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想象力培育之维上的教育审视——蒋军晶《月光曲》教学实录研习-ag真人国际官网

课前准备:板书课题,课件呈示:深蓝色的背景、月光下的大海、左中贝多芬头像照片,播放钢琴曲《致爱丽丝》,师生静静地欣赏。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聊几句好吗?刚才有一首优美的曲子,你们听到过吗?

生:听到过。

师:那这首曲子的曲名知道吗?

生:《月光曲》。

师: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这首曲子不是《月光曲》,但是我觉得他很聪明啊,他是想当然地认为是《月光曲》,因为今天我们学的就是《月光曲》嘛。有人知道吗?

生:《献给爱丽丝》。

师:对,我觉得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据我所知,是《致爱丽丝》,也就是献给爱丽丝的意思。那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生:贝多芬。

师:想当然啊,因为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贝多芬的《月光曲》,你们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讲一讲。

生:我知道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师:因为贝多芬在音乐上有很大的成就,比方说我们古代有一位诗人,叫诗圣,是谁啊?

生:李白。

师:那叫诗仙,诗圣是——

生:杜甫。

师:还有哪些了解?

生:就是贝多芬学音乐并不自愿学的,而是他父亲逼着他学的。

师:其实贝多芬从小本来就很喜欢音乐,只是他的父亲要求他学得太——

生:刻苦。

师:太刻苦以至于有点残酷了。

生:我知道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其中有几首曲子流传至今,例如《命运》《田园》等,经久不衰。

师:这位同学说话很严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但是他用音乐赢得了全世界人的心啊!

生:我知道他终年57岁,

师:哦,你了解到这一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上网查的,和看书看的。

师:两条途径。利用上网查资料,挺便捷的。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8岁登台演出。

师:说明他很有音乐天赋,8岁呀,不简单。

生:我还知道贝多芬到了晚年失聪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上网查的。

师:嗯,其实课后资料袋也写着呢,说明他生活坎坷。同学们,对于一个音乐艺术家来说,失去了听力几乎等于失去了一切,但是,有同学知道我想说什么吗?

生:但是贝多芬用他自己顽强的毅力,不断的努力,赢得了更多的观众,逾越自己音乐上的最高峰。

师:说得多好啊,贝多芬之所以能成为音乐家不仅仅因为他有天赋,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他意志十分的坚强。我们初步了解了贝多芬,我们开始上课好吗?

生:好。

一、回顾导入,检查预习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之一。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学习。大家已经预习了,对吧?我们先来听写一组词语,请大家准备好。哪位同学愿意到黑板上来写?到黑板上来写可以稍微把字写得大一点。

生:准备。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讲的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如何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成。下面听写一组词语,注意其中的生字,先听再写。“盲姑娘、蜡烛、琴键”,这一组词语里,盲、蜡、键都是生字。同学们抬起头来看黑板,和这位同学一起来看看,写对了嘛?尤其要主要蜡烛的蜡,很多同学会认为它和烛是同一个偏旁“火”字旁,其实它是“虫”字旁。它原来指的是动植物身上的油。这个键字她写对了,但我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笔顺有点问题。左中右结构的字,最后再写这个建字底。最后一个词:清幽。嗯,请入座。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感觉。

师:非常擅于联想。

生: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给人宁静的感觉,非常诗情画意。

师:是皎洁、宁静的月光。

生:我感觉是轻柔、柔和的,让人特别舒服。

师:蒋老师课前还特别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意思,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是哪一种意思呢?

课件展示:清幽

(1)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暗。

(2)使人感到沉静、安闲的。

(3)幽禁,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

生:第二种。

二、初读课文,把握整体

师:清幽的月光让人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你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没事,读出声音也没有关系。嗯,同学们,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贝多芬谱写《月光曲》时被人们称为一个传说,因为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因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所感染,没有蜡烛的时候月光是清幽的,这也是当时贝多芬的心情,所以他按起了琴键,让思绪随着月光飞扬,所以写下了这首不朽的曲子《月光曲》。

师:说得真不错,她说这个故事强调了月光曲形成的原因和当时的情境,谁愿意再来说一说?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

生:贝多芬在莱茵河散步时,无意听到兄妹俩地谈话,于是他被盲姑娘对音乐执着的精神所感动,他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写下了这首月光曲。

三、细读课文,品味句子

主问题:贝多芬为何要弹曲给盲姑娘听?为何弹了一曲要再弹一曲?

