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
——《小石潭记》(解析版)
考点:文学常识
⑴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参加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⑵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考点:课后注释
⑴[篁竹]竹林。⑵[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
⑶[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⑷[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冽:凉。
⑸[尤]格外。⑹[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⑺[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⑻[坻]水中高地。⑼[嵁]不平的岩石。
⑽[翠蔓]翠绿的藤蔓。
⑾[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⑿[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⒀[可]大约。⒁[许]表示约数。
⒂[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⒃[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布:映照
⒄[澈]穿透。⒅[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⒆[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⒇[俶尔]忽然。(21)[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2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3)[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24)[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25)[悄怆幽邃]凄凉幽深。(26)[悄怆]凄凉。(27)[邃]深。
(28)[清]凄清。(29)[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30)[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考点:重点译句
⑴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答案】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案】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案】潭中的鱼大约的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
⑷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答案】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⑸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答案】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与游人一同欢乐。
⑹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⑺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案】小溪两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⑻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寂静寥落,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⑼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答案】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考点:课后习题
一、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埋清游记的线索,然后背诵全文。
【答案】游记的线索:发现小潭(闻声、见形)→观赏潭中景物(水、石、树、鱼)→远望小潭源头(溪身、岸势)→感受潭边气氛(幽深冷寂)。
二、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
【答案】在游览的过程中,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由“隔篁竹”听到淙淙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边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的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
接着写清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
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的孤寂、凄凉、哀怨的心情,进而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荒远之地的凄凉心情尽显其中。
三、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答案】【示例】小石潭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美丽幽静。假如我能坐在潭边,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幽深之美,深深地沉醉其中。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答案】向西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那样
3.其岸势犬牙差互
【答案】像狗的牙齿那样
4.凄神寒骨
【答案】使……凄凉 使……寒冷
五、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突破性的发展。明代文学家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其他作品,如《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银潭西小丘记》等,体会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也可以阅读后世的游记作品,如袁宏道《满井游记》、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等,体会其与柳宗元文章风格的不同之处。
【答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①语言精练生动,简洁明快,善用短语,骈散相兼,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韵美;②描写细致生动,善于捕捉景色特征,突出表现景色的独特性,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把山水景物的美丽与自己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怀,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满井游记》不但写景,更注意写人,在描绘了满井秀丽的山水之后,自然地写到了寻春的人,使原来的纯粹的早春风光图,一变而成为生机盎然的游春图。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然、闲适自得的洒脱情怀。
《峡江寺飞泉亭记》通过对峡江寺飞泉亭的记述,把飞泉亭及其景观描写得异常具体形象,不仅写出飞泉亭自身的奇伟秀美,还写出它的环境特色和游人的感受。读后使人有心胸旷达、怡情悦性的感觉。
这些游记都是通过对山水美景的描绘,表达作者愉悦的心情或对山水风光的赞美。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他在被贬谪后,为了排遣郁闷孤寂的心情去游览而写的,欢乐的心情都是暂时的,只要一经凄清的环境触发,就又回到了忧伤、悲凉的情绪。
补充: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和“似与游者相乐”,后面又写“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答案】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他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他才会有发现小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中考预测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皆若空游无所依 至若春和景明
c.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似与游者相乐 心乐之
【答案】a
