度的生命共情,正是因为对小说情节内涵有着比较个性化地精准把握。

二、小说情节分析的语文知识转化

小说情节内涵的特征,决定了语文知识择定的走向。

第一,情节的曲折性。

情节营构强调的是一波三折。无波折,无变化,无发展,不情节。但是波折主要缘于因果关系,集中表现在矛盾冲突上。比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如果没有孙悟空与唐僧的矛盾、与猪八戒的矛盾,“三打”就无法完成,人物的灵魂面具就不会脱落,性格也不会在冲突中发展。基于此,情节特征的分析主要就是矛盾冲突的分析。

矛盾冲突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矛盾,就像孙悟空与唐僧、猪八戒的矛盾,直接表现于文中。落实到小说文本《桥》中,就是老支书和喊出“党员也是人”这种自私者之间的矛盾,还有老支书和抗命的儿子之间的矛盾。儿子也想逃命,但老支书觉得儿子是党员,应该排到后面去,将他“揪出”逃命的队伍,这就是尖锐的显性冲突。

隐性的矛盾冲突多表现于内,如观念、态度上的不一致等。比如《祖父的园子》中,萧红把韭菜当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巴草当做谷穗留着,这就和祖父的认知不一致,但祖父并不生气较真,这种隐性的矛盾冲突更能体现祖父的童心以及对孙女的爱。《桥》中也有隐性矛盾:水爬上老支书的胸膛,老支书推儿子,想让儿子先逃生,儿子不舍,推父亲先走,结果洪水不仅吞没了儿子,也吞没了老支书。被吞没前,文本中有一句话“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这是很能见出老人的痛苦的。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正常人,在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他一定有刹那间的对自己先前冷酷的责备,还有丧子的椎心泣血之痛,这就是与自我的矛盾。

分析矛盾冲突的时候,隐性矛盾和显性矛盾都应该被抓住,以充分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张老师抓住怼人、揪人、推人这三个发展节点,很好地展现了情节的曲折性。对前两重矛盾,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味尤其充分。对老汉与自我的矛盾,则开掘不深,因而情节中显隐交织,老汉形象中冷热交融,外冷内热的特点,未能充分揭示出来。

第二,情节的逻辑性。

矛盾冲突表面上揭示的是非逻辑性——木桥前,站着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但是老汉要求“党员排在后边”时,还是有人发泄不满情绪:“党员也是人。”甚至连儿子都不听从,悄悄混在先逃生的队伍中。但是,非逻辑的背后,也有合逻辑性——老汉回怼:“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不满情绪立刻消弭。揪出儿子,让其排到队伍后面,儿子虽然瞪了老汉一眼,还是老老实实照做。合的是什么逻辑?那就是本质上是认同老汉这个人,也认同他代表的共产党员精神——以身作则,以群众的生命和利益为先。这是人们从混乱走向秩序,从不满走向理解,从反抗走向服从的根本原因。老汉开始对儿子的凶,牺牲前对儿子的柔,也有着性格的逻辑。非逻辑与合逻辑的统一,更能生动地展现人性渺小与伟大、自私与无私、单纯与复杂的博弈,更具表现的真实性和细腻性,因而更能拨动人的心弦。这一点,在张老师总结“怼人→揪人→推人”这条情节线的过程中,均有所体现了。

第三,情节的复合性。

小说情节分析,不能纯粹地站在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其如何一波三折,哪些动词展现了一波三折,而是要将之与环境、人物性格的发展联系起来。