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有一天傍晚,贝多芬走进了莱茵河畔的一间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这后一曲就是著名的月光曲。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音乐家贝多芬?让他创作出了传世名曲《月光曲》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有的同学很自然地拿起了笔,把一些句子画起来了,我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他或许觉得这些描写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哪一段话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请你先读一读,谁先来读?

生: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随便说说罢了。”

师:这个同学读的这段话就是兄妹俩之间的对话,站在茅屋外的贝多芬听到了,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觉得贝多芬听到哪一句话时就开始心动了?再读。

生:一个姑娘说……要是能听贝多芬自己……那该有多好。

师:同学们,请你们自己来读一读这段话,注意,一定要能打动贝多芬的心呐,来,读一读。读出声音来吧。嗯,谁再来读一读?打动贝多芬的心。

生读兄妹俩的对话。

师:她重点读了“那有多好啊!”读出了盲姑娘的那种向往。我相信贝多芬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师评价第二个学生的读:同学们,她又强调了贝多芬自己,贝多芬从一个陌生姑娘的口中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能不心动嘛?我们一字一句都要读进贝多芬的心呐。我们一起来读。

生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是一位音乐家,他有一颗敏感的心,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贝多芬从这句话中听出了什么?

生:很渴望贝多芬能给弹曲子。

生:小姑娘很喜欢音乐。

生:感受到了对音乐的追求。

师:通过朗读,我也能感受到,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那该有好啊!因为这是她的渴望,可是她没办法听到,在课下我了解到,贝多芬的音乐给穷苦人造福,他是多么幸福,这里多么打动贝多芬!

师:我感觉到了,你真的是以贝多芬的身份,是以一位音乐家的身份在体会,富有同情心的贝多芬在这一段中还听出了什么?

生:痴迷音乐;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听贝多芬亲自弹曲子,她是有苦衷的。

师:她有什么苦衷?

生:她家境贫寒。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词——贫寒,我们看,我们读了整个故事,你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了盲姑娘家中贫寒?

生:我从他们的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她用的是一架旧钢琴看出他们家非常贫穷。

师:种种细节让你感受到了。

生:我从两个太字体会到了姑娘家非常穷。

师:两个太字让你感受到了家境贫寒,是的,同学们这位姑娘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毅然对音乐有一份执着的追求,贝多芬的心被触动了。(板书触动)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来读一读盲姑娘的这一段话。

师:是呀,可是音乐会的票太贵了,咱们又太穷,继续读妹妹的话。

生:哥哥,你别难过,我,我只是随便说说罢了。

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他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她在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难过。

师:你也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

生:盲姑娘是在压抑自己的内心。

师:你用压抑这个词好像还不至于,但是盲姑娘一直在掩饰自己的愿望,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但她却说是随便说说。贝多芬听出了什么呢?

生:姑娘的难以抉择的情感,一边是哥哥,一边是音乐,但是她家里特别贫穷,最终还是选择了哥哥。

师:体会得特别好,内心非常复杂。你来读妹妹的话,我来读哥哥的。咱们分角色来读,不读提示语了。

师生扮演角色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在这一段话中听出了这个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十分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板书感动)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还有哪些句子描述的情景打动了贝多芬的心呢?

生:贝多芬说过他的音乐为穷苦人服务的,他看到了兄妹俩家里的环境。他非常痛心自己不能为穷苦人创作音乐。

师:你是在真正体会贝多芬创作的情感,还有哪里呢?

生:弹得多纯熟……吧?

师:听了盲姑娘的这段话,贝多芬是什么反应呢?我们一起来读后面这段话。这是贝多芬与盲姑娘之间的对话,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要再弹一曲呢?

生:为什么盲姑娘问他是不是贝多芬时,他没有承认?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承认的,然后再弹。

师:还有吗?

生:为什么他称盲姑娘为您?

生:为什么盲姑娘一听就知道是贝多芬在弹琴呢?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提得特别好,我们先来思考:盲姑娘双目失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一下子就能听出是贝多芬在弹呢?

生:我觉得她从弹得多纯熟,感情多深哪!

