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屠格涅夫的《麻雀》,改动后的“课文”,与译文原文到底有哪些区别-ag真人国际官网

屠格涅夫是俄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他是第一个现实主义精神最充分、现实主义手法最纯熟的俄国小说家。他创作了大量小说、剧本和诗歌。《麻雀》选自他的散文诗集《爱之路》。(注意:不是选自《猎人笔记》!)
选编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麻雀》,指的就是其散文诗集中的《麻雀》。课文是“有改动”的,那么译文原文是什么样子的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购买了两个译本,一是沈念驹翻译的,一是教材所依据的译文,即巴金先生翻译的。

我打猎回来,在园中林荫路上走着。狗在我前面跑。
它突然放慢了脚步,轻轻走过去,好像嗅到了野物似的。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嘴边带黄色、头上生绒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掉下来(风猛烈地摇着林荫路上的白杨树),呆呆地坐在地上,无力地拍着它的柔嫩的翅膀。
我的狗慢慢地走进它。突然从近旁的树上飞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块石子似地落在狗的鼻子跟前——它全身的毛竖起来,身子挣成了怪样,它带着绝望而可怜的叫声,两次跳到那张露出利齿张开的嘴边去。
它是飞下来救护的,它用自己的身体庇护它的幼儿……可是它的小小的身体因为恐怖颤抖起来,它的小小的声音也变成了粗暴,并且嘶哑了,它昏了,它是在牺牲它自己!
在它的眼里,狗一定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吧!可是它还是不能够坐在它那高而安全的树枝上。……一种比自己的意志更强的力量把它从上面推下来。
我的特列左尔站住了,后退了。……显然它也感到了这种力量。
我连忙唤住了这只有些惊惶的狗——我带着尊敬地走开了。
是的;不要笑啊。我尊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我尊敬它这种爱的冲动。
爱,据我想,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唯有靠它,唯有靠着爱,生命才得以维持,才得以发展。
一八七八年四月

这篇“散文诗”所编入的集子叫“爱之路”,集子名就揭示了编选其中每篇文章的主题。《麻雀》这篇“散文诗” ,其爱的主题是如此鲜明:一只小小的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在绝望中迸发出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力量,与猎狗这一庞然大物对峙。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爱伟大的力量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绝望和恐惧中以命相搏,就是因为那个面临危险的是自己的孩子。亲眼看到了这一幕,谁不会被深深震撼呢?“我想,爱心比对死亡,比对死亡的恐惧更有力量。只有依靠它,依靠爱心,生命才得以保持,运动。”被深深震撼的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忍不住要将自己的感触直接与读者分享,要和读者一起记住这只带给他深深震撼的拥有爱的伟大力量的麻雀,一起记住它迸发出爱的力量时的模样和精神。
是的,作者在结尾处的感慨,正是来自于那只“黑肚皮的老麻雀”。这只老麻雀当时的样子,给作者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啊!简短的一篇文章中,关于老麻雀当时的样子、叫声,却写得那么具体细致。沈念驹的译文原文中,从第四自然段的“忽然”到第五自然段结尾,用了141个字(不包括标点符号)直接描写老麻雀当时的形象。巴金先生译文原文相应部分143个字,同样不包括标点符号。课文标注的是根据巴金先生译文改动的,相应的部分是91个字。
课文与两篇译文原文相应部分比较,都少了近50个字。除了用词和句式组合上有所区别外,细细对比,还会发现,第四自然段里,课文最后一句,只写了老麻雀当时羽毛的样子和“绝望地尖叫着”,两篇译文原文都强调了它主动跳近那只狗的露出锋利牙齿的嘴。关于狗张开的大嘴,课文中改到了描写猎狗走近小麻雀的部分。这样的改动,在意思的表达上,区别是明显的。译文原文的写法,突出的是老麻雀“昏了”的爱的无畏冲动;课文的写法,主要突出的是小麻雀当时面临的危险多么可怕。除此之外,细细品味,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到底是课文改动更高明,还是译文原文更真切,或许也能做出判断。猎狗走进小麻雀时,小麻雀是“呆呆地坐在地上,无力地拍着它的柔嫩的翅膀”。显然,小麻雀对猎狗没有任何挑战性,更不存在危险性,所以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而没有一口叼住或咬住小麻雀,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不,就没有必要“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嗅一嗅”就够了。老麻雀突然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而且还竖起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一定会让猎狗“惊惶”,露出锋利的牙齿或者是龇牙咧嘴,是很自然的应激反应。
第五自然段相应部分,除了具体用词和表达方式不同,课文少了一句话,是紧接着对其样子、声音的描写后,作者进行的猜测和判断。沈念驹的译文写的是“他站定了,要拿自己做牺牲”,巴金先生的译文是“它昏了,它是在牺牲它自己”。这样一句话,有与没有,在表达效果上有很大差别。有了这样一句话,既说明事情一直都在作者的观察和判断中,一直都牵动着作者的心,这就为后面作者唤回猎狗做了更加充分的铺垫——文中紧接着的两句话,就是作者对老麻雀心理的换位体会。在这件事中,作者不是一个纯粹的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至少,从有了这句话开始,他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了。

说到“改动”,还有两处。
一是第三自然段译文原文用括号补充的信息,课文直接用一句话写在了段落开头。可以想到,两篇译文原文的一致性,证明了屠格涅夫的原文应该也是作为补充信息的。为什么要作为补充信息呢?可以想见,作者一开始的注意力不在天气上,如果猎狗嗅到的不是一只小麻雀,而是什么地面活动的小动物,这句话就没有必要写出来了。因为发现是落到了地面上的、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作者会想它为什么会在地上,所以才注意到了“风猛烈地摇着林荫路上的白杨树”。
二是课文直接删除了译文原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删掉合适吗?如果这是一篇普通意义上的叙事散文,或许可以没有这两个自然段。作者将自己的这篇短文,定位为“散文诗”。“诗”的特质表现在哪里呢?表现在主题情感上,“爱”的主题,对“爱的冲动”的“尊敬”,都是“诗”意所在。从这一点来看,没有了最后两个自然段,也就没有了“诗”的性质了。课文的改动,直接改变了文章的文体性质——改得真是“太大胆”了。
(如果是我和班上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定要拿出巴金先生的译文来,让他们进行对比阅读,评价一下几处明显的“改动”。这可能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