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六上设计|22《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逐字稿-ag真人国际官网

【教学目标】
  1. 能读准多音字“处”“数”“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借助注释、对照插图、抓关键词句等方法了解故事内容。
  3.选择角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初步体会“笑而然之”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读一张旧图,回忆故事
(一)出示插图,一讲故事
  师:同学们,一转眼你们已经读六年级了。我这儿有一幅你们读二年级时老教材中的课文插图,不知你们还有印象吗?(出示《画家和牧童》插图)
  生:我记得,这个故事里的牧童很聪明。
生:这是《画家和牧童》的插图。
  生:这个画家叫戴嵩。我还记得当时老师为了便于我们记住“嵩”字,编了一句顺口溜:“高字上面一座山,读嵩,嵩,嵩。”(板书:戴嵩)
师:谁能简单讲讲这个故事呢?
  生:这个故事讲画家戴嵩为朋友画了一幅《斗牛图》,人们纷纷称赞他画得好,但是一位牧童却站出来说他画错了。戴嵩听了牧童的批评,承认错误,虚心接受。
(二)引出课文,激趣导入
  师:一位画家的得意之作,却被一个牧童指出了错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东坡志林》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书戴嵩画牛”。(补充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师: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呢?
生:“书”应该是书写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学过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我是根据这个猜的。
  师:他把学古诗和学文言的方法巧妙地结合了起来,真聪明。想一想,你还学过什么带“书”字的古诗?
  生:我还学过《书湖阴先生壁》《回乡偶书》《观书有感》。
  师:这里的三个“书”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都是书写的意思。
  生:我觉得《观书有感》中的“书”应该是指书本。
  师: 不错,《观书有感》中的“书”的确是书本的意思。学一个字能举一反三,真不简单!我们再读课题。

    二、读一张新图,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文,随机正音

  师:《书戴嵩画牛》与《画家和牧童》,这两篇文章会有几分相似、几分相异呢?让我们一起去感
受文言之美。
  (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温馨提示:如果读字音时遇到问题,可以尝试小组内解决;如果小组内解决不了,在旁边打个问号。)
(生自由读文)
  师:哪个字音有疑问,或者有难读的地方想提醒同学们?
  生:我想问的是“所宝以百数”中的“数”读第几声?
师:谁来帮助解疑呢?
生:我认为应该读“所宝以百数(shù)”,因为“数以百计”里的“数”就是这么读的。
  生:我认为是“所宝以百数(shǔ)”,我是根据它的意思和“数不胜数”这个词语来猜的。
  师:两位同学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而且各自都有很充分的理由。但真相只有一个,怎么办呢?
  师:其实,学文言文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疑惑。刚才两位同学有一点很好,那就是根据意思来分辨读音。
  师:先看书上注释③,“所宝”的意思是什么?
生:所珍藏的(书画)。
  师:然后联系上下文——“以百数”的意思是什么?
  生:书画很多,成百上千,数也数不清。
  师:(竖大拇指)珍藏的书画成百上千、数不胜数。看出杜处士“好书画”。所以这里的“数”应该怎么读?
生:读“所宝以百数(shǔ)”。
师:那若是所宝成千呢?
生:所宝以千数。
师:那若是所宝上万呢?
生:所宝以万数。
  师:了不起!不但能读准字音,还能改编创作了。
  师:从这一番聊天中,我们大概感受到杜处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杜处士是一个特别喜爱书画的人。(板书:好书画)
师:还有其他难读的字吗?
  生:我想提醒大家,“一日曝书画”中的“曝”念 pù。师:成语“一曝十寒”也是这个“曝”。我们嘉兴有个文化古迹叫“曝书亭”,也是这个“曝”。从字形上看,你猜它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是晒的意思。因为“曝”的部首是“日”,所以,我觉得是晾晒的意思。
  生:因为文中说,“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就是说他在晒书画的时候,有一个牧童看见了。
 师:古时候书画收藏技术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书画作品易被虫蛀,也易受潮发霉。所以天气好的时候,就要拿出去晒一晒。(板书:曝书画)
  师:请跟随老师一起朗读全文。(师生对读,小组展示朗读)
(二)对比插图,二讲故事
师:读故事,看插图。从插图里可以看到故事的主要内容。(出示课文插图和《画家和牧童》的插图)从这两幅插图上,就能发现这两个故事有许多相同之处。
生:两个故事都有牧童。
  生:两个故事都提到了牧童对画的评价。
  师:从这两幅插图上,也能看到故事的不同之处。
  生: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换了,不再是画家戴嵩,而是书画爱好者杜处士。插图上的大人就是杜处士。
  师:所以利用课文的这幅插图,联系你已经了解的故事内容,你能简单讲讲这个故事吗?
  生:故事主要讲杜处士曝书画,牧童见了,笑这幅画画错了。
生:故事讲杜处士在晾晒他非常喜爱的《斗牛图》,一个牧童看见了他的画,笑这幅画画错了。
  师:两位同学都以“人物 事件”的方法,抓住了图上的两位主要人物和一幅画,进行了概括。这样的方法值得大家学习。请同桌之间看着插图, 互相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生互说故事内容)

