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老子〈四章〉》 课例呈现-ag真人国际官网

【教学设想】
《〈老子〉四章》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属于“百家争鸣”单元的重点篇目,是引领学生理解传承传统文化智慧的良好素材。
学生为高二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能阅读并理解中等难度的陌生文言材料,但对传统儒道思想缺乏深入思考和实践运用。因此,综合教材选用宗旨及学情,确定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简单疏通文意、明确典型文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老子“无中生有、无有大用”“欲速不达、顺应自然”“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等思想观点的深刻内涵,初步认识道家思想的文化价值。
同时笔者组织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层面上进行拓展,通过联系生活中反映了老子思想的人事、现象,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蕴含老子思想的人生智慧及现实意义,并能和之前所学的《〈论语〉十二章》所传达的儒家思想相融通,理解儒家倡导的对自己要“约”、对别人要“恕”、对物质要“俭”、对神明要“敬”和道家表达的与自己要“安”、与别人要“化”、与自然要“乐”、与大道要“游”的处世观,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炼铸外儒内道的理想人格,用儒家思想进取,安身立命;用道家智慧炼心,陶冶情操。
【课例呈现】
第一环节:知人论世,走近道家
同学们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篇目《〈老子〉四章》。
关于老子,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他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因为其影响较广,民间也将其神化为太上老君。他提出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观点到今天还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一起塑造着中国人的文化人格。
而他的代表作《道德经》,也就是《老子》,集中阐述了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和对世界的认识。全书共八十一章,分《道经》和《德经》上下两篇。所谓道德,可以解释为“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同学们能理解吗?在道家看来,所谓道,就是一切事物都必须遵循的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而德,则可以理解为方式方法,也就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的方法。
有一点儿玄妙是不是?那我们今天就借助学习《〈老子〉四章》来感受理解一下道家的文化内涵。
第二环节:由言及文,逐章理解1. 按照课文顺序,我们先进入第十一章的学习。
我们先来正音正字,疏通文句。
三十辐共一毂(ɡ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对重点词句作一下解释:“三十辐共一毂”,辐,车轮上的车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当其无”,无,也就是毂的中心是中空的。“埏埴以为器”,埏埴,和泥做陶器。“凿户牖以为室”,户牖,也就是门窗。
那整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十根车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插进去,固定住,车才能有车轮,才跑得起来。因此说,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同理,揉和泥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同学们能理解吗?看一下老师展示的图片(略):车子之所以能跑起来,是因为车轮的稳固。而车轮之所以稳固,是因为车辐条必须插进毂的中空位置。而器皿、房屋的作用也是一样。“无”成就了“有”。
就像 2021 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阅读所提到的观点一样,“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踩踏出来的路是因为别的地方没被踩踏才成了路;手足之所以能行动自如,是靠着躯干的不动、无用。这也是相反相成、“无”成就“有”的观点,和《老子》的第十一章有异曲同工之处。
疏通了句子,理解了大意,我们再对这段内容所反映的思想观点作一理解。
首先,这一章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对,是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无中生有,“无”有大用。也就是在这一组辩证关系中,老子更强调我们要强化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不能只着眼于所谓有用的东西,而是提醒大家要更关注“无”的作用,“无”有大用。那这一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你思考过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吗?
比如,我们传统绘画技巧中讲究的“留白”,是不是用“无”来成就“有”呢?中间两条金鱼,四周留白,似乎更凸显了水的无边浩渺、鱼的悠游自在。还有,我们经常劝慰那些拼命三郎们要适度休息,因为“会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一张一弛,这也是“无”成就“有”的生活智慧。所以,重视“无”,适当地创造“无”,我们才能更好地拥有“有”。

  1.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十四章。
    我们还是先来正音正字,疏通文句。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háng)。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同“形”),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对重点词句作一下解释:“企者不立”,企,踮脚。“跨者不行”,跨,迈大步。“自见者不明”,自见,即“自现”,自我显露。“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伐、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长,长久。“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余食、赘行,就是剩饭、赘瘤。“物或恶之”,恶,厌恶。“故有道者不处”,处,做。
    整段话什么意思?就是踮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自以为高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
    用“道”去衡量这些行为,可以说都是多余无用的,大家都讨厌这些行为,所以懂得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个内容和表述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吧?想要站稳、走远,却因为踮着脚、迈大步而适得其反,为什么?欲速则不达,因为你违背了人体的自然规律,短时间做还可以,长时间就不行。所以,这一章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弊端。
    可能有的同学会问:那后边的内容也是违背自然规律吗?当然。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就和踮着脚、跨大步一样,都是为了更快显耀自己,达成目标,而自我夸耀脱离了实际,自然欲速则不达。所以,作者的观点就是欲速则不达,过分张扬就会停滞不前。
    我们如何理解作者的观点呢?
