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考点及解答方法
一、考查内容
理解——概括诗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赏析——初步欣赏诗词中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二、答题方法
1.把握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2. 把握题材分类及思想情感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不同题材,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所区别。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分为: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3. 鉴赏字词
动词: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特殊词:(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可以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4. 了解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结构形式: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5.描绘意境(画面)方法: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6.鉴赏句子(分析技巧)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7.分析语言特色步骤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炼字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二部分八下古诗词赏析
《诗经》二首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翻译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2.赏析
(1)主题:今人多认为是表现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
(2)内容——全诗分三章:
第一章四句,开篇用起兴手法,以相向和鸣的雎鸠鸟来象征人间的爱情,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全诗的纲,统摄全诗。
第二章八句,写小伙子对意中人的思念、追求,和因求之不得而朝思暮想、寝食难安的情形。一个“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追求。后四句是对男子思念心上人的心理活动描写,极其生动逼真。两个“悠哉”连用,突出地表现了男子长夜不寐的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写小伙子想象中的与意中人热恋的美好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诗的格调一变而为轻松明快,与第二章的迂回低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琴瑟友之”表现恋爱生活的和谐美满,是男子设想姑娘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自己在用弹琴鼓瑟来表现二人相处时的和谐愉快;以“钟鼓乐之”来描绘婚礼的盛况,这是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企盼实现的愿望。着墨不多,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男主人公愉悦的神态也跃然纸上。
(3)艺术表现的独到之处:
a.开篇即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
b.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短短三章,就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c.诗中运用了双声词、叠韵词,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生动性。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翻译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2.赏析
(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中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诗人逆流而上去寻找,道路崎岖而漫长;顺流而下去寻找,她仿佛又在水中央。伊人似近而远,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即。
(2)全诗分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
a.每章都是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明主题——追寻“在不一方”的“伊人”;五至八句描绘追寻的情状。这不仅使诗歌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还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b.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交代了时令、环境,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描绘了一幅萧瑟冷落、露凝霜结的晚秋图,为全文渲染出一种凄清、惆怅的气氛,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溯洄”“溯游”句叙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因不能见到心上人而焦虑、忧愁的心情。 “跻”字表明盘曲的小道不断升高而难于攀登,蕴含着主人公感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宛在水中……”句描绘出“伊人”恍惚迷离、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形象。表达了主人公盼望与“伊人”相会而不可得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之情。
c.三章又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从上游到下游,从此岸再到彼岸,地点的变化,写出了主人公不畏艰险地一再追寻、几度求索,也暗示了“伊人”的踪迹飘忽,难以寻觅。
(3)这首诗朦胧、含蓄,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
(4)人们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长期以来,人们对《蒹葭》主题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导致了对诗中“伊人”形象的多重理解。持“爱情说”者,认为“伊人”是意中人;持“政治说”者,认为“伊人”是贤能之人;持“理想说”者,认为“伊人”象征着理想。其实,无论“伊人”是何人,指的是什么,诗歌中的主人公都是经历了许多波折,一直苦苦追寻着“伊人”。这其实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意义,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难即的,不管最后主人公是否寻得“伊人”,这追寻过程本身就具在极大的意义。
3.《关雎》和《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
相同点:
a.《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
b.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寓意;
c.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
d、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
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音韵美。
不同点:
《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课外古诗词
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翻译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2.赏析
使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上下二章只变换几个字,却使诗歌语意饱满,押韵和谐。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这巧妙的变换,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全诗共二章八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帮而全诗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痛苦心情,也反映出他们日益增强的反抗暴政的决心。
子衿《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翻译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 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
2.赏析
(1)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诗人运用大量笔墨刻画女子的心理活动,如对恋人既无音信、又不见影的埋怨之词,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以想见其思萦情之情。
(2)第三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形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全诗五二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在目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翻译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2.赏析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
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喻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hàn)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这首诗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翻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2.赏析
(1)首联: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平”写湖面之阔,“混”写水势之大。写出秋天的洞庭湖水面上涨,湖水浩瀚,水天相接的宏大气象。
(2)颔(hàn)联:“蒸”写出了湖面上水汽弥漫的状态,“撼”写尽了湖中波涛汹涌之态。这两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磅礴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3)颈联:面对浩渺的湖水,诗人生发感想,巧妙地运用比喻,抒写了想出来做官却无人引荐的心情。
(4)尾联:巧用典故,隐喻自己想做官而苦于没有途径,并将自己希望得到对方引荐的情感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来。
(5)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
唐诗三首
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翻译
