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理想之城-ag真人国际官网

陶渊明是一位典型的失意型文人,他生活在政局并不稳定的东晋时代,一生遭遇乱世,战争是当时的时代主题。而乱世当然不会给他实现公平和理想的机会。这是他生活的时代,无法让他实现人生抱负的时代。

(一)难以重振的家族荣耀

陶渊明出生于上京里(如今的江西九江)。曾经的陶氏家族在曾祖父陶侃的奋斗下,在那个羸弱的时代中也有过短暂的辉煌,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位列太守一职,但是这样的家族辉煌并未能延续,到陶渊明这辈,已然衰落。陶渊明在《命子》中提及:“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陶渊明以祖父为荣,到他这一代却已然不复曾经的辉煌,但他心中深受代代传承家族传统影响,始终保持着对先祖过去辉煌的骄傲。重振家族门阀的荣耀是子子孙孙都需要竭尽全力去追求的事情,这也是陶渊明不断尝试入仕的原因之一,可现实给他的却是一次次的绝望。那样的乱世里,重振家族荣耀注定无法实现,这还是理想的结果,现实更加残酷,陶渊明一生因战乱搬家多次,无法获得安宁。

图片

(二)无法融入的黑暗仕途

他并非对官场不感兴趣,萧统《陶渊明传》记载了他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的经历:“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对他而言,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稳定的时代和官场的尔虞我诈造成的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集体歪斜实在让他难以融入,入仕时怀揣的那一丝改变生存状态的希望,也因官职低微造成的人微言轻而破灭,他在或仕或隐中挣扎沉浮,终于在彭泽县令当职八十天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归隐。

多次入仕失败终于让他看清现实,也认清了自己的本心。那样让人失望、作呕的官场,挣扎在官场的底层,他如何有能力改变如此黑暗的官场,又何谈重振家族荣耀?

(三)道家思想的影响

魏晋时期,儒道思想并存,因而首先在陶渊明的性格中有着儒家思想的影子,《陶渊明笺注》中说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陶渊明既然选择了入仕,那心中必然有“会当凌绝顶”的人生追求。因此在前半生中,他充分体现着儒家倡导积极从仕的理想,但是在一次次进入官场,又一次次地失望后,陶渊明转而去追求道家的自由精神带给他的自然闲适。这样的人生观的转变便体现在《桃花源记》中,他心里生活在“桃花源”的人们所生存状态,亦是他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并极其向往和寻求的理想生活。

理想之城

图片

几番入仕的尝试,让陶渊明最终认清时代呈现给他的血淋淋现实,黑暗的社会、政治的倾轧、不间断的战乱,根本他没有施展抱负的时机。陶渊明虽然放弃得洒脱决绝,但他仍有些许无奈深藏在那个返回田园的背影之中。那么,当理想与现实水火不相容时,无法改变的无力感渐渐被消磨殆尽,于是陶渊明转而用文字构建他心中的理想之城“桃花源”。

(一)一片祥和的心灵乐土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渔人在行路时迷路而偶然发现的桃花源,一处被遗落的美好乐园。

桃源人的美好乐园与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相互隔绝。桃花源中的一切拥有着独属于他们的运行秩序,独立自治,以人与自然与生活的相互尊重与和谐的形式存在着: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中“往来种作”的人们一如往日、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数百年来,未有过战乱,也未体验过等级压迫,未发生过“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凄惨悲剧,所有人都以自给自足的形式满足着大家的温饱,所以才会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而这种怡然自乐是陶渊明生活的现实里罕有的状态。更甚者,在这片乐土中,“黄发”老人的出场足以证明桃花源呈现出的祥和安宁。因为“黄发”是古代长寿的象征,桃源中人的居住环境很显然能使人长寿,他们的生命不会被战乱所中断。他们的生活充斥着恬淡美好、井然有序,进行着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辛勤劳作,约定俗成地遵守着共有的价值观念。

理想之城

图片

(二)一群友善的桃源众人

理想之城里的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的生活,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桃花源人十分满足于他们的生活,人们通过自在自得的劳作,获得了足以支撑他们生存的生活物资。因而当渔人误入桃花源时,他们对待渔人的态度,由吃惊到“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达到了能拿出酒肉招待客人的殷实生活,而且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出现的例外,《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各复”便佐证了这一点。由此可知,桃源中人的生活不仅富足,而且面对渔人这样的陌生人,仍显出极大的热情。除了简单询问,便再没有猜疑之心,从未出现盲目排斥或驱赶渔人等不友善行为。渔人在桃花源享受到的是从始至终地殷勤招待,贵宾级轮番宴请的待遇。

对于桃花源的秘密,他们也是只是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桃源中人不会因为担心渔人出去会泄露秘密而威胁或杀掉渔人,他们只是用源自内心的善意,相信渔人会为他们保守关于桃花源的秘密,就像千百年来,桃花源里的人们毫无保留地信任着彼此一样。

与这里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人们相比,桃花源外的渔人是闯入者,是现实世界的陌生人,他从小生活在等级与压迫之下,信奉着利益至上的终极信条。在外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出去后便毫不犹豫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他们的善良最终无法融化现实的坚冰。陶渊明深知,在这个世界,善良和热情是不存在的,在利益的层层包裹之下,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早已不见天日了。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众人,他们的友善是现实中的人所没有的人性特质。

理想之城

图片

(三)一处安宁的理想寄托

陶渊明向往的理想之城是武陵渔人的偶然发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的美景在现实的战乱中无法存留,他认为天下太平,一片祥和才能寻到一片这样的心灵乐土。“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光在这里不仅指渔人眼中看到的光,也是陶渊明对光明的向往所在,桃花源能为他曾遭受过黑暗的生命寄托光明的希望。

据桃源人所说,数百年前,他们祖先来此是由于“先世避秦时乱”,他们同样因为乱世无法生存,所以才选择“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那么,在这片封闭的土地之中,为何数百年过去了,他们没有再出去过?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是什么样子。或许答案可以从渔人的眼中可以告诉我们:“怡然自得”。他们生活在桃花源里很快乐。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生活在这样的“绝境”中,过着悠然自乐的生活,何苦再回去那让人失望透顶的乱世,不如守着这样的安宁,才是桃源中人心中最值得珍惜的财富。

这样的理想之城,是居心叵测的人无法寻得的圣地。在渔人义无反顾地去报告官府邀功的时候,他心灵的那一方圣土便被他丢弃了。他带着官府的人寻找曾经去过的美丽桃源。意料之外的是,桃花源竟然消失不见,即使他“寻向所志”,却仍旧“遂迷,不复得路”,他们未能找到渔人所说的桃花源。意料之外,但却情理之中的结局。因为那是陶渊明的理想之城,是不会被乱世而污染的圣地。


结语

封建时代的争权夺利是必然的,当权者的仁政或者暴政对本就生活在困苦中的百姓的影响更大,这也让陶渊明无法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在他多年的隐居生活之中,日日躬耕,同时也因为接触劳苦大众,对社会的苦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以陶渊明为那个容不下他的官场的自己,也为这个世上受苦的人们建立了一座美好祥和的理想之城“桃花源”。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