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灵感设计|《匆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逐字稿-ag真人国际官网

教材分析:
《匆匆》 是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 精读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让真情在笔 尖流露”。语文要素是阅读,是“体会文章是 怎样表达情感的;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 写出真情实感”。《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 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
匆 ”二 字 ,细 腻 地 刻 画 了 时 间 流 逝 的 踪 迹 ,表 达 了 作 者 对
“滔滔逝水,急急流年,时光转瞬逝,弹指一挥间”的惋惜和 感叹。这是一篇指导学生练习朗诵,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情 达意,学习语言运用的佳作。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自主 学习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要指导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体会作者运用一连 串的问句,表达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要引导学生仿 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用一段话把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 写下来,知道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 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的抒发自己 的真实情感。
教学过程:
一、直奔“匆匆”寻表达
1.揭示课题。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文抒发过自 己对时间的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 这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板书课题,指导“匆”字最后 一笔的点不要写漏,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板书:匆匆)
2.启发想象。读到“匆匆”二字,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什么 样的画面呢?(无数行色匆匆的场景和画面已近在眼前)
3.思考问题。朱自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这看不见、摸 不着、匆匆而过的时间跃然纸上的呢?(默读课文,感知表达) 设计意图:统编语文教材要求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 教学目标要直接指向表达,将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整个单元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在揭题之后,引导学生 直奔表达,去感受、去发现朱自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这 看不见、摸不着、匆匆而过的时间跃然纸上的。


二、品读“匆匆”悟表达
1.交流初读发现。 (1)交流。预设1:文中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多种修
辞手法。预设2:文中运用大量叠词和短句,读起来轻灵、质 朴。预设3:文中有多处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预设4“:我们的 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开头和结尾出现了两次。
(2)归纳。以问句开篇,又以问句结尾,在写作方法上 是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中心、升华主题。(板书: 一去不复返)
设 计 意 图 :初 读 全 文 ,整 体 感 知 ,安 排 明 确 的 读 书 任 务,及时进行初读反馈,掌握学生读书的初体验,有的放矢 地直奔表达,激发学生深层次品读课文的兴趣。落脚在首 尾呼应“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呢?”以这个问题敲 打学生的心,扣紧文章主题引出后面学习的内容。
2.品味修辞中表达的情感。 (1)回答问题。朱自清并没有直接写日子一去不复返,
而是写了燕子、杨柳、桃花、水滴。你对此有什么发现?体会 到怎样的情感?(紧扣此问题,顺学而导)预设1:无论是燕 子、杨柳还是桃花,他们去了,都能再回来,这是大自然周 而复始的规律。除了课文中的事物,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请按照这样的排比句式说一说。(此环节指导朗 读的方式:以诗歌形式指导朗读,读出节奏美)预设2:作者 写时间一去不复返与燕子、杨柳、桃花有什么关系呢?这三 者都能失而复得,而时间却不能。感受这样的对比写法,体 会作者惋惜和无奈的情感。(此环节指导朗读的方式:带着 理解读,读出惋惜和无奈之情)(依学情板书:惋惜 无奈) 预设3:作者说:一个“八千多日子”也只是“针尖上的一滴 水”,你的人生里大约有几滴水,现在用了多少了?从这个 比喻句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此环节指导朗读的方 式:带着感受读,感叹生命的短暂)
(2)指导背诵。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把指导朗读、关注表达、体会情感三者有机融合,让学生在 读中发现字里行间充满诗意的语言之美,在读中体悟作者 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无奈惋惜之情,并尝试选择生活中适合 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品味一连串问句所表达的情感。 (1)勾画句子。勾画出课文中两处使用了一连串问句
的句子,想一想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 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体会四个问句看似 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可挽留的无奈和 对已逝时光的留念。提醒读者关注和思考关于时间的问 题,由此引出下文,为后文描写时间匆匆流逝和抒发情感 奠定了基础。)(此环节指导朗读的方式:移情体验,读出问 句中的无奈与留念之情)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 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 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 遭啊?(此连续问句表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波澜。表达出作 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自己没有作为的自责,以及自己 要有所为的渴望。)(此环节指导朗读的方式:把自己当作 作者,读出苦闷伤感又不甘沉沦的情感梯度)
(2)交流感受。朱自清有所为吗?出示朱自清简介。朱 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创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 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诗文集《踪迹》,散 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 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结合课 文中一连串问句引导学生谈感受)
(3)感悟情感。即使这样,朱自清还是认为自己做得不 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男女生合作背诵 课文第一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再次感悟一连串问句所表 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读散文绝不能只停留在一些浅浅的感受上, 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此环节紧扣课文中两处一连串问句的句子,对比朱自清一生勤奋取得的 成就,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内心感受,理解这样表达的 好处。
4.品味“时间之流”的感触。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 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
(1)品读。圈出课文中的动词品读。把时间当人来写,时 间能“跨”,能“飞”,能“闪”,能“溜”,这样写更生动、更形象。
(此环节指导朗读的方式:读好关键词,表现时间稍纵即逝) (2)感悟。找出叠词“斜斜”“默默”“匆匆”“茫茫然“”轻
轻悄悄”“玲玲俐俐”进行感悟。(此环节指导朗读的方式: 师生合作读出轻巧婉转,无奈与惋惜)
(3)背诵。指导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4)仿写。联系生活进行仿写。学着课文第三自然段的 写 法 ,抓 住 生 活 中 的 人 、事 或 景 物 写 一 写 自 己 对“ 时 间 之 流”的感触。(写法提示:1抓住生活中最细微平常的人、事 或景物来写,如:写字的时候,散步的时候,睡觉的时 候 ……2动词灵活多变的运用。如学习运用课文中“跨”
“飞”“闪”“溜”这些赋予时间以人的灵性的文字来表达情 感。3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 出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5)提升。自我感悟提升。作者的八千多个日子就这样 在不经意间溜走,你们的四千多个日子,也悄然逝去了,面 对这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6)合作。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教学重在关注表达与审视自己。由读文引入
仿写,让学生在读懂作者怎样巧用动词、妙用叠词具体描述 日子来去匆匆的基础上,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抓住 生活中的人、事或景物写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进一 步体会时光匆匆,实现读写迁移,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三、升华“匆匆”拓表达
1.课内积累。

 (1)学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大家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请把课外收集到的关于时间的美文、格言、警句、诗 词或故事,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并交流自己的阅读 感受。
(2)把之前所写的对“时间之流”的感触,浓缩成一两 句属于自己的格言,工整地抄写到自制的书签上。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尝试把课堂上仿写的片段 改写为一篇习作。
2.课外延伸。推荐阅读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背影》 《春》。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把学习从课内延伸 到课外,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及扩大知识面,实现在理解的 基础上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创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