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激扬阅读兴趣(28分)【拟开场台词】
初中生活史即是阅读史,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初中这首诗里美丽纷飞的章节。阅读,可以让我们观赏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草长yīng( )飞、大雁迁xǐ( )的事理;阅读,可以让我们追溯古人的情思,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美的熏táo( )和感染……让找们以书籍为砾石,阅读为脚印,来铺忒人生的闪光之路。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溯 (a.sù b.shuò) (2)砾 (a.lì b.lè)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埴写汉字(3分)
草长yīng( ) 迁xǐ( ) 熏táo( )3.画线句子存在着搭配不当的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读四季诗篇】4.阅读古诗文,可以感受四季之美、自然之趣。请你补全下面对话,(11分)
小杭:诗文可绘景.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们感受到“ ① ,波撼岳阳城”的烟波浩渺;读《雁门太守行》,我们感受到“ ② ,霜重鼓寒声不起”的边塞苦寒;读《桃花源记》时,感受到“芳草鲜美, ③ ”的春意盎然;读《蒹葭》时,我们感受到“蒹葭苍苍, ④ ”的秋意萧瑟。
小州:诗文可寄情。同样是歌咏爱情的诗篇,“窈窕淑女, ⑤ ” 开朗乐观, 表明热切的追求;“ ⑥ ,悠悠我心”缠绵悱恻,表达了相思之苦。
小杭:诗文还能寓理。小语即将转校,她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同学,我们可以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安慰她“ ⑦ , ⑧ ”,即便她在别的学校,我们依旧是朋友!
小州:挺合意境的。诗歌里还有节气,你能说出下面诗句中的节气吗?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
⑩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宋:翁卷)( )
⑪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
a.惊蛰 b.谷雨 c.夏至 d.白露
【读经典名著】5.谈了朱光潜的《给青年十二封信》,小杭写了下面这段文字。其中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有一些同学说:中学课程很多,我没有时间去读课外书。其实,能否在课外读书,并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能否培养起阅读兴趣的问题。 。所以趁着现在青春年少,让我们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吧。
①这种兴趣要在青少年时期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它便会萎谢。
②但是如果能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定要大一些。
③如果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神的东西,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④因为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长大一岁,你感觉趣味的锐敏力便会迟饨一分。
a.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 ①④②③ 6.同学们朗诵了自已精心准备的诗文,小州发现这些诗文在《经典常谈》中都有提到。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之匹配。 (3分)
