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应试的思维:若是一篇叙事性文章,先找全文的中心句,次或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或按“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方法/或按“人物的心理变化”概括文章中的几件事;若遇一篇说明性文章,甭管文章是图文结合还是几则材料连缀,或者一文到底,一律先看题目,根据题目要求在相应的语段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应试角度说,阅读大体上这两类,即使是教材中的课文,这两类也绝对是大头。为了那可怜的分数与排名,也为了望眼欲穿的阅读素养、语文素养,恨不得每篇课文都这样上,总希望能有那么一点效果。
再往细了说,遇到考查表达手法的,如对比,一律是“运用了对比了写作手法,突出了怎样的情感”;如比喻,一律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什么”;如列数字,一律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精确清晰地写出了什么什么”。遇到考查理解词意的,只要要求“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课文”,别管什么词语,一律先写上“原意是……文中指……”几个题目这样一答,套路有了,阅卷老师一看,即使错了,也会多上几分恻隐之心——谁让语文老师一个个都带着学生在这小小的泥潭里挣扎呢……
图片
图片
按这种思维读《松鼠》,一下子就不灵了。先看文章第一自然段: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第一步,找段落关键句。问题驱动:这一段话主要介绍松鼠的什么信息?多数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外貌”。追问:还有吗?有学生又说出了“性格”。继续追问的话,学生还能说出如“动作”/“行为”之类的答案,且这些答案都能在第一段中找到充足的依据。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段的关键句是什么?段落的关键句大体上分两类,一类是直接借用文中原句,另一类是根据文段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用后者的话,第一段关键句只能概括为: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动作。此时,又有疑问了,有学生会说:第一段作者主要想介绍的是松鼠的外貌,性格和动作等只是随笔提及,故应该概括为“介绍松鼠的外貌”。有道理吗?有吧。第二步,关注表达方法。问题驱动:第一段是怎样具体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动作)的?因为《松鼠》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再结合《太阳》一课所学经验,学生的思考自然是奔着说明方法去的。“帽缨形的美丽尾巴”“像人们用手一样”自然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松鼠尾巴的样子和进食的姿态”。再把文中的语句与课后思考题第二题所选的句子比较,师生又得出了“课文的语言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活活泼、通俗易懂;课后思考题句子的语言主要运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严谨、精确具体”的结论。疑问来了:第一段就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动作)的吗?若是,那“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如何解释?“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又该如何解释?还有更叫我们深省的疑问:不用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就介绍不清松鼠的外貌(性格、动作)吗?
再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这个自然段又是介绍松鼠的什么信息呢?学生给出的关键词是“活动”/“习性”。仔细读每句话,似乎的确如此。同样有疑问:第一自然段某些语句(“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便提及了松鼠的性格/习性,第二自然段似乎重点是介绍松鼠的习性,两个自然段何以不分类整合,使每段话的意思更加聚焦?此外,从表达手法角度说,第二自然段除了一处“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便无其他处可言说明方法,而且“像飞鸟一样”本是说明松鼠在树顶活动的姿态而非为了更好地介绍松鼠的习性服务,那么该段又是用什么方法介绍清楚松鼠的习性的呢?有的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喜欢住”“追逐,奔跑,吃东西”等关键词得出作者“把松鼠当成人来写”的观点,这难免牵强了,松鼠的生活习性本来如此,作者不过把自己的长期观察据实写出而已。细细咀嚼第二自然段,就如同跟着作者走进那片远离人类的老树林,亲眼目睹松鼠的活动。硬要说什么表达手法,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读该段:
