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五上第七单元探微:写景?写情?何景?何情?-ag真人国际官网

读了“四时景物皆成趣”,不把思维限定在春夏秋冬上,况且“四时”完全可以指代任何一个时间点。“成趣”就难了,“春花秋月何时了”算不算“成趣”?与之对应的是“江枫渔火对愁眠”,故“成趣”要求心里有强烈的情感呼应。对于“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既需关注写法,更得体味作品中蕴含的作家的独特情思。

图片

1.《月迹》:细腻的感受、动人的描写、“寻月”的线索、陌生的语言

要“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得先知道文中哪些语句是“细腻的感受”与“动人的描写”。初读文章,我从文中找到了以下语句:

感受

描写

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在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院门外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

作者笔下的感受细腻吗?文中的描写动人吗?与“细腻”接近的是细致、温婉、柔和,与之相对的是粗犷、激烈,从这个角度看,说得上细腻,比如“身后袅袅”“淡淡的痒痒的感觉”。进一步说,“细腻的感受”体现的是细致入微的、与众不同的感受,比如“月亮竟是这么多”——我们都只想到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众人共享一轮圆月;再如“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我们可能会想到拥有月亮,但绝不会想到拥有天空。再往深一层说:“感受”只是感受吗?“描写”能不能体现“细腻的感受”?比如“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这明明是写月亮的移动,可在作者眼里月亮如安静而灵动的处子。与其说“动人的描写”,不如说“陌生的语言”。“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换成我们的语言是“满院子的月光,如玉一般皎洁,如银一般明亮”,意思总归是月亮皎洁明亮,以“玉”“银”喻月光不出奇,让人叫绝的是“玉玉的”“银银的”,皎洁明亮的视感与细腻圆润的质感交织。对比吴然笔下的月亮——“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月光闪闪的溪岸”“月影团团的果园”,对比诗词中的月亮——“燕山月似钩”“清辉玉臂寒”“清月出岭光入扉”“梨花院落溶溶月”“凝光悠悠寒露坠”,贾平凹笔下月亮与人的距离消失了——在“寻月”的过程中,人月合一。“陌生的语言”同时表现在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儿化音,而儿化音并非秦地作家独属的特点,在个人读过的贾平凹的作品中,无论散文还是小说,都没发现大量使用儿化音现象。即使在陕北民歌中,也没有发现那样不厌其烦使用儿化音的情况。

教参说课文“以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对这一说法,个人不完全认同,“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是儿童化的语言吗?“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是儿童化的语言吗?……要多诗意有多诗意,亦文亦白,或许用“儿童的诗意的语言”更准确。《月迹》算写景抒情还是叙事抒情?按教参的说法,属后者,个人倾向于前者,但“寻月”的线索不是儿童而是奶奶的话,读完《月迹》,个人的第一感觉是:奶奶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月亮进来了”“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吧”,读这些句子,我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奶奶”说的话。

2.《鸟的天堂》:三次写“鸟的天堂”

课后思考题说“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个人以为课文三次写“鸟的天堂”,这绝非与教材抬杠,也不是一定要整出一点新意,仅仅只是个人的一点阅读体验。首先要理解“鸟的天堂”是什么,粗糙地说,就是那棵为诸多鸟类提供了栖息之地的大榕树。课文结尾说“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句中两处出现“鸟的天堂”,前一处实实在在指那棵榕树,后一处则是说那棵榕树为鸟类生活、繁衍提供了最好的居所。因此,“鸟的天堂”是榕树与鸟的结合。

第一次写“鸟的天堂”是五至八自然段。见树不见鸟。作者整整用了四个自然段来写那棵榕树,怎么写的呢?从观察角度说,分叶子和枝干两个方面;从观察方位说,由远及近;从观察感受说,叶子突出绿的特点——“绿得可爱”“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枝干突出多的特点,叶绿和枝干多共同体现榕树“茂盛”,“茂盛”一词在文中三次出现——“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为什么要这样写?“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小结更是铺垫——有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才能成为“鸟的天堂”。一方面,叶绿枝繁为更多的鸟提供了栖息之地;另一方面,“茂盛”“美丽”实实在在地展现了生机、活力。

第二次写“鸟的天堂”是在第九自然段。不见树也不见鸟。船泊在树下,“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木桩”“‘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联系结尾“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昨天,作者的眼睛并没有骗他,那就是真实的“鸟的天堂”。然而,由于置身其中,由于“我”满心期待看到各种各样的鸟,于是,连树上的鸟巢也不写了,连叶绿枝繁的感受都被失落暂时取代了——“‘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结合前面的“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读,这种失落就明显了一些。

文中第三次写“鸟的天堂”,是无数公开课上的重头戏。这次见鸟不见树,静态描写顿转为动态描写——鸟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多、叫声之多、飞行姿态之多。于是,老师们自然而然就把目光聚焦在了“怎么写动态描写”上——“起初……后来……接着……继续……到处是……到处都是……有的……有的……有的……”“由面到点,点面结合”——这些写场面的技巧确实是学生能掌握的,也是必须掌握的。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罗列几类印象深刻的鸟类?为什么不细摹不同鸟类的生活状态,如喂食、梳理羽毛等?为什么静态的“鸟的天堂”文笔远比动态的“鸟的天堂”精致、细腻、富有美感?“阅读链接”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的,也要回到地里去。

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只有鸟而没有那棵“茂盛”的、洋溢浓郁生命力的榕树,称不上“鸟的天堂”。一只、两只……一种、两种……越来越多的鸟在这株榕树下繁衍栖息,那是不是意味着连鸟都被那象征着生命的绿色所吸引?在我看来,见鸟有喜,见树有情!

