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永久的生命》对标教学设计-ag真人国际官网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部篇版八年级第四单元。本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有写人记事,有托物言志,有阐发哲理,有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呈现了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本文是作者严文井于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学情分析:
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人生之舟”和七年级下册“生活哲理”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及学习能力。但对阅读哲理性散文时兴趣不高,他们往往关注的是散文的语言,而忽视了散文所蕴含的哲理,而散文的重点最重要的是领会作者的情思,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因此我把重点放在通过课前准备,课中合作,课后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得到有益的人生启迪。
图片

教学目标:
1、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积累词汇和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写作思路,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3、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积累词汇和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学会赏析语句的方法。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有一句客家方言“人亡生就先注死”(意思是一个人还没有出生就先决定死的时间)说明生命不是永恒的,但严文井先生却说生命是永久的,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的解答吧!
图片

二、检查预习,走近作者,了解文体
请同学们说说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一)字音
臼 jiù 齿 茸 rónɡ 毛 蔓 màn 延 凋 diāo 谢 牛犊 dú
(二)词义
①臼齿:位于口腔后部两侧的牙齿。
②茸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③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④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⑤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耻辱等。
⑥牛犊:指小牛。
⑦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三)走近作者(由个别学生发言,其它补充)
作者闫文井:原名严文锦,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1938年5月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四)文体知识:本文的文体是哲理性散文又叫议论性散文,以阐述哲理见长,仿佛与读者面对面交谈,推心置腹,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让人获得思想的启迪。
图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学习字词的基础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其次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然后让学生探讨出课文结构。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1)先谈生命的易逝;
2(2-4)谈生命的永久;
3(5)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图片

四、结合旁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
分小组诵读,并结合旁批展开讨论。
1、第一部分抓住“时间永不回来”“我们非常可怜”两个句子。
2、第二部分:其一抓住三个关键词“感动、感谢、赞美”结合文段内容理解;其二这个三个自然段突出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汇报如下:
①感动: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②感谢: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却是永久的。
③赞美: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从表达方式着手将三个自然段分层:
第2自然段①②③议论/④⑤⑥叙述;
第3自然段①②③议论抒情/④抒情;
第4自然段①②③议论/④⑤抒情。
其中在第四段中结合课文背景:
①南京大屠杀
②花园口决堤,又称花园口惨案
③河南大饥荒。
1942年,日本鬼子在我国横行,杀害我国同胞,国民党反动派也欺压老百姓。但是勇敢的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他们的暴行而灭绝,反而会凝聚成更强大的生命力,同这些残暴势力作斗争,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生命如此不易又如此坚韧,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高度赞美及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五、合作探究,品味句子,归纳文章写作特点
哲理性散文里面肯定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句子,请同学们画一画,圈一圈,找出自己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举例说明:“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虑,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这句运用对比修辞用法,用“生命”和“衬衫”作对比,突出表现了生命是一段不可逆转的过程。
①“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了,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比喻,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无休止的。
②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接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顽强,以此证明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③“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了,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比喻,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无休止的。
④“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怎样理解“分开来”“合起来”的意思?
“分开来”指的是个体的生命。
“合起来”指的是集体的生命。
整句话的意思是: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这是生命的奇迹。感谢这一奇迹,它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持续、永远不朽。
⑤“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永存”矛盾吗?
看似矛盾,实则充满哲理: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它孕育出了果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同时也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过渡语:生命有限,但我们要在生命的道路上战胜种种苦难,给生命留下精彩。下面请同学们说说本文写法上什么特点?(同学们各抒己见)
作者感情变化
小现象,小事物
可怜悲伤
小草的生生不息
感动感谢
小牛犊的活力
赞美生命

欲扬先抑
以小见大

图片

六、结束语:在这节课里,我们明白了个人的生命或许有限,“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有限的生命中发光发热,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图片

七、布置作业
(1)将自己收集关于生命的诗词和名言警句与同学或家人交流
(2)推荐阅读:冰心《谈生命》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勃兰兑斯《人生》
(3)结合旁边的问题提示预习《我为什么而活着》,将读课文至少三遍,边读边批注。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