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题再现
2020年无锡市中考作文题:
请以“风从这边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关键词:风,这边
这篇命题作文光从题目上看,范围很广,并且充满哲学性,学生一下子很难抓住写作的中心。必须要结合导语进行分析。再看导语中给到:风是一种潮流,一种情味…
第一个关键词:风,字面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然现象。风途径之地,总会带来一些或多或小的影响。而我们生活中的潮流、流行的事物也是会随着“风”不断的扩散开来,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所以这个“风”所指代的,应该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为人处世的习惯准则,一些口口相传的品质,或是一些充满时代特色的事物,而后不断扩大形成风气。由此可见,写的“风”可以围绕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舍己为人的精神等品质,也可以写最近社会上兴起的事物比如汉服、古风文化等…“风”是这篇作文的中心,一定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才能紧扣中心进行写作。
第二个关键词:这边,可引发疑问,这边指的是哪里?由上一个关键词“风”我们已经知道,这个“风”代指的应该是某一种逐渐形成的风气。故可知,“这边”应该是这个风气传播出来的载体,结合到社会现状,可以是具有传播作用的手机、电脑、电视、广播等,也可以是具有社交作用的学校、家庭、社区,可以具体到微博、微信朋友圈、qq等社交软件。要把“风”和“这边”串联起来,就必然要把握到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写内容带给你的影响是什么?它是如何让你甚至更多的人知晓并接受?又是如何形成了一种风气,最后有了什么样影响?
三月,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老师在台上孜孜不倦地讲课,我望着窗外的暖阳发呆,不知不觉有些恍惚起来,仿佛觉得,三年青春时光短得似乎只有一瞬间。
初入九班时,班里很乱,我在嘈杂声中看着窗外,想着未来,桌子上的书堆得很高,以至于我看不到黑板,也看不到未来。
匆匆又秋天,窗外的树叶渐渐落下,我趴在桌子上,听着逻辑严密的数学课,刚学习完“元谋人”,一定要给班级某个人安上这个绰号,生物课上,常常出现令人脸颊发红的词语——初中生活充满了未知和期待……
那时候,我们更喜欢的是下课,更向往去小卖部,操场上也总少不了我们疯玩的身影。2019年的夏天渐渐到来,骄阳似火。某个课间看到,操场周围都是围栏,路过附近,总有一种让人莫名紧张的情绪,原来,那一天是体育中考。在场外围观的我们,看着他们在全力奔跑,有的甚至摔跤了,却依旧坚持着拼命冲刺。心里不由有些慌张,我知道我们也会有那么一天的,只是时间问题。
后来,我们的教室楼层一年比一年高,放学一天比一天晚,作业一天比一天多,体育课也越来越累,意味着身上肩负的担子越来越重。
时光荏苒,三年,真的短暂得仿佛转瞬即逝。
如今,还有一百天,我们就要成为2021届中考的选手了,在此之前的我们,一直都是中考的观众。此时此刻的我们,已站在了中考的跑道上。
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留遗憾。
每每中高考来临之际,网上总会有各种各样激励你前行的鸡汤,也许是来自陌生人,但却饱含着真挚的祝愿,或许就成为了在黑暗中照亮你前行的指路明灯。中考,不过一百天了,不到最后一刻,一定不能放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论结果如何,过程不留遗憾,初中三年给自己给父母给青春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微微抬眸,老师依旧在讲台上孜孜不倦地讲着,同学们也在专心致志地听着,不时埋头做题。我坐在教室,看向窗外,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身上,不偏不倚,那是未来。
风从这里来,风从这里去。
大巴从黄土高坡上飞驰而过,坐在大巴内的我, 望着窗外飞扬的风沙,耳边轰响着风的咆哮,心里似乎也变得贫瘠。
下车,一阵西北风便呼啸而来,夹杂着沙尘,顿时令我睁不开眼。风似刀子般刮过我的每一寸肌肤,砂砾也如炮弹似的向我击来。我的内心不禁失望:这便是黄土高原上的风?
然而,等我走近九曲黄河时,一切都不一样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呈现在我眼前:一顷濁浪从西边奔涌而来,又奔涌而去,伴随着那独具特色的西北风,仿佛是千军万马疾奔而来,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那水是一绝,黄波浊浪一层卷起一层,一层覆盖一层,气势汹汹,声势浩大,仿佛是不知疲倦的野兽,拼了命地往前跑。浪涛撞在岩壁上,溅起十几尺高的浪花,又似张开的大手要把你拉下去似的,真是令见者惊心,闻者胆寒。
那风更是一绝,听吧,似猛虎下山,一声怒吼;如潜龙出海,一嘶高鸣。耳边不时传来利箭划破空气的爆鸣声。它们从四面八方呼啸而过,既令人心惊肉跳,又使人大呼其倔强不屈。
好一个黄河里的水, 黄土高坡上的风!
好一个风借水势,水借风威!
好一个风在吼,黄河在咆哮!