    首先,从为人治学上,我们要抱有谦恭谨慎的态度;继而扩展到处世思想。其实,我们可以理解为以退为进的哲学,有时候不争反而可以有更大的收获。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治国理念,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思想观点只有在生活中得到实际验证和运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那我们能够联想到生活或者历史中有体现本章涉及道理的现象吗?其实有很多。比如,咱们刚刚学过《六国论》。苏洵分析燕国灭亡的原因时,曾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认为燕太子丹不顾当时局势,不具体分析战争走向,荆轲刺秦,冒险蛮干,触怒秦王,迅速招致灭国之难。这就是违反历史规律。还有,奥运会中的竞走项目,它采取的竞赛姿势要求较多,特别容易被罚犯规,许多运动员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其具体要求,违反了规则,反而导致欲速则不达。所以,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不跃进,不蛮干,才是正道。
    3.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第三十三章。
    首先我们还是正音正字,疏通文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qiǎ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一章非常短小精悍,文字不多,但内容丰富。对重点词句作一下解释:前几句没问题,不说了。“强行者有志”,强行,勤勉而行。“不失其所者久”,不失其所,不丧失立身之基。“死而不亡者寿”,死而不亡,肉身死而道不朽。整段话也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认识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明智。
    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坚强。知道满足的人能够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肉身死而道不朽的人就是长寿。
    很显然,这一章讨论的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也是各家学派都关注的问题。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呢?要做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明智、通达、精神富有。那怎么理解“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与上文的逻辑关系呢?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这里说的“其所”,也就是“立身之基”;“不亡”的,也就是“道”,其实就是上文所说的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一个人倘若能审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我们说这样的品格、修养也融化到了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我们文化人格的显著特征。
    比如现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功勋》,展示了为新中国解放和建设奋斗与创造的八位功勋人物。无论是面对无数次的试验失败也永不言弃,执着于航天科技事业的孙家栋,还是因为一个梦而一生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不懈奋斗的袁隆平,他们个个都是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典型,都是为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大道全力奉献的楷模,他们也用自己的奋斗证明了自身的意义。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人格、精神榜样。
    4.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十四章。
    这一章文字篇幅稍有点长: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sàn)。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lé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jī)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不过,文字不难理解。对重点词句作一下解释:“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未兆,没有显露。“其脆易泮”,泮,同“判”,分离。
    中间几句容易理解,不说了。“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执者,有所把持的人。“是以圣人欲不欲”,欲不欲,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不贵难得之货”,贵,意动用法,以……为贵。“学不学”,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
    整合一下,整段话什么意思?就是: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就早作准备,要在祸乱没有产生前就处理妥当。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通过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强作妄为就会败事,执意把持就会失去。所以圣人不妄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因此不会败事;不执意把持,因此不会丧失。
    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遇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失败。所以圣人求别人所不欲求的,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学别人所不学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虽然长,但内容和观点还是比较浅显的。这一章讨论的应该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内容上,我们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首先它讨论了防患于未然的道理;接着说了小与大的关系,强调做事要坚持,不可半途而废;最后说到要无为无执,顺应自然规律,不要妄加干涉。
    这一章的观点同样也在为人、做事、治国中适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可供我们思考。比如咱们学过的《劝学》,作者虽为儒家,也强调“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的道理;但在治国理念上,就体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也就是说,圣人治国做事,一定是提前预判及早消解,而不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强行干预。这对我们的处事原则也应有所启示。
    第三环节:修习智慧,古为今用好,到现在,我们已经对《〈老子〉四章》的具体内容作了文字疏通和深层解读。最后我们对本篇课文作一小结:综合四章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四章虽然切入点不一样,讨论的话题也涉及为学、做事、治国、处世等方面,但都指向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核心理念,即自然,也就是道,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依道行事,道、德并举。而无为,是不强行干预,是顺其自然,保全自然生态,也保全社会生态;不争,则是像水一样,“水之就下”似乎是不争,但水积成河、成江海,“沛然谁能御之”,所以顺应规律,自然就会赋予我们无穷的力量。
    最后是辩证的思想。老子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不要片面,不要绝对;同时事物发展变化又是辩证的,“小”成就“大”,“无”成就“有”,要有整体发展意识。
    这些朴素的道理看似浅显,却又让我们睁开了另一双眼睛看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所以,在今天人人都在全力进取、忘我奔跑的时代,有时候稍稍停下来想一想,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南怀瑾曾说:“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儒家教我们努力推动社会发展,但道家在我们茫然的时候,可以让我们清心明目。所以,我们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炼铸外儒内道的理想人格,用儒家思想进取,安身立命;用道家智慧炼心,陶冶情操。
    【名师观察】
    高建春老师的《〈老子〉四章》教学,目标具体,素养导向明确,教学内容组织科学,教学策略适切,将立德树人落到了实处。本节课最大的特色是“以文化人”,从中可以看到执教者对课标和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
    一、立足课标,用教材“以文化人”《〈老子〉四章》作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中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属于“百家争鸣”单元的重点篇目。
    课堂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在疏通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领悟老子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握道家思想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成了“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
    二、立足学情,用文言“增慧”因高二学生对儒道的代表人物和基本思想并不陌生,如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故导入部分简要回顾了老子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儒道在塑造中国人文化人格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入本课学习。本课的第二环节是“由言及文,逐章理解”,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打好文言根基;教学中利用图片辅助教学,刺激学生感官,理解“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这句话中所体现的有无关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可感。此外,还拓展迁移到 2021 年高考文言文真题上,培育了学生独立思考、审慎推理、辨析质疑的理性精神。
    三、立足文本,用文化“明道”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通过交流梳理,学生理解了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呈现出和谐的美感。正因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应和才构成了完整的事物本身,故而不能去“无”存“有”、去“下”求“高”、去“亏”求“盈”,这种追求事物一面性的行为是偏执的做法,在老子看来并不值得提倡。温故而知新既是学习论的一种,又是教学论的一种。在讲第二十四章时,回顾了《六国论》燕太子丹不顾时势,冒险蛮干,招致灭国,从而印证了老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第三十三章老子的观点是:要做自知、自胜、知足、强行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明智、通达,精神富有。教者勇于开发时事、焦点等资源,联系热门电视剧《功勋》,丰富了教学内容,树立了人格榜样。讲第六十四章则温习了《劝学》,启示我们做事及早预判胜于事后干预。
    总之,高老师的课“启智增慧”“以文化人”,课堂时效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有深度,很有借鉴价值。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