朗读诗文 | 《经典常谈》篇目 |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日盼兮。 | ① |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搞。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② |
(苏秦)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 ③ |
a.《尚书》第三
b.《诗经》第四
c.《战围策》第八
d.《辞赋》第十一
7.你认为当下中学生阅读《经典常谈》有何意义? (4 分)
任务二:交流阅读感悟(47 分)【读散文以怡情】(17分)
舢舨
王华琪
①舢舨就是一种小船。
②舢舨长度一般不过十米,无甲板,前面一般是三四个隔舱,隔舱是不盖板的,后面是二米不到的船舱,则盖着船板,一边是舢舨主人睡觉之处,一边则是做菜烧饭的地方,很是局促,甚是简陋。
③因为在海边长大,我对舢舨情有独钟。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手工就是用纸折舢舨,折好舢舨,将去掉笔头的圆珠笔芯插在舢舨的尾部,把舢舨放入水缸里,让圆珠笔芯浮在水面,此时船就能够被驱动前进。不知道那是什么原理,几个小伙伴总喜欢围着水缸痴迷地玩起“赛舢舨”的游戏。
④我哥哥比我长七岁,他曾经用一块水头雕刻一只舢舨,锯、凿、锥都用上,怕爸妈批评,偷偷地做,我做帮手,耗时好几个月,终于雕刻出一只三四十厘米长的迷你小舢舨,那是小时候的我见过的最大的“工程”了! 可惜,那只雕刻精美的小舢舨不知后来丢哪儿了。
⑤多年之后的一个早展,我回到老家边上的小渔港,那是父亲生前出海归航的地方。天阴阴的,飘着细雨,渔港特别的冷清。几条渔船趴在渔港里,还在沉睡,缆绳在海面悠悠晃晃。我就在这个带给我很多快乐和无限畅想的渔港漫无目的地走着,看看那一块块被海浪冲刷得滚圆的小石头,希望能拾报起童年一个个美好的记忆,连缀成珠。
⑥海游上搁浅着两只小舢舨,一只是旧舢舨,头上顶着两个旧轮胎,像一只耷拉着毛的老母鸡;另一只是新舢舨,红红心形的船头翘得老高,傻一只顶着红冠的大公鸡。
⑦旧舢舨底部是赭红色的,长满了贝壳:上部是深蓝色,油漆已经斑驳。舢舨的主人是个老渔民,个子不高,穿着厚夹袄,花白的头发因为淋过细雨,一绺一绺地耷在宽厚的脑门上,眼神有些浑浊,黝黑的脸庞留着暗红色的斑点,那是长期饮酒的标志。他的弟弟穿着雨衣躺在船底,哥哥的舢舨破了,弟弟帮着修,弟弟先拆下已经腐烂的破船板,换上一块新船板,接着拌好桐油灰加入麻筋,堵上缝隙,最后还要把新船板烘烤干再上漆。
⑧这时,新舢舨的主人操着浓浓的外地口音来讨些桐油灰,老渔民有些不情愿,嘟哝着,但还是给了。老渔民说,现在木质舢舨很少了,很多是用钢筋做骨架铁皮包边焊接的铁舢舨,摇舢舨的本地渔民也越来越少了,很多舢舨都租给了来小镇的外来打工者了。老渔民抬头看了一下海面,眼种依旧浑浊,但透着坚定。
⑨旧舢舨也装上了马达,不用摇橹了,但老渔民还是将一把旧船橹绑在船舷的一侧。这把拍打过太多海浪的旧橹静静地躺着,虽被细雨浸湿,仍做着拍打海涛的梦,似乎眠歌里还有吱呀吱呀的摇橹声。
⑩时过境迁,渔民大都上岸了,舢舨尤其是木质舢舨也就越来越少了。我想,以后的孩子们只能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来欣赏舢舨了。有些记忆或许只能永远成为记忆……
⑪老渔民兄弟专注着修舢舨,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我的话。对于我这个十七岁离开渔港的晚辈,他们是陌生的。
⑫年轻时驾着大渔船,耕海收渔,搏风击浪,年老了守着小舢舨,轻拍海涛,静听风啸,这就是渔民的一生,他们离不开船,离不开海。岸上的石头屋里有他们的家,但那是伦理意义的家,船和海是他们的精神皈依之处。还在守着舢舨的老渔民或许是最后一代真正的渔民了。真正的渔民脸上写着对天地的谦卑、对大海的敬畏以及驾海驭涛的自信——那样的眼种是无法存入展览馆的。
⑬离开渔港,细雨已歇。清冷的渔港,寂寥的渔船,破旧的舢舨,连同渔民那个佝偻着的背影,构成了我的家乡影像,每每回望,我能闻到浓浓的海腥味,我能听到高亢的渔歌号子。
【事·阅读散文要梳理文章所写的事件】8.下面是小杭梳理的思维导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4 分)
① ②
【情·阅读散文要体会事件背后的情感】9.这篇文章作者很少直抒胸臆,而是把情感隐含在叙事描写中。请结合下面句子,分析这一特点。(4分)