眼前奇景,令我心惊,又令我敬畏;令我胆寒,也令我痴迷!
我不禁让思绪如这狂风般奔涌起来:诚然,是这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但若没有这黄土高坡上的风, 又有谁能把中华文明吹到华夏的每一片沃土、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没有这风,哪会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迈,又哪会有“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绮丽,更不会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变革和动荡!
这是华夏的风,中国的风!
华夏的风从这儿吹来,中华的风从这儿吹来!
黄河的水向前奔涌着,西北高坡的风尽情呼啸着。我喃喃自语:“风从这边来!”
二月的清晨,春寒料峭,惠山依然是一片萧瑟,仿佛被疫情的阴霾笼罩着。寒风凛冽,人烟稀疏,宽广的山谷只有我一人的身影,冷冷清清的景象使本就失落的我更感到凄凉、寂寞。
上学期的一次英语测验,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利。回想起试卷上一道道刺眼的红叉,可怖的分数,老师一句句的诘问,心便如被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地难受,步履也随着山势的增高而愈发沉重。
我低着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山顶。我抹去脸上的汗水,在一块山岩上坐下。举目远眺,无锡城区尽收眼底。春风拂来,虽然有些冷,但竟裹挟着花的芬芳。我望过去,目光在山顶的一角与一抹亮黄相撞。仔细一看,那居然是迎春花!起身凑近观察,一根根枝条上挂满了黄色的小花,垂了下来,随着春风飘动着,好似少女的长发。迎春花在春寒中盛放,花香四溢,驱走了山间的肃杀,也驱走了我心头的阴霾。
此时,阳光穿透层层云朵。一阵风掠过,这是春风,我心里感到暖融融的。一个个老人在山道上攀援,他们在迎接春天的到来。一个个年轻的帅哥靓女在昂首向上,放飞自己青春的梦想。受他们感染,我也激情萌发。
在初升暖阳的照耀下,我下了山,回到了家,坐在了书桌前,拿出了试卷,翻开了英语书本,逐题逐题分析错误原因。以笔为枪,一道接着一道的题目被我消灭。一道道红叉此时仿佛成了战旗,激励我前进。每当我懈怠时,脑中总会浮现出春花竞放的景象——春天正在到来,坚持过去,就能见到盛开的鲜花!
气温一天天地回暖,疫情也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城市重现了繁华,惠山也不再人烟稀疏。在早到的春风吹拂下,我在这里静待花开,在迎接姹紫嫣红、缤纷烂漫的春天,我充满喜悦,非常快乐……
每当小区的人们经过这个特别的“便民信息栏”,都不由自主地感叹道:“风从这边来。”
我们小区是那种典型的“广告展览馆”。一进大门,各种小广告扑面而来,房产买卖,搬家拉货,宽带安装,管道疏通……真可谓是“应有尽有,专业齐全”。只要你看上这广告一眼,保你立即患上终身“密集恐惧症”,我们小区的人也都对此深恶痛绝,相关部门也曾多次采取各种手段遏制这种狗皮膏药般的广告泛滥,都没得到特别明显的效果,清理不久还会卷土重来。“便民信息栏”倒是没有用,楼道墙角却“处处是风景”。
今年春节时,一场不期而遇的肺炎疫情爆发了。全民响应党的号召,居家隔离,我们足不出户,在家上网课,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成了一大难题。在这特殊时期,一个超市敢为天下先,在小区门口这“出淤泥而不染”的便民信息栏上贴了个公告,说可以微信下单,并提供免费送货到家服务,这真是一场及时雨,用他们的智慧和奉献精神,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方便快捷地为我们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现在想来还满是感激。
这则公告可算是开了个好头。从那以后,真正的便民信息就争先恐后地往上趴,像什么小区地面改造公告啦,致歉声明啦,一个比一个让人心情舒畅,后来,竟演变成了邻里对话的天地,失物领取,二手物品转让等等实用信息都出现在这个便民信息栏,这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小区里的居民也都不由自主地养成了进小区就看一眼便民信息栏的习惯。
有一天,不知小区的哪位热心人士在信息栏上发布了一个匿名倡议,倡议某天下午小区居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小区小广告的清理行动。 这真是个好消息,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到了集合地点,竟发现到场的才四五个人,我心一凉,这场仗怎么打?正犹豫,人们陆陆续续来了,有的还全家出动,拿喷壶的拿喷壶,带铲子的带铲子,说干就干,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小区的“牛皮癣”统统不见了,楼道里焕然一新,上楼时都觉得心情舒畅。
也许是全员参与了清理行动,觉得这份清洁来之不易,也可能是大家感觉还是干净的环境更让人舒服。卫生一直保持得很好。贴小广告的人只要来了,立即有人制止。有一次,一个贴小广告的人自己都不好意思去贴了,这么干净的楼,哪里忍心搞得斑斑驳驳的啊?
现在,每当小区的人们经过这个特别的“便民信息栏”时,都不由自主地感叹到,风从这边来,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