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理念:从“乐园”到“家园”,品读萧红“心动神移”的童年记忆。
教学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园子里景物的自由;
通过古今对比领悟作者童年的快乐和作者怀念祖父之情。
学情分析:本课文重点描述了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洋溢着童真童趣,符合学生心理,容易引起学生共鸣,通过朗读,感悟文字的新鲜与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提炼词语,梳理文路
1、朗读导读页冰心先生的话,走进萧红“心动神移”的园子。
2、熟读三组词语,找到其中的妙处。
第一组词语:园子里有什么
第二组词语:在园子里干什么
第三组词语:园子里的快乐。
3、朗读段落,体会园子内的生命自由。
(1)这是一个“样样都有”的园子: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2)这是一个“色彩明亮”的园子:红的红,绿的绿,色彩明亮。
(3)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园子:一切都活了……
(4)生:这是一个“随心所欲”的园子:玉米随意长,蝴蝶随意飞。
(5)这是一个“让人开心”的园子……
总结:祖父、园子、小萧红,是文章的三条线,构成童年画面。
二、品味画面,寻找诗意
1、出示: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吕岩的《牧童》、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让学生发现其实让人心动神移的不仅仅是人,更是物。
2、出示古诗,对应课文场景,感悟其中诗意美。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急走追(蜻蜓),飞入菜花无处寻。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回顾小结:童年的美好总是相通的,重叠的,总是那“心动神移”的一刻。
三、领悟关切,寻找祖父
1、走进课文,寻找祖父身影。
(1)我在园子里追蜻蜓
(2)我把狗尾草认成谷穗
(3)我不会用锄头铲地
(4)我在园子里胡闹浇菜
2、发挥想象,还有哪些作者没有写到的场景,
u我把手弄破了……
u我的衣服湿了……
u我摘花,插在祖父的帽子上……
展开想象,描绘画面:祖父在做什么?
3、总结,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园子?
它不仅是个(出示)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的园子,更是一个有祖父陪伴、充满快乐、拥有童年回忆的园子,是最让萧红“心动神移”的时刻。
4、最后请同学们再读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作业设计:请同学们摘抄课文中喜欢的段落,并和家人分享你喜欢的理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有画面感的句段。
2.体会文章生动的写法,品读萧红文章之美。
3.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与文章创作背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写作艺术手法(重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精神家园(难点)
【教学过程】
一、实景虚写:儿时乐园
1.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师:上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游历了萧红《祖父的园子》,哪个时刻让你“心动神移”?
生朗读分享,师范读第16段。
体会本段表达的“自由”之情。本段“就”字出现了10次,这些“就”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
师生配乐朗读,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2.品味写法,领悟妙用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
对比两个句子,分享体会。对比“实景实写”与“实景虚写”。
小练习:用横线画出实写的部分,用波浪线画出虚写的部分。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二、哀情乐写:精神家园
1.走进萧红人生故事
拓展课后阅读链接,配乐范读,引出萧红的人生经历。
2.对比“乐园”领悟“家园”
试着写一写省略号内容。
祖父的园子里五彩缤纷,万物自由自在,而现在…… (时局动荡,民族危亡);
在祖父的园子里,小萧红可以随心所欲,时刻充满着开心和快乐,而现在 ……(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变故);
在祖父的园子里,有疼爱自己、关心自己的祖父,而现在……(半生尽遭白眼冷遇)。
总结:这个园子是萧红精神温暖的家园,是萧红心灵的家园。
三、尾 声
1.分享书评。
2.观赏《黄金时代》电影片段。
3.推荐书目:《呼兰河传》和《文化名人速读》(张德芝 主编)。
【板书】
2 祖父的园子
儿时乐园
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