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愚公移山》精品课例教学实录-ag真人国际官网

“微镜头”之一“分享.质疑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大家看一幅油画:这是徐悲鸿先生创作的油画《愚公移山》。这幅油画被成功竞拍,请同学们猜一下价格。

生:两千万。

生:八千万。

生:九千万。

师:2018年底,这幅油画被湖南广播电视台以两亿人民币拍入其中。同学们,中华上下五千年,寓言故事层出不穷,为何徐悲鸿先生会选择这样一个作品进行创作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愚公移山》,挖掘它的价值所在。

生眼里有光。

师:同学们,谁能根据预习为大家分享一下“愚公移山”故事?试着讲出这个故事的波澜起伏。同桌先互相分享一下。

同桌互讲故事。

师:谁为全班同学分享一下这个故事?

生: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出入很不方便,他决心把山移掉,在妻子的“献疑”中,一家人达成了移山的共识。在愚公的带领下,全家人开始艰苦的移山之路。河曲的智叟赶来嘲笑愚公,但他不为所动。在他的坚持不懈下,终于感动了天帝,天帝命大力神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师:从你的讲述中,老师听到了一个不寻常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经典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师:同学们预习时,提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投影学生的问题),老师觉得只要读懂了愚公,其他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微镜头”之二“读懂愚公 

师: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竟完成了移山这样的壮举,真的是不简单啊。那么,愚公移山过程中都克服了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找出愚公移山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吧?抢答哦。

生:方七百里,高万仞——山高。

师:山高大到了极点。

生:年且九十——年迈。

师:移山团队队长年龄大到了极点。

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少。

师:移山团队成员少到了极点。

生: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器陋。

师:移山工具简陋了极点。

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远。

师:移山路程远到了极点。

师:但这些艰难险阻并没有使愚公退缩,反而成就了中国文化中一个光辉的存在。那么愚公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仿照老师示例,进行品析:

示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原文),一个“遂”字(品析词语),写出了愚公敢想敢做的英雄气概(提炼品质)。

师:下面请同学们沉入文字中,边读边写批注,老师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好,开始。

生自由品析。

师:谁第一个分享?

生:“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我从“与”中,读出了愚公面对困难的勇气。

重点品读三处—

一个决定

师:仅仅是勇气吗?“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两山是愚公之苦,是愚公全家之苦,是愚公全村之苦,是愚公村老老少少世世代代之苦。世代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但只有愚公站了出来。你从“聚室而谋”中读到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愚公的担当。

师:愚公舍小家为大家,造福后世百姓的情怀让人肃然起敬啊。

师:老师把这句话的后面删去,同桌互读,看原文好,还是改文好?

(投影)

原文:“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改文:“吾与汝毕力平险,可乎?”

同桌互读–全班交流。

师:原文好,还是老师的改文好?

生:原文好。

师:那么,你从原句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愚公的目标明确。

师:对,一个目标高远有情怀的愚公跃然纸上。尽管句末用了一个疑问的句式,但是整句话都透着信念坚定的意味。所以,我们读这句话时要读出愚公的目标高远、有情怀。请用你的声音传达出来吧。

生自由读—指生读。

生:“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语气不够强烈)

师:老师范读,看看老师重读了哪里?哪个地方声音高,哪个地方声音低?

生:句末“可乎?”带着商量语气,声音低。

师:你试一下?

生:“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读得声情并茂)

师:同学们,愚公的这个决定像一声惊雷,敲响了人与自然的抗衡之路。

两种态度

师:可是,这条路不好走啊。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周围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先来看看愚公家人的态度。

生:“杂然相许”:移山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

师:家人的支持很重要,那么,愚公村其他人呢?

生:“遗男跳往助之”:得到了村里人的支持。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这个七八岁的孩子支持移山?

生:跳。

师:一个“跳”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小男孩在妈妈的支持下,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去帮忙的样子。这个小男孩是村里人的代表,可见移山确实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但还有两个声音在和愚公抗衡。谁来说一下。

生: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师:妻子的态度是“献疑”,你若是愚公的妻子,说这句话时,你内心在想什么?请用“先生啊,您  。”表达。

生:先生啊,您已经90了,您剩余的时间和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丘都挖不完,您又能把太行、王屋这样的大山怎么样啊?再说,移山挖的土和石头这么多,往哪里放啊?

