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文/ 王二艳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中“我”的心理活动,体会邱少云精神。
2.能领悟环境描写和邱少云英勇行为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我”的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体会邱少云的精神。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环境描写和邱少云英勇行为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直接入题。师板书课题,生读,思考:你从标题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1:课文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
预设2:课文运用第一人称来写。
预设3:课文所写的主要人物是“邱少云”
引导:标题中的“我”具体指谁?结合课下注释回答。
师明确:文中的“我”指的是邱少云的战友李元兴,本文是邱少云的战友回忆的真实事件。
阅读宝典1: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便于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抒发真情实感。
2.师:四年级下学期我们学过《黄继光》一文,你能说说故事的大致内容吗?
学生活动:回顾,作答。
预设: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年仅21岁的黄继光牺牲在朝鲜战场上。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另一位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测预习
读读下列三组词语,联系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隐蔽 干涸 山坳 枯黄 茅草 居高临下
伪装 僵卧 蜷缩 呻吟 牺牲 纹丝不动
紧缩 担心 不敢 不忍 忍不住 刀绞
学生活动:读一读,联系,思考,作答
预设:第一组是当时邱少云所处的环境的词语;第二组是描写邱少云当时表现的词语;第三组是形容“我”当时心理活动的词语。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出示阅读提示,口述。
阅读宝典2:学习略读课文,借助阅读提示去阅读是我们学习略读课文的一个好方法。
2.回顾学法
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时,我们是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把握课文内容的?
学生活动:回顾,作答
预设:从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入手,寻找提炼关键词,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梳理。
3.提问:默读课文,请运用所学的方法(从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入手,寻找提炼关键词,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梳理本文的内容。
学生活动:默读,标画,提炼,概括,作答
教师活动:引导,矫正,明确
时间词语:天亮以前——约莫11点的时候——黄昏时
小标题:山沟潜伏——壮烈牺牲——冲锋报仇
4.请根据时间和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梳理,作答。
预设:天亮以前,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安静地潜伏在山沟。约莫11点钟的时候,邱少云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了自己的棉衣,他被烈火包围,直至壮烈牺牲。黄昏时,战士们发起了冲锋,为邱少云报仇。
阅读宝典3: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文章,通过抓时间顺序的词语和关键语句拟小标题的方法能让我们更准确便捷地概括内容。
三、精彩品读,体会精神
(一)品读心理,感受精神
1.提问:默读课文第11至13自然段,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结合内容,思考邱少云是一位怎样的“伟大战士”?
学生活动:默读,标画,思考,作答。读一读,说一说
格式:我从第 段中的“ ”一句,读出了 ,我感受到了他是一位 的战士。
预设1:
我从第11段中“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读出了他有很多办法可以扑灭邱少云身上的火,但他为了整个部队不暴露宁愿自己被火烧,我感受到他是一位顾全大局的战士。
预设2:我从第11段中“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一句中,读出了那样做的话会导致任务失败,更会置所有人于险境,我感受到他是一位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怕牺牲的战士。
3.第12段又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活动呢?读一读,找出表现“我”心理活动的词语。
学生活动: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预设:紧缩——担心——不敢看——不忍看——忍不住不看——像刀绞
(担心——矛盾——悲痛)
学生活动:生自读,听读,评价,体会
教师活动:找生读,引导,矫正
2.有感情地朗读第11、12自然段,进一步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安全,为了战斗胜利而强忍剧痛,不惜牺牲的精神。
小结:文学作品中运用描写描写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本文中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邱少云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
(二)聚焦所见,感受精神
1.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第13段“我”的所见中感受到邱少云的精神。自读本段,思考: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了邱少云什么的精神?
学生活动:读一读,找一找,品一品,说一说。
引导: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现了 。
预设: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的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邱少云当时一动不动的情形,表现了他坚韧的革命意志。
阅读宝典4:关注运用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能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感受人物形象或精神品质。
四、合作探究,体会写法
1.课文第1段至第6段写了我们潜伏的山沟环境,找出来读一读,思考:本部分内容和下文写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有什么联系?
教师活动:出示背景资料
学生活动:默读,思考,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预设: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引导:(1)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不暴露自己?
(2)“纹丝不动”的意思是什么?
预设:环境描写不仅说明了邱少云作出如此壮举的原因,也衬托了邱少云英勇献身的精神。环境描写为下文塑造邱少云的形象做铺垫。
阅读宝典5:关注环境描写的语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写作宝典1:写作时,根据内容和表现人物的需要,我们可以适时地用上环境描写。
2.读“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读出对烈士的缅怀之情。
五、拓展提升
每年的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假如你来到邱少云烈士的墓碑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人物精神及你的感想来说。
学生活动:看习总书记在烈士纪念日的讲话,回顾,思考,作答。
六、布置作业:
观看电影《我的战友邱少云》,并和同学交流感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二艳,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第二实验学校语文教师,语文湿地的栖息者。爱生活,爱语文,爱写作。且行且思,追随君姐,一路修行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