比如说《桥》的情节,通过三重矛盾,将老汉身上的神性表现了出来。面临生死抉择,民众第一时间想着逃生、“抢先过桥”,但是老汉没有。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南面不行,东面、西面没有路,这些人的思维已经完全混乱了,当他们猛然意识到只有北面这座窄桥的时候,跌跌撞撞拥去。他们到的时候,老支书早就在那个地方了。这说明老支书是沉着、冷静的,抢先到了桥口。可他这么聪明,这么理性,怎么没有告诉自己的老伴和儿子?可见,他当时心里装的是全村的人,把自己家人给忘记了。从家庭观念出发,老汉简直不是人。但是从考虑大众的角度出发,他又像基督一样在拯救人,这是隐性的情节。怼人、揪人、推人是显性的情节。无论是显性的情节,还是隐性的情节,都在体现老汉身上无私、忘我的神性。这便是情节的复合性,显性情节与隐性情节的复合,情节发展与人物完型的复合。如果连上水势的不断上涨,还体现了情节与环境的复合。

将情节复合性特点纳入教学内容,张老师是十分自觉的。比如,“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有学生认为这舞蹈是“活泼的跳舞”,张老师立马感觉出学生的语感是有偏差的,因为这是死神的舞蹈,恐怖的舞蹈,不能用活泼来形容。这就是在情节与环境、人物复合的视域下把握文本篇性,建构语文教学知识的。注意情节的复合性虽是常识,但从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却是非常难得的突破。因为中国小说,从神话到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再到唐传奇,都是以叙事为主的。唐传奇开始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但这种理念当时还不是很自觉。发展到明清小说,人物形象成了主体,环境、情节渐渐转化为背景,情节复合性的特点终于得以强化,现代小说尤其突出这一点。张老师将情节分析与环境、人物形象的体知、体悟结合起来,并突出形象的精神分析,正是准确把握了情节复合性的特点。

第四,情节的文化性。

这是一篇政治文化语境下的小说,展现的是一心为老百姓着想的共产党员形象。小说的时代语境有些虚化,仅凭文本中的信息,无法断定确切的年代。但是,塑造出来的老支书,代表了大公无私的共产党人形象,也体现了共产党人登上历史舞台,执政为民的奉献宗旨。撇开政治性,朝着文化的深处挖掘,还可在老汉身上发现“民惟邦本”(《古文尚书·五子之歌》)的民本思想,以及儒家推崇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思想。上升到这一层面,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等课程理念则会得到更充分地落实。

最后,情节的象征性。

优秀小说的情节还具有象征性。传统观念认为“形式是为内容而服务的”,形式是手段,内容是目的。但西方的形式本体论则认为:形式具有独立性,且形式本身也能彰显思想。形式甚至可以对内容进行强制性改造,甚至消灭素材。席勒就说过:“只有形式才能作用到人的整体,而相反的内容只能作用于个别的功能。内容不论怎样崇高和范畴广阔,它只是有限地作用于心灵,而只有通过形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自由。因此,艺术大师的独特的艺术秘密就在于,他要通过形式来消除素材。”这种认识其实是很深刻的,也能在很多作品中得到验证。比如《过零丁洋》火炬式的抒情结构,不也象征了文天祥在情感烈焰的煎熬中,诞生精神凤凰的伟大历程吗?《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是纯粹的情节叙事吗?显然不是,这种叙事中也渗透了“迎难而上,战斗不止,将正义进行到底,将勇敢进行到底”的哲理思索。同理,课文《桥》情节中的三重矛盾冲突,也很好地象征并渲染了老支书超越一己之私的神性。尤其是忘却家人,第一个跑到北桥头指挥民众逃生的细节,还有最后想救儿子而不得,亲眼目睹儿子被洪水吞没“似乎要喊什么”的细节描写,更能将精神中的神性与人性,含蓄而隽永地表现出来。张老师显然是悟到了这一点,只不过他将重点落在了“桥”的命名上——实际上就是在突出“桥”意象的象征性,而情节的象征性正是在这一总体象征下展开的。