这把拍打过太多海浪的旧橹静静地躺着,虽被细雨浸湿,仍做着拍打海涛的梦,似乎眠歌里还有吱呀吱呀的摇橹声。
【赏·阅读散文要赏析作者行文的匠心】10.请仔细阅读第⑥段,说说作者写新旧两只舢舨有什么作用。(4 分)
【悟·阅读散文要明其旨,有所感】11.假如学校文学社要编一本散文集,把本文收录其中,你觉得应该放进“赤子乡情”栏目,还是“民间文化”栏目?为什么? (5分)
【读科普以明智】 (10 分)
“喂养”机器人,这个“饲养员”有点酷
①曾经某集团官微发出一条招聘公告《我们在寻找机器人“饲养员”》。招聘启事显示,这位“饲养员”要为机器人“制定食谱科学喂养”。这其实就是将常见的问题输入给机器人;教机器人说话,解决用户的问题;帮助机器人搭建成长模型;最后是带机器人去交朋友。据说机器人“饲养员”工作无须打卡,薪资福利优渥,成就感直接超越大熊猫饲养员。
②杭州有个90后小伙子海桐,已经在森马电商“喂养”了机器人一年之久。他的机器人宝宝已经成为卖货小能手。
③森马电商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店小蜜”,能将传统的大量客服人员从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它甚至可以帮助电商解决顾客的尺码推荐、物流查询、活动解读、退换货等问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几乎发现不了和自己聊天的竟然是一个机器人。
④当初领养“店小蜜”时,海桐很快就发现了它的高效。以前客服组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 1000 多人,售后问题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处理,现在使用机器人“店小蜜”来回答,很快就得到解决,比如用户需要一个退货的地址,机器人提供的速度远远要快于人工。
⑤与此同时,公司的业绩也得到很快提升。之前一个人工只能供应十几个服务商,但“店小蜜”的加入,能够去服务更多的买家,同时提供一个很高的服务质量保证。
⑥但“店小蜜”也有“弱点”,例如售前处理能力不错,但售后处理能力弱一些,有时并不能及时地将一些买家的问题处理掉,尤共是在高峰期。
⑦因此,“店小蜜”需要不断地被“喂养”数据,让它变得更聪明,能够识别买家意图。既让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又能解放像机器一样工作的人,做人工做不了的事,这也是人工智能的神奇美妙之处。但让机器人懂人,并非易事。
⑧首先要给它喂商品数据,譬如尺码、面料、版型,让“店小蜜”在买家咨询量最高的尺码问题上,能做到秒回;同时,“饲养员”会预设多种买家的提问方式,让“店小蜜”能够以此作拓展,更精准地回答用户的问题。
⑨海桐每天花3小时对“店小密”进行训练,这个规定动作是雷打不动的。花1小时做数据检查,检查昨天数据是否有异常,做好标注及数据分析,他自称为“机器人客服质检员”。另外2小时,会根据数据日报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知识库,挖掘“店小蜜”个性知识库新问法,收集整理有用的问法,聚类成相应场景。检查“店小蜜”每天的实时聊天记录,根据实时聊天记录进行打标优化。
⑩通过不断训练,机器人更加像一个真人。其实,海桐是在模拟人机接待的过程。“我会把‘东西’《学到的内容)‘喂’给它,它下次在买家购买提问题时,要做一个判断,买家是否在问这个问题,当它判断对的时候,才会回复。”海枫将自己和店小蜜的关系形容为“一个相互学习的关系”。12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中画线子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店小蜜”工作效率要比人工高。
b,第⑧段加点词“秒回”,表现了“店小蜜”在回复客户尺码问题上做到精准无误。
c.通过不断训练的机器人更像一个真人,消费者发现不了和自己聊天是一个机器人。
d.为提高“店小蜜”售后处理能力,需要不断提供数据,也要及时检查、更新数据。
13.文章以“‘喂养’机器人,这个‘饲养员’,有点酷”为标题,有何妙处? (3 分)
14.如果让你“喂养”“店小蜜”,你会“喂”它什么呢? 请选择下面选项中的一个(也可以自己写一个),并说明“喂养”此“食物”的理由。 (4 分)
a.识别买家的心理和情绪
b,判断买家的性别和年龄
c.