(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来应付差役。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诗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2.赏析
(1)开头两句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状,为悲剧的上演提供了典型环境。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极其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对比;两个“一何”,加重了感情,有力地渲染出官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下文老妇的诉说制造出悲凉的气氛。
(3)最后一段照应开头,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翻译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狠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了。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2.赏析
第一段:写秋风怒吼,吹飞屋上茅草。表现出诗人痛惜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状。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写秋风威力。“风怒号”以拟人手法,写出秋风的猛烈无情。“卷”“三重”表现出狂风威力之大,写出了诗人受害之重。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飞”“渡”“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也体现出诗人焦灼痛苦的心情。
第二段:写村童“趁风打劫”,偷茅而去,诗人空自叹息。表现出诗人的愤懑焦灼和无奈。
“自叹息”,诗人不仅“叹息”天公毁屋无情,“叹息”儿童幼稚,不明诗人苦衷,还“叹息”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第三段:写秋雨漏屋,生活简陋,表现出自我反思、自我哀怜的情感。诗人由愤懑无奈转向悲凄愁苦。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描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的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描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一个“寒”字,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这两句表明诗人生活困窘。句中用“铁”字形容被子,说明了被子很破、很冷、很硬,可见诗人生活之贫困。由“无干处”“未断绝”可想象诗人一家当时的困苦情形。写大雨给诗人全家带来的灾难,为下文抒情做铺垫。“长夜沾湿何由彻!”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第四段:写广厦存寒士的人生理想,坦露出不顾己身、“大庇天下”的广阔无私胸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三句,诗人由自己联想到他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呼喊。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等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的激情和希望。
“呜呼”一转,发出“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慨,写出了诗人饱尝人间疾苦、体察世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崇高精神。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是抒发情感的最强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发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作者希望天下寒士能居“广夏”、安居乐业,反映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体裁: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翻译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2.赏析
(1)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
开头先交代人物的基本情况,“南山中”点明劳动场所的荒凉偏僻,为下文写雪天运炭、山路遥远难行埋下伏笔。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肖像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两鬓可见其苍老,写面庞、十指可见其生活之艰辛。这一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两鬓花白与“十指黑”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老迈和常年艰辛劳作的生存状态,让人为之心酸。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强调了老翁辛苦烧炭的目的——“身上衣裳口中食”,既突出了这些炭是维持卖炭翁一家生活的全部希望,又为后面写宫使掠夺炭的罪恶行为做了有力的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对卖炭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又使之完全可以理解,读之催人泪下。这一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
“晓驾炭车辗冰辙。”这一动作描写,写出卖炭老人早起驾车、踏雪辗冰的艰辛,画面感颇强,读之如在眼前。
“市南门外泥中歇。”“泥中歇”更写出了老翁筋疲力尽的情态。
(2)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
前四句描绘“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翩翩两骑”写出其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手把”“口称”见其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后四句写被掠夺的结果:“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而且是老翁生活的一切依凭,却只因为是“宫使驱将”,所以“惜不得”。“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写出了卖炭翁忍气吞声、无可奈何的心态,也揭示了像卖炭翁一样的下层贫苦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社会地位。
“半匹红纱一丈绫”,数量极少,价值极低,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反差,宫使竟将其“充炭值”,明明是光天化日之直赤裸裸的抢劫,却要打着“宫市”的旗号,无耻的嘴脸更是暴露无遗。
(3)艺术特色
首先在于白描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作者通篇没发一句议论,而是通过一个卖炭老人的身世、磨难、烧炭、卖炭以及炭车被抢的前后经过,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催人涕下的悲剧故事,把老人的遭遇和宫市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象地告诉了人们,从而使人们更加清楚、深刻地了解到当时阶级对立的现实,激起人们强烈的爱憎感情。这是作者发多少议论也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
其次,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细腻、逼真,使人们从人形象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一是对人物外貌的刻画,二是对内心世界的描写。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卖炭翁》比较:
1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侧重于表达自己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而《卖炭翁》更多是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2两首诗都有较强的叙事性,也都有比较精彩的描写。不同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末节还有作者的内心独白,是直接抒情;而《卖炭翁》则只是记叙和描写,并没有观点和情感的直接表达。
3同样是表现诗人现实关怀的作品。
课外古诗词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翻译
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2.赏析
(1)首联从总体上描绘了古寺的风貌:它在高树丛中,旭日照耀下,显得非常宁静、安谧。首联既点题,又突出了一个“静”字。
(2)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写出通向后禅院弯曲幽深的小路和后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 ,“禅房”照应题目中的“后禅院”。
(3)颈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禅房周围清幽的环境:山光、鸟、潭影,让人感觉心境空灵。
(3)尾联进一步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同时也写出诗人内心的“静境”。客观景致与诗人感受到的禅思理趣巧妙融合。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翻译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2.赏析
(1)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未见“送别”二字,其笔端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2)颔联借孤蓬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不舍之情。
(3)颈联写得十分工整,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感到难舍难分。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4)尾联写离别进的场景,借马嘶叫衬托离情别绪,突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翻译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2.赏析
(1)词的前两句营造了一种夜深人静、月缺桐疏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
(2)二三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3)下阙写鸿“惊起”“有恨”,写鸿“拣尽寒枝不肯栖”,独宿冷沙洲,表现了词人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翻译
驿站的外面,残破的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过问。黄昏时分,梅花早已凄冷愁苦,偏偏又遭受狂风暴雨的侵袭。不想去与百花争春斗艳,任凭百花心生嫉妒。即使凋零飘落,化为泥土,碎成尘埃,它原来的清香仍旧像从前一样。
2.赏析
(1)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2)下阕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的美德之一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托梅言志。词人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趋炎附势,而要坚守节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