三、语文知识的个性化教学转化

以上情节分析的五个维度,属于教学内容择定的思维聚焦点。如何将之教学转化,让学生也能体验、体知、体悟到呢?张老师的做法是——

首先,通过想象与朗读,深化体验。

这节课,张老师主要通过想象和朗读两种手段来深化学生的体验,并且将二者结合得很出色。体验论古已有之,中西学者均很重视。中国的《学记》提出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具身体验、认知的重要。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提倡“教学做合一”,做就是深化体验和体知的。美国学者库伯的“体验学习”论强调首先要建构具体的体验,然后对这种具体的体验进行观察、反思,最终形成抽象的概念,在新的情境中表现出来。张老师抓住描写雨水的语句,引导学生想象并读出情势的越来越危急,将体验学习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他指导的朗读不是为读而读,更非随性乱读,而是先读,感悟环境;再读,感悟情节;最后以读感悟人物形象,虽然也有交融,但整体的层次感非常明了。

其次,环境感悟为基础,情节分析为轴心,形象体悟为统摄,最终指向言语表现。

感悟了环境的凶险之后,张老师用怼人、揪人、推人三个词概括情节,十分精炼。动作主体一贯,均指向老支书。还通过怼、揪、推将内在的矛盾冲突也带出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将整体把握和细节体验有效统一起来。

情节分析指向了人物形象的体悟,张老师在此用了两种方式:一是排序,二是渲染。

“通过对情节的梳理,你认为在老支书的心目中谁排第一?”“村民第一,党员第二,儿子第三,自己第四”,从而将情节分析升华到人物形象的体悟上。用为桥命名的方式,按“一座木桥,一头是 ,一头是 ,它是 ”的句式说话,学生像山洪暴发一样说出很多名字:大义桥、爱子桥、父子桥、生死桥、舍生桥……这其实都是在用儿童化的感知方式,来体验情节指向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这样一来,环境分析、情节分析,皆指向人物形象分析的烘云托月式教学特色,就非常鲜明地凸显出来了。

再次,注意教学之美的体积,且与人物形象的感悟适配。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个美事物——一个活的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产生于大小和秩序,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万里长的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因此,情节也须有长度(以易于记忆者为限),正如身体,亦即活东西,须有长度一样。”这一理论也适用于《桥》,在有限的篇幅里,真的做到了“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尤其是小说的结尾,只有4句话:“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语言非常简约,颇有归有光《项脊轩志》结尾的余韵悠长的表达效果——文章前文用大量的笔墨,回忆了与项脊轩有关的细节,结尾却只有一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夏丏尊先生对此有过非常经典的评价:“这里头有物在人亡的感慨,有死者渺远的惆怅,虽则不过一句话,可是含蓄的意义很多。”《桥》的结尾也与此相类,用非常简约的文字,且是一句一个自然段,突出河在人亡的感伤,真的是绵绵不绝,动人心扉。张老师敏锐地关注到了尾句“她丈夫和他儿子”——两个“她”字,突显了老太太内心双重的悲伤。其实,这是老太太的双重悲伤,又何尝不是读者和作者的双重悲伤,死去亡灵的双重悲伤呢?但是,张老师没有展开,而是点到为止,这是注意了教学之美体积的缘故。

最后,注意课眼的统摄,课脉的贯穿。

张老师以情节为抓手,将环境、情节、人物形象三者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课气非常流畅、旺盛。不过,从课眼和课脉统一的视角来看,本节课的教学实施还可优化——

如果将“桥”作为一个人物形象的话,那么它既是见证者,也是受难者。桥,作为一个见证者,见证了雨水、支书、村民、儿子的一切行动。张老师引导学生感受雨水的气势、人物形象的特点、情节的推进、矛盾的多重,也是在感受“桥”作为一个见证者的形象。

桥,又是受难者。开始是静默的,然后呻吟,最后倒塌。作者的命题为什么是《桥》而非《老汉》或《老支书》?正如课例中一位同学给桥命名为“老汉”。虽然张老师否定了这位学生,但老汉本身的确也是一座桥。不然,作者为何要以此为题呢?这便进入了小说情节分析的象征性维度,桥也是老汉精神形象的一种象征,把村民从死亡过渡到新生。

以“桥”为课眼,最终上升到对课题“桥”的象征义体悟,是否会更为精彩?

【注:本文见《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2年第9期第53~58页。】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