我“喂养” ,理由:
【读诗文以慧心】 (20分)
【甲】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乙】《小石潭记》节选
(唐)柳宗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游青碧溪记
(明)李元阳
溪在点苍山①马龙峰之南,予尝游焉。嘉靖丙辰,又同马公元冈、任公积斋,深穷其源。
源出山下石涧,涌沸②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街去。潭三面石崖,其净如拭,纤尘不住。
观玩久之,乃侧上左崖石罅③中,避雨而坐,俯瞰潭水,中潭深两丈许,以水明见底,人多狎易之,不知其叵测也。下潭水光深青色,中潭鸦碧色,上潭鹦绿色;水石相因,水光愈浮,石色愈丽。予每至溪上,榖纹④壁影,印心染神,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缘溪而出,水之所经,因地赋形,圆者如镜,曲者如初月,各有姿态,皆可亭以赏其趣。
【注释】①点苍山:位于云南大理。②沸: 泉水涌出的样子。③石罅(xià) :石缝。④榖纹:绉纱的纹路。常比喻水的波纹。15.甲诗前两句中“ ”和“ ”这两个字传神写出诗人由不舍到欣喜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16.请你根据表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4分)
方法 | 联系内容 | 释义 |
成语推测法 | 山穷水尽 | (1) 深穷其源 ( ) |
字典查阅法 | 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①亲近而不庄重;②轻视,忽视;③安于,习惯于;④更迭,交替。 | (2)人多狎易之 ( )(填序号) |
课文迁移法 |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缘溪而出 ( ) |
词类活用法 | 乃侧上左崖石罅中:爬上。 | 皆可亭以赏其趣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 出溪虽涉人事,而幽光在目,屡月不能忘。
18.画浪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极为精彩,请加以赏析。(4 分)
源出山下石涧,涌沸为潭,深丈许,明莹不可藏针。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绿白黑,丽于宝玉,错如霞绮。才有坠叶到潭面,鸟随衔去。
19.“潭”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作者的主观情思。请结合三则材料,以此探究“潭”的丰富意蕴。 (6 分)
任务三:抒写阅读故事《45分)20.班级设计了“读书节”的徽标(见右图),请你介绍图标内容和寓意。要求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解释合理,不超过 80 字。(5 分)
21.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40 分)
题目一: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你是否回想起你读过的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课文或一部名著?请就此写一篇读后感。
题目二:不只读一本书是阅读,看一部电影、走一个景点、听一则故事……也是阅读。你有怎样的阅读故事?请以“我的阅读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诗歌除外)。 (2)不少于 600 字。 (3) 不得抄袭套作。(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02
参考答案
任务一: 激扬阅读兴趣( 28 分)
1 . ( 1 ) a ( 2 ) a ( 2 分, 各 1 分)
2 . ( 1 ) 莺 ( 2 ) 徙 ( 3 ) 陶 ( 3 分, 各 1 分)
3 . 示例: 将 “ 观赏 ” 改为 “ 欣赏 ” ( 2 分)
4 . ①气蒸云梦泽 ②半卷红旗临易水 ③落英缤纷 ④白露为霜 ⑤君子好逑 ⑥青青子 衿 ⑦海内存知己 ⑧天涯若比邻 ⑨ d ⑩ b ⑪ c ( 1 1 分, 每空 1 分)
5 . c ( 3 分)
6 . ① b ② d ③ c ( 3 分, 各 1 分)
7 . “ 认识 ” 示例: ①阅读《经典常谈》 , 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 ②《经典常谈》 蕴含着传统美德, 中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③阅读《经典常谈》, 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 积累文化常识。 ④阅读《经典常谈》, 可以提高学生的 阅读兴趣, 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 ( 4 分。 认识 2 分, 任意一点即可; 联系自身 2 分)
任务二: 交流阅读感悟( 47 分)
【 读散文以怡情 】 ( 17 分)
8 . ①折纸舢舨 ②修旧舢舨( 4 分, 每空 2 分。 意对即可。 )