    三、品两个“笑”字,入情入境
   (一)一读“拊掌大笑”
   师:杜处士如此珍爱之画,为何引来牧童的一番笑呢?请你自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用“___”画出来。

  生:我在文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师:这不就是插图描写的内容吗?能不能通过我们的朗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小组推荐表演赛读,看看哪一组把“拊掌大笑”表演得惟妙惟肖。)
  师: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小牧童”,请问你笑什么呢?
  生:(憨笑)笑这幅画画错了。两牛相斗时,牛尾巴应该是夹在两腿间,而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
  师:哦,原来如此。哪个字直接告诉我们这幅画画错了?
生:(齐答)谬!
  师:(摇头晃脑)谬,错误也。(笑)我如此钟爱的《斗牛图》,你却笑这幅画画错了。(板书:笑画谬)谬在何处?谁来读?
  生:(接读)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师:牧童,你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谁来读?
  生:(接读)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师:你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就这么说了?用成语形容这叫什么呢?
生:心口如一。
生:实话实说。
  师:你们一个个童言无忌,全然不顾我这位“老爷爷”的内心感受啊!
(生笑作一团,好不快活)
(二)二读“笑而然之”
  师:杜处士啊杜处士,你视为珍爱的、“常以自随”的《斗牛图》,却引来一个牧童的品头论足与一番笑。你该怎样回应呢?用“_”画出相关语句。 生:处士笑而然之。处士笑笑,认为牧童说得对。   (出示:处士笑而然之。生齐读。板书:笑然之)   师:如果你是杜处士,此时此刻,你会说什么呢?请拿起笔来写一写。 (出示:处士笑着说:“。”生写话。)
(三)三演“人物对话”
  师:(声情并茂演读牧童的“笑”)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生:(淡定地笑笑)小小牧童,说得有理有据。
  师:(声情并茂演读牧童的“笑”)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生:(手捋胡须)然也,然也。牧童直言不讳,真乃天性也。
  师:(声情并茂演读牧童的“笑”)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生:(微笑着说)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画牛当问牧童啊!
(四)四辩“笑而然之”
  师:好一个“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画牛当问牧童”。牧童“笑画谬”,这个“谬”该怎么理解呢?我们来关注下这个注释。
(生读注释⑪)
  师:你觉得牧童说的话还对吗?你怎么看处士的“笑而然之”?
  生:我觉得处士认为牧童说的是对的。牧童每天和牛朝夕相处,他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情形。他说的就是他自己的生活经验。
  生:我觉得牧童可能说对了一半。处士用一个“笑”,既同意了牧童的观点,也含蓄地表达了画家或许并没有错。是否“谬”要看具体情形,要问问画家本人。
  师:牧童每天和牛相处,他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形,说画家画错了。编者的注释,特意提醒我们“也有‘掉尾而斗’者”,是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有“通常所见”,也有“特殊情形”。你们真会品画,真懂艺术!(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牧童“拊掌大笑”是天真烂漫,实话实说;处士“笑而然之”是淡然处之,虚心接受。一个故事成就一段佳话,更是让戴嵩的《斗牛图》名扬天下。想不想一睹此画的“庐山真面目”?