3.《四季之美》:独特的审美视角、独特的表达技法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课后这个提示很给力。读《四季之美》,我有种无从入手的无力感。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都有一点想法,但如何带着学生“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让我犯难。还有“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这又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先来看下面几组语句:

第一组: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第二组:泛着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翩翩飞舞的萤火,蒙蒙细雨的夜晚——一只两只萤火闪着朦胧的微光/夕阳斜照西山——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比翼而飞,夕阳西沉——风声、虫鸣/落雪的早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捧着火盆穿过走廊

第三组: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漆黑漆黑的暗夜、萤火虫翩翩飞舞、蒙蒙细雨的夜晚、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熊熊的炭火/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朦胧的微光、成群结队的大雁、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暖和的火盆、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

第四组:暗夜、萤火——着实迷人/归鸦——动人,雁群比翼而飞——叫人感动,风声、虫鸣——叫人心旷神怡/寒冷冬晨、闲逸心情——和谐,寒气渐退、一堆白灰——令人扫兴

第五组:泛着、染上、飘着、闪着、斜照西山、西沉——翩翩飞舞、飞行、飞去、比翼而飞、听起来、落、铺、生起、穿过

图片

前面两组是直觉使然,后面三组是“反复朗读课文”后提取整理的。反复诵读之后,关上书,问问自己和学生:我认为四季最美是什么?对比第一组语句,我们关注的是景物,作者关注的是一天中四个不同的时间点。我又会怎么描写?答案是凭经验、直觉、套路等,如写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或从颜色、形状、气味三个方面写,或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用个遍。当被问到“你认为春天最美是什么”,惯有思维一定会逼迫我们去找到那一处景物,而且很可能是“为了找一处景物而找一处景物”。有了“春天最美是黎明”,便可以跳出“景物”“时间”的限制,如写“春天最美是吹面不寒”“春天最美是嘀嗒”“春天最美是厨房”等,由触觉、感觉、味觉、嗅觉带到某一感受深刻场景或某一记忆深刻事件中。回到文中,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春天的黎明,人们在做什么?“一点儿一点儿泛着”“染上”“飘着”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又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你认为作者严重的春之黎明之美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美?……这些思路也许对解决“体会作何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能提供一点参考。读《四季之美》,最糟糕的就是:这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仿照课文写写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景致。

纵观第七单元四篇课文,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上有如下编排:

《古诗词三首》——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四季之美》——联系上下文,体会其中的动态描写。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

《鸟的天堂》——课文两次描写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体会)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月迹》——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重点是什么?“体会”!而不是明知故问地说“这里是静态描写,那里是动态描写”;也不是简单地说说“通过动静结合如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景物”。读了课文,写了哪些景物清楚,用动静结合写一看语文要素也清楚,不清楚的是:写景物为什么一定要动静结合?写景物为什么一定要重点描写景物的变化?本单元课文写景物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写景物形式有何差异?既然重点是“体会”,那就一定得有体会的路径:反复诵读是一条(哪怕课本上说“默读课文”,也得反复诵读);想象画面是一条;对比还原是一条,作家选取的景物以及描写景物的方式与我们有着明显差异,这就引出了“为什么要写这个而不写那个,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思考。

最后回到“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与“描写景物变化”的话题上。本单元习作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在此之下课本进一步细化指导: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图片

要方法有方法,要例子有例子。这样学生能写吗?答案是能写的自然会写(根据已有经验、套路写);不能写的哪怕你给他们选好题、挑好具体景物,带着他们一点一点说出那些景物的动态变化,他们还是不会写。于是,若是单论写景,多数学生本单元所写的“xx即景”与 “推荐一个好地方”(四上1)、“观察日记”(四上3)、“我的乐园”(四下1)、“游xx”(四下5)本质上并无多大差别——他们第一次怎么写,最后一次还会这样写。空间顺序、时间顺序、游览顺序等既是方法也是概念,学生知道;景物的动态变化要求从不同时间点、不同观察角度写景物,同时加入个人的感受,学生也知道。不知道的是什么?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那个特定的景物及其动态变化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对王维而言,只要他这位王孙中意,哪里都可以是他心中的“山居秋暝”;对张继而言,只要他心有,别管什么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是愁绪;对纳兰性德而言,只要心系故园,榆关也好,江南也罢,那都会“梦不成”“无此声”;对清少纳言来说,若不是钟情于冷清、孤寂、幽微,你就是把她弄到世界美景之最,她也只能敷衍应付;对巴金来说,若不是发自内心地爱自然、爱万物,他绝对不会把那棵榕树写得那般“茂盛”;对贾平凹来说,月亮与“寻月”只是他寄托情思蝉蜕而已,有了那些情思,万物皆可。最后一问:那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的特定时刻呢?王国维早有真见地——“一切景语,皆情语”!爱阅读的孩子,可否写“书房即景”;爱运动的孩子,可否写“操场即景”;性格内向的孩子,可否写“角落即景”……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