○松鼠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它们不躲藏在地底下……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在平原地区是很少见到松鼠的。它们不躲藏在地底下……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它们不躲藏在地底下……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在清朗的夏夜……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
甚至,我们还可以在“歇凉”与“吃东西”后面分别加上第一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这样试着反复读,个人的感觉是完全可行,并不存在表达内容与因果逻辑等方面的误解。此时,“返璞归真”和“天然去雕饰”一下子从我脑子里蹦了出来。
接着看第三自然段: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这一段又是介绍松鼠的什么信息呢?老实说,别说学生,我自己都没法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说清楚了。第一句话说明松鼠到了冬天也会活动,第二句话倒是有一个关键词可用——“警觉”,第三句话是说松鼠动作“轻快”,第四句话也是介绍松鼠的动作——“敏捷”——但又有“爪子锐利”的功劳,第五句话介绍松鼠秋天储存食物,第六句话本是紧接着前面“储存食物”的话题说——可同时又直接关联着第一句。这样一分析,学生怎么可能用一两个词或句子说清楚该段话所介绍的松鼠的相关信息!与第二自然段相同,该段多数句子也是可以自由组合的。而且第三自然段没有一处能从说明方法角度去分析写法的。
“交流平台”第三段说:“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事物。如,布封通过对松鼠尾巴的细致描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松鼠小巧可爱的样子。”对这一说法,个人大体上是表示认可的,主要原因是编者没有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去硬套课文。个人要补充的是:科学性、文学性与趣味性兼备的说明性文章通常才会抓住事物的鲜明特点进行具体说明,本单元的《太阳》《松鼠》都是如此,四年级学过的《琥珀》《蟋蟀的住宅》也是如此。而纯粹的说明性文章唯一的标准一定是“全面、精准”,比如药品说明书、规则条例等。生活需要纯粹的说明性文章,也需要富有趣味的、具备文学价值的说明性文章。
整体看,《松鼠》前三个自然段大致上主要介绍了松鼠的外貌、习性、活动等方面的信息。进入具体段落,它完全偏离了我们惯常的表达套路:关键句(概括交代段落主要内容) 解说信息(分条/分层具体解说主要内容)。毋宁说《松鼠》的语言“活泼”,不如说布封在动笔写《松鼠》时也许根本没想到要用什么独到的表达方法去介绍他所喜爱的松鼠。兴之所至,信笔而书,于是,达到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效果。
最后看课文四、五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读起来是比较贴近我们的课文/阅读题阅读经验的。第四自然段的核心是“做窝”,虽说整段话是围绕“做窝”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可也不同于我们以往习惯的写法。按我们的经验写“做窝”,应该是从窝的形状、做窝所需的材料、做窝的流程等方面条理写,布封写松鼠做窝,聚焦的是窝的效果——“又干净又暖和”“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既舒适又安全”。我们当然可以把目光放在“先……再……然后……”这样朴实好用的表述上,是否还可以花一点时间去琢磨作者何以反复介绍窝的效果上呢?第五自然段中心意思相对明确,但真要说起来也没那么简单。“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说的是产仔,“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干干净净的”又与“产仔”说不上多密切的关系。即使是“过了冬……颜色深些”与“它们用爪子……干干净净的”两句之间,也谈不上什么逻辑关联。此外,用第五自然段结尾,读着实在有些突兀,按我们的想法,结尾不应该来个情感总结么?再不济总得或含蓄或委婉点一句吧?没有,什么都没有,作者(或者或课文编者)就那样结束了。这样的文章读来,对我们固有的阅读学习经验确实是一种无言的反驳。
读完全文,整体感觉就是特别流畅、特别自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回味的句子,更没有那些玩弄技巧的语段。关上课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文中的松鼠,我们自己又会如何介绍它们呢?除了速记,似乎只能是“从外貌、习性、活动、做窝、产仔等不同方面介绍”的套路了。这一点,不妨在课堂上做个试验。而不同的读者,会更欣赏哪一种《松鼠》呢?
课文的的确确是个例子,但绝不能沦为“因为要落实某个阅读要素,便从文中截取某个句子、段落映证”的例子。理解一篇课文/一本书,是不是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理解?肢解部分句段而作孤立的分析有时候(多数时候是为了做题或仿照例子练写语段)的确是有用的,但对学生终身阅读素养形成与阅读审美品味培养又有多大用处呢?
最后的疑问:孩子们在课堂之外的时间与地点读到诸如《松鼠》类的文章,他们会想那些文章的中心句/关键句是什么吗?他们会琢磨文中哪些句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