生:想。
  师:(笑)想啊,很难。这画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真迹看来是无缘相见了。不过我们可以看一张影印图。(观赏《斗牛图》)
  师:画的右上角题了一首诗,你看这题诗之人是谁?
生:是苏轼。
师:仔细看看,可不能想当然啊。
生: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师:(竖起大拇指)眼力不错。能看懂乾隆皇帝写了什么吗?
  (出示: 角尖项强力相持,蹴踏腾轰各出奇。想是牧童指点后,股间微露尾垂垂。)
  师:看了这幅画,读了这首诗,你怎么看处士的“笑而然之”?不急着回答,我们继续看画。在这首诗的左侧还题了一首诗。
  [补充资料:据说公元 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冬季的一天,七十高龄的乾隆皇帝来到北京顺义观看斗牛大赛。结果他发现这些黄牛在相斗的多数时候是尾巴夹在腚沟里,但有少数时候尾巴是翘起来的。特别是得胜的时候尾巴翘得很高。
  回到宫里,他想起了之前题的那首诗,觉得自己错了。于是就又题了一首诗:牧童游戏何处去?独放双牛斗角叉。画跋曾经关画录,录诚差跋更为差。]
  师:读了文,看了画,又品了诗,你现在对处士的“笑而然之”,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现在我明白了,杜处士的“笑而然之”意味深长。
  生:“笑而然之”,表面上是说牧童说得有道理,因为牧童联系了他的日常所见。但作者没有像《画家和牧童》里那样,让“画家”马上承认错误,而是笑着肯定牧
童说得对,但也没说画家错。这就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师:真与假,对与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判断。在欣赏艺术之美的旅程上,这是一条不断去伪求真的旅程,就如牧童指出了谬,道出了真;处士接受了谬,赞同了真;苏轼讲出了谬,言其真;乾隆帝看见了谬,纠正了真。艺术之真,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四、说一个故事,通文达艺
(一)角色扮演,三讲故事
师:学校艺术节就要来了,“红领巾学院”想要展出这幅《斗牛图》。现在要招聘红领巾讲解员,讲一讲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我看你们都是最佳人选。想想怎样才能讲得生动有趣、绘声绘色,成功应聘呢?
生:加上语言、动作、心理等。
生: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情节。
  师:这些的确都是很好的办法。但是,这一次还有更高的要求,敢不敢接受挑战?
(出示红领巾讲解员应聘要求:选择一个人物角色,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角色1:大家好!看我这鞭子,这帽子,你大概猜出我是谁了吧?有一次……
  角色2:大家好!我乃杜处士,非常喜欢书画……
  角色3:大家好!吾乃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东坡先生是也。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他……
角色4:大家好! 朕今日给各位爱卿讲讲寡人与《斗牛图》的故事。话说……)
  (生选择角色,在组内练讲后,小组推荐讲故事。内容略。)
  师:有你们这样一群优秀的经典传承人,《书戴嵩画牛》的故事一定还会一代一代传下去,也一定会不断丰富“笑而然之”之“所以然”!
(二)推荐阅读,存疑求真
  师:画牛如此,那么画雀呢?课后推荐大家阅读苏东坡《书黄筌画雀》的故事。下次我们来讲讲《书黄筌画雀》的故事,以及从故事中你得到的启发。
  (出示:黄筌画飞鸟,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
  师:要下课了,不过,老师脑海里还有几个问号。绘画,如此,那么其他艺术呢?艺术,如此!那么为人处世呢?(笑)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