【解析】a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都是“因为”之意。b前者“好像”,后者“至若”为“至于”之意。c前者“大约”,后者“可以”。d前者“取乐”,后者“以……为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明灭”:忽明忽暗。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明小石潭的人来人往,为下文写环境“寂寥无人”“其境过清”打伏笔。这里的写景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b.作者游小石潭时感情随所见所闻而变化,开头心情快乐,这从作者“心乐之”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作者借“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直接说出。
c.本文中,作者的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他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又流露出来。
d.作者将小石潭景物的幽静与自己心境的凄清进行对比,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答案】a
【解析】a“点明小石潭的人来人往”错。小石潭是幽静的景致。
4.作者对小石潭中游鱼活动状态进行了细致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对比手法,将鱼儿自由快乐地游来游去与作者当时的生活境遇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解析】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把握。正面写鱼,侧面写水,为了反衬水的清澈。突出前文描写水清的“水尤清冽”。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但水的澄澈透明由游鱼的生动形态反映出来,还写鱼儿好像在和游人嬉戏,将鱼儿自由快乐地游来游去与作者当时的生活境遇进行对比,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表示数目不确定)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
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穿过,透)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d.正确;c.有误,虽:即使。
故选:c。
2.【甲】文段中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答案】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思是: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该句写出了船行之快。“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该句也写出了船行之快。所以这两个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答案】①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②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自,在、从。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句意: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②重点词: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句意: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但特点不同,【甲】文段水的特点是: ;
【乙】文段水的特点是:
【答案】水势大、水流急;清澈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大,“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流急。
【乙】文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
【参考译文】
【乙】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乙】
从小丘每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解释加点通的意思。
①志怪者也___________ ②抟扶摇而上__________
③心乐之______________ ④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记载 ②. 盘旋飞翔 ③. 以……为乐 ④. 静止的样子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①句意为: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
②句意为: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抟:盘旋飞翔。③句意为:心里十分高兴。乐:以……为乐。④句意为: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佁:静止的样子。
2.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马也,尘埃已,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①山野中 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拂的结果。
②(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①句重点词语: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吹,吹拂。
②句重点词语:斗,像北斗星一样;折,曲折;蛇,像蛇一样;行,蜿蜒前行。
3.北冥的鱼与小石潭的鱼,它们生活状态不一样,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答案】北冥的鱼,处于巨大开放的生存空间,不满现状,挣脱束缚,追求高远,寻求更大的自由。小石潭的鱼,活跃于清澈透明干净狭小的生存环境,但安然自在,自得其乐。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发展与前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比较阅读。由【甲】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可知,北冥的鱼不满现状,志向高远。由【乙】文“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可知,小石潭的鱼,活跃于清澈透明干净狭小的生存环境,但安然自在,自得其乐。两种不同状态的鱼,有着不同的起点,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发展与前景。
4.假如你是一条鱼,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鱼?请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1】做一条大鱼。海阔凭鱼跃,在大风大浪中,在风骤雨狂中,搏击奋战,勇立潮头,高歌猛进,叱咤风云。
【示例2】做一条小鱼儿。在小溪小流中,摇头摆尾。把潺潺水声当做音乐,享受干净的水藻,衣食无忧,没有猜忌和勾心斗角,无忧无虑,安然自在。
【示例3】做一条顺势而为的鱼。有机会奋斗时,就翱翔蓝天,搏击风雨;疲惫的时候,在小溪里歇息,自在逍遥,进可攻、退可守。
【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化探究。本题为开放题型,学生可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解答。首先表明观点,然后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做一条大鱼。立鲲鹏之志,在天高海阔中,自由搏击风雨。
参考译文:
【甲】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四)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 百千犬吠
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其一犬坐于前
c.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d.乃记之而去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答案】d
【解析】a.像狗一样/狗;b.座位/坐;c.大约/可以;d.离开。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心乐之 何陋之有
b.全石以为底 不以己悲
c.似与游者相乐 念无与为乐者
d.潭西南而望 学而不思则罔
【答案】c
【解析】a.代词,代指前文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b.与“为”连用,以……为,把……当作/因为,由于;c.……的人;d.连词,表修饰/表转折。
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 何陋之有
b.以其境过清 其真不知马也
c.全石以为底 皆以美于徐公
d.佁然不动 屋舍俨然
【答案】d
【解析】a.代词,指小石潭的景物/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代词,指小石潭/句首语气词,表推测,大概;c.把/认为;d.……的样子。
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遂许先帝以驱驰
b.全石以为底 自以为不如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d.皆若空游无所依 关山渡若若飞
【答案】d
【解析】a.大约/答应;b.把……作为/认为;c.沿着/顺从;d.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