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李贺传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①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shí)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②,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它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④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辨》,然卒亦不就举。
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qú)、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传世者鲜焉。
(《新唐书》)
注释:
①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徳初年(618)封邦王。见《旧唐书》卷六十《宗室传》。
②通眉:两眉相通连。
③奚奴:男女奴仆的通称。
④率:都。
【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裔。七岁就能写文作诗。韩愈、皇甫湜起初听说时并不相信,到李贺家访问,拜访让李贺赋诗,李贺提笔即刻写成,好像早就构思好了一样,还自加诗题叫《高轩过》,两人非常惊讶,李贺也从此出名。李贺长得纤细瘦弱,双眉相连,手指细长, 能很快地书写。每天早晨出门,骑上弱马,后面跟着个小书憧,身背古锦做的袋子,遇到有所得,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他从不先立题目然后写诗,像别人那样勉强凑合而成。到黄昏回家,再把那些句子添足成诗。只要不是大醉、吊丧 ,每天都如此。过后也不多查看。他母亲让婢女掏袋子里面 ,看到他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要呕出心来才肯歇啊!"李贺因为 父亲名晋肃 ,所以避讳不肯应考进士 ,韩愈为他写《讳辨》,但他最终还是不肯去应试。
李贺文辞崇尚奇异风格,所得诗句都高迈惊人,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没有人能仿效他。撰写乐府几十篇,宫廷的乐工们都给它配上管弦演奏。任协律郎,去世时仅二十七岁。与他交好的人有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李贺每有撰著,常常被他们拿走了。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世间流传得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