师:她强调了盲姑娘听得非常认真,酷爱音乐。

生:因为这个盲姑娘是贝多芬得知音,所以她能体会到。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中出现了一个词——知音,上一篇课文,伯牙鼓琴中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高山和流水,那这里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盲姑娘是贝多芬的知音呢?

生:一弹曲子就知道是贝多芬。

师:嗯,盲姑娘熟悉贝多芬,还有其他细节吗?联系上下文。

生:盲姑娘弹了一遍就能理解贝多芬的音乐。

师:所以说,盲姑娘热爱且懂得贝多芬的音乐,难怪她一下子就听出来了,是贝多芬的知音,难怪她的心情是如此激动。同学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为了读好这句话,我们再来设身处地想想,只是听了一首曲子为什么她这么激动?

生:因为她梦寐以求的就是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现在终于实现了。

师:一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她会怎么来读这句话呢?

生:著名音乐家能为她弹曲,她难以置信。

师:你从这句话的哪儿看出来?

生:两个“您”字。

师:那你再来读,第一个您可以拉长,第二个您可以读得重一些。

师:是啊,同学们!知音难觅啊,我相信她和贝多芬一样内心十分激动,(板书激动)所以贝多芬为她再弹一曲。伯牙摔琴为知音,我相信贝多芬再弹一曲也是为知音。那贝多芬此时为什么没有回答?各人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他默认了;因为他知道盲姑娘是知音,他不想说通了。

师:我想起一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想让他们俩连接起来的就是这一首音乐了。还有其他的理解吗?

生:我觉得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所以他不想用其他的语言来表达,只是用音乐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对盲姑娘的感谢。

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了,你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

四、读写结合,完成小练笔

师:同学们,贝多芬这时候决定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屋内的兄妹俩,有所触动,他想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究竟在心中想什么呢?请你们拿出作业纸,在作业纸上写一写,此时贝多芬在想什么呢?

生1:他心想: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多么深的手足情,让我再献上一曲吧,让我再谢谢自己的知音吧!

师:三个多么说明贝多芬此时此刻百感交集。他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呢?

生2:贝多芬心中想:知音难觅,能听懂音乐的人多如牛毛;可是能听懂我内心的又有几人?虽然我没有力量治知音的眼睛,让她重见光明,可是,我能用音乐把她的心照亮,这时,我最幸福!

师:是呀!同学们,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找到知音更感幸福的呢?还有什么比为知音弹一首,更感幸福的呢?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3:我认为他会想:兄妹俩是如此地热爱音乐,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要为他们而创作,圆他们的梦想。真正的音乐会,为知音开的音乐会。

师: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什么比给知音弹琴更幸福呢?

生:我要为他们创作,要为贫苦人们作曲。

师:是啊,贝多芬自己也说过,我为什么作曲,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

课件出示: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贝多芬

你们看,贝多芬用月光曲把自己的想法释放出来了,同学们,听。

师:随着伴奏读。

师: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段。贝多芬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根据这一段话走进贝多芬的内心。

研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目标,主要是培养想象力,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想象力培育,至少应审视下述问题:文本中的想象力资源有哪些?想象力培育的途径是什么?除了想象力培育,还需关注哪些点?在想象力培育的过程中,如何深度开掘文本篇性?

一、想象力资源的锁定

关于这个话题,老师们想到的多是贝多芬弹奏第二首曲子时,皮鞋匠和他妹妹聆听音乐时所想象出来的意境。当然,穷兄妹想象的意境,也可以视作传说中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想象境界的一种“迁移”。以“月亮”意象为核心,从波光粼粼的海面升起,到升至中天普照人间,再到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聚焦这样的想象力资源,不是说不可以,但是不能仅限于此。因为无论意象,还是意境,都是为抒情写意服务的,亦即古人所说的“立象以尽意”(《周易·系辞上》),所以意象、意境背后的情意也应成为想象力培育的资源。这样一来,再现《月光曲》意境,悟背后的情感节奏、情感内质,就成了教学之必须。

蒋老师引导学生辨析“清幽”的意思,感受兄妹俩的生活状况,品悟他们的内心世界,还有按“触动——感动——激动”的情脉,体味贝多芬内心的风景,本质上都是在想象的视域下展开的。聚焦这一想象资源,更容易把握人物形象以及情感与音乐创造的关系。不过,忽略意境中景色变化与人物情感节奏、内心世界的变化,语文体性坚守的力度还不是很理想。如果将这一任务放置在第二课时中完成,则另当别论。

二、想象力资源的开发

想象力资源锁定后,如何进行巧妙的教学开发呢?