师:妻子的担忧不无道理啊,愚公年老体衰,小山都无法削减,且无处放置土石,这些都是现实啊。妻子的话带着关心与担忧,是充满温情的。谁能试着读出这份关心与担忧呢?

生自由读–指生读。

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声情并茂地读)。

师:然而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声音,谁看到了?

生: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如果此处,我们给智叟加一句心里话,他会怎么说?请你用“愚公啊,愚公,你真是太笨了,你看你   ”句式说话。

生:愚公啊,愚公,你真是太笨了,你看你残年余力,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损坏不了啊,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简直是痴人说梦。

师:你读出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是?

生:反对。

师:仅仅是反对吗?请大家关注一下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的称呼,其妻称其为?

生:君。

师:但智叟呢?

生:汝。

师:君是一个敬辞,相当于“您”,可见妻子对愚公的尊重,但智叟用“汝”,也就是“你”,没有表现出对愚公的尊重,一字之差,智叟对愚公的态度就彻底改变了。从称呼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智叟对愚公的不敬、鄙视。

师:所以,智叟的笑是?

生:讥笑、嘲笑。

师:同学们,智叟是如何表达他的嘲笑的呢?看看老师的改句。同桌互读,说说你的发现。

原文:“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改文:汝之不惠,甚矣!曾不能损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同桌互读—全班交流。

生:倒装句,删除了“以残年余力”,把“毁”换成了“损”。

师:毁和损有什么区别?

生:毁是毁掉,损是削减,毁略带贬义,表现出智叟对愚公的鄙视、挖苦。

师:请以同桌为单位互读,一人饰演智叟,一人饰演愚公,饰演智叟的同学,用手指指着愚公,来说这句话,要表现出智叟的鄙视、挖苦。

同桌互读—全班展示读(读得声情并茂)。

师:这就是智叟对愚公的挖苦和讥讽。这种否定带着冷漠与偏见。那我们带上自己的表情,一起还原一下几千年前的智叟。

生齐读(传情朗读)。

师:面对现实的质疑和嘲笑,咱们的愚公退缩了吗?

生:没有退缩。

一场辩论

师:对,他人质疑不退缩的愚公赫然站在了我们面前。同学们,这些现实愚公何尝不知,但既然抱定了移山的梦想,就不会被质疑和嘲笑劝退,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愚公选择了梦想。愚公的逐梦精神令人赞叹。下面,我们就走进愚公与智叟的这千古一辩。

生跃跃欲试。

师:同桌边读边讨论:这千古一辩中,两人看问题的角度有何不同?

生:一场辩论,智叟看到的是残年余力移太行王屋,而愚公看到的是一个团队接力的力量无穷匮,山不加增。

师:一个目光短浅,一个目光长远。

生:智叟以为愚公移山只为自己享受,愚公却是为父老乡亲,出入不迂。

师:一个是自私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有造福万民的情怀。

生:智叟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愚公却相信群体力量生生不息。

师:一个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一个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生:智叟面对移山是畏惧躲避,愚公却是乐观面对,信念坚定。

师:面对困境,一个乐观面对,一个嘲讽回避。个人有限,群体无限;力量有限,精神无穷。在有限与无穷的抗衡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愚公?

生:信念坚定。

生:无所畏惧。

生:目光长远。

师:至此,愚公在我们心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那作者对愚公持什么态度呢?你能从“愚公”“智叟”的命名中窥见秘密吗?

生:作者赞赏愚公的做法。

师:公,在古代是一种尊称;叟,就是老头子的意思。一公,一叟,暗含着作者鲜明的态度:那些看上去聪明的人,如智叟,却是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愚者;那些看上去愚蠢的人,如愚公,却是脚踏实地的智者。下面,我们就以同桌为单位,排演“愚智雄辩”课本剧,传神再现这千古一辩。一人饰演愚公,一人饰演智叟,加上动作、表情,再为智叟加一句台词。好,开始。

师:老师的温馨提示:愚公的话,要关注这个顶针句,读出语言的气势,所以语速可以稍快。还要关注这个反问句,要读出坚定不移来。

             “愚智雄辩”课本剧

智叟:(嘲笑道)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嗤之以鼻)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智叟:(诧异道) (何出此言)?

