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伊始,有的老师喜欢ppt一张生字词的片子,用红笔标注拼音,让学生读准字音;也有先让学生读生字再标拼音的,读完,片子闪过,开始学习课文。
这个朗读生字词与后续的学习活动之间,有多大的逻辑关联呢?似乎没有,给人感觉就是虚晃一枪,生字词“我教过了”。如果能选择几个生字词,回到文本语境,猜猜它们的意思,那么这个学生字词的环节与后续环节就建立了联系。如果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几个生字词,串联起来说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两个活动的联系就更紧密了。
还有的老师喜欢在板书好课题之后,“啪”地一敲键盘,ppt显示一张密密麻麻的作者简介,罗列一批代表作。学生蜻蜓点水读过去,立刻转为课文的研读。
往往,后续的研读课文,与作者简介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或者说,不读这个作者简介,课文照样可以研读。鸡蛋好吃,那就专心吃鸡蛋好了,非要在吃鸡蛋之前,絮絮叨叨这个蛋是哪知鸡生的,这只鸡还生过哪些蛋?我觉得作者简介是有必要显示的,但并非一定要在板书课题之后、文本研读之前。
比如,我执教《各有各的难》群文阅读课,品读苏轼名篇《定风波》,我就没有先打出作者简介,而是先让学生读课文,就某个字(词)来说说,苏轼写的是“难”还是“不难”。学生细读文本,都是读到的“不难”,此时ppt展示作者简介,尤其是一生多次被贬的经历,追问:苏轼的仕途其实很“难”,但他的作品里却是“不难”呢?你们看,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嵌入”作者简介,它与前后的学习活动是紧密联系的。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有“块状意识”,就是这节课我们计划做几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然后我们要努力建构这几个活动之间的紧密关联。
构建活动之间的逻辑关联,最简单的做法,是组织好过渡语,通过有效的过渡语,承上启下,把两个活动连接起来。但如果两个活动之间“割裂感”太过明显,我们就要考虑活动的重新设计或者重组。
就好比有些老师,大凡教小说,往往喜欢三大块:先概括故事情节,再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探究环境/主题。这样教,看起来活动明确,思路清晰,但这“三大块”之间未必能构建紧密的逻辑关联,从学生思维的延续性生长的角度来看,这样设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的阅读思维是“断”的。
我以自己执教的《智取生辰纲》为例。第一个活动:说读,说说吴用等人的“智”;第二个活动:寻读,杨志其实也有“智”;追问:为什么要写杨志的“智”;第三个活动:讨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吴用等人的“失”还不止一处;追问:吴用等人最大的失误是什么?(不让白胜入伙充当卖酒汉,就不至于暴露)总结:施耐庵高超的写作艺术。
这篇小说的教学设计,我就没有走小说教学“三大块”的套路,而是由标题中的“智”入手,一步一步设计活动,解读文本。这三个活动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与割裂的关系,而是呈现出思维的连贯与进阶。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十多年前,黄厚江老师听过我的课《老王》,对我的殷切期望:要努力追求教学活动之间“连皮带肉地生长”。
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