总览整个课例,不难发现蒋军晶老师主要把握了三个原则:

一是虚实相生原则。蒋老师的想象力培育颇有引桥的特点,从听写“传说”“谱成”“蜡烛”“清幽”等词语,到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讲述整个故事内容,其实是在为想象蓄势蓄力。语词不理解,内容缺乏整体把握,精准理解,想围绕文本深入想象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实”的打底,“虚”也就无法自然生长。

如果说抓住几个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是从外在逼近想象力资源,那么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为何要弹曲给盲姑娘听?为何弹了一曲要再弹一曲?则是从内在进入想象力培育的核心。蒋老师这样设计可能有以虚统实的追求,但是因为没有聚焦月光曲的意境特色,梳理情节的时候未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捕捉叙事的整体感、精致感——可按“走近茅屋走进茅屋屋离开茅屋”的线索梳理,亦可按“惊喜感动激动”的情脉梳理,所以“虚”的体悟还不够精粹。虽然后面也点染了“触动感动激动”这一情脉,但已是在内容概括之后,且是教者自己点明,不是学生悟知,所以有“虚”有余而“实”不足之嫌。

二是全粹一体原则。荀子在《乐论》中说道:“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句话用到语文教学上,也是通的。落实到蒋老师的这节课,情脉的把握就是“全”,全面、整体地把握文本,具体探究触动、感动、激动之情,就是“粹”。尤其是感受盲姑娘与贝多芬知音互赏的激动之请,蒋老师做得是颇为出色的。

三是一多统一原则。从整体来看,最后的环节——为贝多芬立心,写出心中的激动之情是“一”,上课前的互动,上课伊始的词语听写,后来的概括文本内容,以及体味人物情感则是“多”,“多”都是指向“一”的。从局部来看,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是“一”,理解、听写词语,概括内容又成了“多”。换言之,情感的体悟都是与具体的细节紧密结合的。这方面,蒋老师做得极为自觉。

三、仅仅只培养想象力吗

那么,只落实单元的语文要素目标——想象力培育就可以吗?显然不是,蒋军晶老师追求的境界更高。

首先,他注意了想象力与情感力培育的谐和。“到底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假如你是贝多芬,你会怎么做?”努力让学生与文中人物实现生命的融合。还追问“妹妹重复两个‘您’到底是表达一种什么情感?”然后让学生反复地读兄妹俩的对话,读妹妹的话“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让学生去体味人物内心的美好,明明很想听,但是又不想让哥哥难过,只好压抑自己的情感。这些地方均显出蒋老师想象力、情感力、思考力谐和培育的追求。也就是说,在这个节点上,蒋老师自觉注意了单元目标与单篇目标的有效落实。

其次,注意了想象力培育与学养积淀的统一。没有学养积淀,想象力是难以行之久远的;没有想象力的渗透,学养积淀也难以化为自我精神生命的能量。蒋老师深谙这一规律,所以跟学生对话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学养的积淀,比如问蜡烛的“蜡”字为什么是“虫”字旁呢?“清幽”的义项改选哪一项?将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心有灵犀,与伯牙、子期的知音互赏会通,这令他的想象力培育显得特别厚重、灵动。

再次,想象力培育与言语人格陶养的结合。引导学生感受贝多芬的富有同情心,穷兄妹的痴迷音乐,盲姑娘的善解人意又压抑内心,且要将感悟到的全部读出来,甚至引入贝多芬的创作理念——我的作品是要释放我那些东西,这些地方均见出蒋老师将想象力培育与言语人格陶养结合的努力,因而课堂教学极富生命的温度。

最后,值得一说的还有想象力培育与言语创造的统一。教学的尾声——让学生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写出来,让阅读教育一下子从占有走向了存在。一位同学说多么善解人意,多么痴迷音乐的姑娘,这样的知音,世界上能有几个?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一步,的确让情感世界粗糙的成人有点儿汗颜。有这样的言说质量,与蒋老师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自觉给予学生言说的机会,也是密不可分的。