愚公:(信心满满)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智叟:(哑口无言)……

小组排演–全班展演。

师:同学们演得真好,一智一愚的形象在大家的表演中立体起来了。同学们,你觉得到底谁智谁愚呢?

生:愚公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师:对,愚公是大智若愚,智叟却是愚不可及。

师:最后,山被天帝派夸娥氏二子移走了,你认为促使天帝伸出援手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可以用文中的原话说。

生:帝感其诚。

师:庄子说:精诚之至,金石为开,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诚,原来指的是愚公精神。文章学到这里,请你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愚公精神就是(    );

愚公精神就是(    );

愚公精神就是(    )。

生:愚公精神就是目标高远有情怀。

生:愚公精神就是大智若愚有担当。

生:愚公精神就是面对困难无所惧。

生:愚公精神就是他人质疑不退缩。

“微镜头”之三“传承精神 

师:如果愚公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你会送给他什么称号?

生:孤勇者。

生:硬汉。

生:精神领袖。

生:梦想家。

生:英雄。

生:行动派。

生:赤子。

生:追梦者。

生:坚毅者。

师:同学们,自助者,人助之;自助者,天助之。世界上没有什么神通广大的神,只要你敢想敢做、不怕困难、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你就是大地上的“神”!

师:这就是寓言,用浅显易懂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踏石留印、水滴石穿的道理,愚公知道。请听愚公内心的声音:

(师配乐朗诵)

在这世上,

能被打败的,

是短浅的目光;

在这世上,

不能被打败的,

是恒久的信念。

你若坚强,

谁也不能将你压垮;

你若前行,

谁也不能将你阻拦。

有一种信念,

叫坚韧不拔,

迎难而上,

勇往直前;

有一种精神,

叫百折不挠,

同心协力,

愚公移山!

师:岁月已然千年万年,愚公依然那样伟大崇高。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愚公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此时此刻,你想到了新时代哪些“愚公人”?

生:“当代愚公”袁隆平。

师:袁隆平矢志不渝,培育超级水稻。

生:“当代愚公”屠呦呦。

师:屠呦呦顽强攻坚,提取抗疟青蒿。

生:“当代愚公”黄大发。

师:用30多年光阴,为老百姓修了一条生命渠。

生:“愚公支书”王光国。

师:用6年时间,带领百姓,凿出了一条幸福路。

生:“当代愚公”华为老总任正非。

师:面对美国技术封锁,带领团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部卫星电话mate60 pro。

生目光闪烁。

师:同学们,每一个光辉形象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

生:愚公精神。

师:对,是愚公精神。是啊,每一场坚守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理由,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中国人的哲学智慧。

生内心澎湃不已。

师:这样的精神已经不仅仅是愚公精神,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为了长远的利益,坚决不畏难,不落后,不放弃。这位可爱可敬的老翁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精神图腾。

师: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创作国画《愚公移山》,激励了抗日民众;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写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鼓励了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立愚公之志,振奋了国人精神。

生激动不己。

师: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大家想怎么传承愚公精神?

生:我要用努力学习来传承愚公精神。

生:我要克服学习路上的一个个难题,以此来传承愚公精神。

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会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

生:我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了梦想而不懈奋斗。

生:面对追梦路上的挫折,我会乐观面对,坚毅前行。

师:《愚公移山》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它帮我们打开了智慧之门,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也启迪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苦心人,天不负;老天爷会善待那些努力的人,那些专注的人。

生目光炯炯。

师:送给大家一句老师最喜欢的名言:当你知道要去哪里,并迈开第一步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希望大家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的火把,照亮我们前行的人生路。下面我们齐读老师为愚公写的一首诗,向“愚公们”致敬:

你,

是山脚下普通的百姓;

你,

为了子孙和别人的方便而决心移山;

你,

不惧怕山高路远,

不轻信别人的嘲笑,

坚信能战胜困难;

你,

象征着坚持不懈,

矢志不渝,

追梦精神,

你,

正是中华民族永久的传承!

愚公,

我们敬你!

我们敬你!

我们敬你!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