9 . 分析: 这句话以旧船橹做着拍打海涛的梦, 含蓄地传达出老渔民对大海的深情, 以 及对原有自然朴素的渔民生活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对渔家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 消亡的思虑。 本句没有直接抒发情感, 但情感自然隐含其中。 ( 共 4 分。 合乎题意, 分 析合理, 即可得分。 )
10 . 这一段描写新旧两只舢舨, 使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从而引出下文对老渔民与新舢舨 主人的叙写, 让读者清楚了解渔港的变迁, 表达出作者由这种变迁所引发的怅惘之情。 ( 共 4 分。 意对即可。 )
1 1 . 示例 1 : 我觉得应该放进 “ 赤子乡情 ” 栏目。 由文中可知, 作者是渔民的后代, 十七 岁便离开渔港在外闯荡, 年岁越长, 越对故乡的人、 事、 物眷恋有加。 作者重归故里, 发现渔港冷清、渔船寂寥, 回望往昔, 为之慨然。 于是作者翻捡出自己难以磨灭的故乡 印记, 围绕着舢舨叙写了童年往事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乡人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故 土深情。 所以放在 “ 赤子乡情 ” 栏目比较合适。 示例 2 : 我觉得应该放进 “ 民间文化 ” 栏目。 文章围绕舢舨向我们展示了渔港风物和渔家 生活, 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渔民精神和渔家文化。这里有既谦卑又自信的渔民,更有 耕海牧渔、搏风击浪的拼搏精神, 也有退守小舢舨、静听风啸的淡然心态, 这一切共同 构成了渔村文化的丰富内涵, 所以放进 “ 民间文化 ” 栏目比较合适。 ( 共 5 分。 言之成理 即可。 )
【 读科普以明智 】 ( 10 分)
12 . d ( 3 分)
1 3 . 运用比喻、 拟物(拟人) 的修辞, 生动形象地把给机器人输入问题这一工作比作饲 养宠物, 赋予机器人的情感,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也交代本文的说明内容。 ( 3 分)
14 . 示例一:选 a , 通过 “ 喂食 ” 买家的心理和情绪, 来了解买家的内心需求和情绪变化, 从而准确判断出需要推荐给顾客的产品等。
示例二: 选 b , 通过 “ 喂食 ” 买家的性别和年 龄, 来了解买家购物的倾向性, 从而推荐适合其年龄和性别的商品。 ( 4 分。 言之成理 即可)
【 读诗文以慧心 】 ( 20 分)
1 5 . 欲、 忽 ( 2 分。 一空 1 分)
1 6 . ( 1 ) 尽 ( 2 ) ② ( 3 ) 沿着 ( 4 ) 建亭、 筑亭 ( 4 分。 每空 1 分)
17 . ( 1 ) 小石 潭的岸边像狗的牙齿一样交错不齐, 不能了解它的源头。 ( 2 ) 离开青碧溪后, 虽然接触到俗世的事务, 但青碧溪的清幽水光还浮现在眼前, 几 个月都不能忘。 ( 4 分。 每小题 2 分)
1 8 . 示例: 运用夸张的修辞, 写出潭水虽幽深, 但即使水底有针也看得清楚, 表现潭水 的澄明清澈; 运用比喻, 将水底卵石比作珍珠, 历历可数, 侧面表现水的清澈; 从色彩 角度( 青 写出潭水的绮丽; 以动衬静, 鸟的掠过更加增添了周围环境的寂静。 表达了作 者的欣赏之意、 陶醉之情。 ( 4 分。 任意两点即可。 )
1 9 . 示例: 潭水可以寄托友情, 李白诗中以桃花潭水与王伦相比, 歌咏送别之情; 潭水 的清幽可以反映作者的心境, 小石潭周围环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触发柳宗元因被贬 而倍感孤独、凄凉的情绪;潭水是澄澈的,让人心无杂念,李元阳游赏青碧溪得以望 “ 溪 ” 息心、 窥 “ 潭 ” 忘反, 洗涤了尘世俗气。潭能触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 体现了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追求, 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 是一个极富美感和韵味的古典意象。 ( 6 分。 联 系材料与分析意蕴各 3 分。 )
任务三: 抒写阅读故事( 45 分)
20 . 示例: 图案下面是打开的书本, 封面写着 “ 读书节 ” , 表明活动主题; 上面是两只帆 船, 寄寓我们在书海中远航; 又像是两个人, 意为读书让我们愉悦; 两个人也组合成钢 笔尖, 象征着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 ( 5 分, 内容 3 分, 寓意 2 分)
21 . 分五等评分。
一等( 35—40 分) : 立意深刻,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结构严谨, 语言通畅、 生动。
二等( 29—34 分) :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三等( 22—28 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尚明确, 内容欠具体, 结构完整, 条理欠清楚, 语言欠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