四、想象力培养的提升空间

当然,关于想象力培育,蒋军晶老师的教学依然有提升空间。

第一是对表现手法的探究。聚焦想象力资源,感受兄妹俩想象中的意境、意境中含蕴的情感,还应思考课文描写的手法与其他作家有什么不一样?比如说谈到了前面学习的课文《知音》,钟子期一听伯牙弹琴,便赞叹“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便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和分析:“洋洋兮若江河”和本篇文章中想象的画面有相似之处,都写到了水,但二者有什么不一样呢?通过比较,文本中皮鞋匠和妹妹想象的意境更具象化、灵动化、丰满化的特点,便会立刻凸显——“洋洋兮若江河”,虽然也生动,也注意留白,但是对学生来说的确太概括了。

第二是对意境象征性的感悟。《月光曲》呈现的意境,不仅仅是写出了兄妹俩想象的画面,也体现了穷兄妹听到了贝多芬演奏时那种宁静、沉迷和亢奋的心路变化,还有贝多芬与他们情感共鸣后产生的那种大欢乐、大幸福。波涛汹涌的描写,实际上是他亢奋心情的外射。如果沿着“这首名曲的诞生到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一问再挖下去,《月光曲》与贝多芬爱与美的明澈、光明、温暖的心灵,与兄妹俩贫穷而不忘对音乐痴迷的那种深情、那种沉迷,甚至与当时的环境也有内在的关联——那种清幽美丽的环境何尝不是兄妹俩心灵的折射?对作者来说,一种很差的环境,不太可能创造出如此明澈、动人的乐曲。当然,更深邃、更本质的原因是知音互赏、灵感迸发,亦即心理学上所说的应急状态下的一种创造灵感的迸发。上升到这一层面,学生便会感觉到名曲以及其他伟大作品的诞生,都是来自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发酵。

第三是对文本“深层结构”的发掘。深层结构触及的是文化层,这属于文字背后的隐秘信息。朱光潜先生将真实分为“历史真实”“逻辑真实”与“诗的真实”三种,本文中的文化层应该是“历史真实”与“诗的真实”合一。两百多年前的德国,穷兄妹俩买不起好的钢琴,连音乐会入场券都买不起,但依然无法阻止他们对音乐的痴迷。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当下,人们痴迷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忘却了灵魂的丰满滋养——即使爱音乐,也是带上了强烈的功利性,这不是人性的异化,又是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诗乐舞合一的诗经时代,还有盛唐气象统摄下的中国——从皇帝到百姓,从强盗到妓女都喜欢诗歌,将致用、致美,甚至“致在”统一起来的时代,那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自信和个性发展!这种文化景观,对当下公民素质以及整个民族文明素养的提升,是否也有一些启发作用?

从提升语文教育境界和品质的角度看,也应有所启悟:伟大的音乐作品关乎生命的融入,情感的激荡,灵魂的陶养,个性的表达,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也应该有此追求吗?当下的语文教育,有教无育,阅读讲求“理解运用”,写作讲求“技法套路”,想象力与思辨力暗弱,创造力与爱的情怀更是虚位,这怎么能有大格局、大品质、大境界呢?

回到《月光曲》的教学,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贫穷,却无法阻挡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在文本所呈现的语境中,你能见出一个怎样的时代?感受贝多芬和穷兄妹共情的文字,还可以点染:贝多芬的童年也是很不幸的,虽然得到祖父的庇护,过了几年较为安生的日子,但是祖父一死,贝多芬整天生活在好吃懒做、嗜酒如命的父亲的打骂中——贝多芬后来的失聪,与父亲的经常扇耳光也有潜在的关联。为了让儿子变成摇钱树,父亲让当时才七岁的贝多芬每天练琴至深夜,稍有懈怠,便对之拳打脚踢,所以贝多芬与兄妹俩的共情里面是否也有一种照见自我的同情与感慨?蒋老师课件呈示“我为什么要作曲,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也触及到了音乐家的创造人格。如果适当注意一下相关信息的渗入,学生对音乐的拯救力量和贝多芬的创造人格,应该会有更高层次的理解与体悟。

(注: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c刊2023年第12期,第78-82页。)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