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抓住语文的藤,守住语文的根——听特级教师张学伟的公开课《走进诗经》及报告有感-ag真人国际官网

2023年4月22日,我有幸参加由《教师博览》杂志社主办的“新课程改革研讨与名师工作室高质量发展暨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第五届名师论坛”。本次高规格的论坛在江西省万载县外国语学校举行。我和同事不远千里从安徽合肥辗转几座城市来到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学习,虽然辛苦,但是值得。为期两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见证了百合故里、花炮之乡——万载古城的深厚底蕴,而且享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级教师给我们带来的学术盛宴。

第一节听的是特级教师张学伟老师的吟诵课——《走进诗经》。我是一名中职语文老师,也是一名古诗词爱好者,我知道,给小学生上《诗经》,比较难。而张老师整堂课用吟诵的方式,把《诗经》的韵味全上出来了。张老师抑扬顿挫、感情饱满地吟唱《诗经》里的几个片段,很快抓住听课者的心,近千人的报告厅鸦雀无声,我们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们都不由自主地被带入《诗经·采薇》的美好意境之中,小女孩用稚嫩的童音,轻轻地吟唱令人陶醉。听完张老师的课,让我大开眼界,我在心里反思,为什么我的语文课没有张老师的课堂那样优美、有趣呢?我在平时教学古诗词时,总是习惯先进行枯燥的讲解,之后让学生自己读、背,简单重复,无趣乏味,学生感受不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激不起对古诗词的兴趣,所以背诵很困难。张老师指导孩子们吟诵、想象导读、对比导读、换位导读、演读,无论是哪种读,都能看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活生生的变化,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流畅背诵,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张老师说:抓住语言的藤,守住语文的根。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应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其实,语文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教会学生朗读与表达。张老师的课堂是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堂,他的课堂确实体现“抓住语言的藤,守住语文的根”这一理念。由这根藤引申、扩展。比如,张老师由《诗经》讲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名字来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由此,学生了解屠呦呦的的科学成就,发自内心向科学家学习,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由《诗经》引出曹操的《短歌行》,学生知道了原来《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都来自《诗经》,学生在诵读中很快就会背了《短歌行》;由《诗经》引出作家琼瑶的名字由来,学生对“琼瑶”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无论怎么引申、扩展,却一直守住语文这条根。学生在一节课内收获了很多新的的知识和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张老师认为新时代语文学习突出:情境性 实践性 综合性,张老师创设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抓住语文学习的核心,引导学生表达。我认为,这是张老师这堂课有趣的原因。

张老师在他的报告《打开的语文千姿百态》中说“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认识生活”。《新版课标》中135次提到“生活”。我非常认同张老师的观点,但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仍然用老方法教学,结果收效甚微。张老师用生活中“老鸭汤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即是语文。“妈妈把一只鸡腿放进我碗里,另一只鸡腿摁在奶奶的碗里”,一个“摁”字,真实、生动、形象。我们应该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语文。

那么,真实的学习情境究竟是指什么?就是生活场景 文本语境 模拟情境。

张老师说让语文“死去活来”,由一节打开思维的数学课,联想到打开的语文,让语文向思维深处打开,打开的语文千姿百态。以《跳水》一文为例,是谁把孩子一步步推入绝境?作者设置险境。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静心 冷静=成长。再以《草船借箭》为例,设置问题:三天的时间,诸葛亮都做了什么?诸葛亮失败了多少次?周瑜与鲁肃有一段对话,从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个什么人?(天文学家、数学家、心理学家、谋略家……)。又用《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巧渡金沙江》,让我们如何走出思维的陷阱。

语文还可以向其他领域打开,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美好的幻想是欢快的语调、明亮的色调和欢快的旋律,而残酷的现实是悲伤的语调、灰暗的色调、低沉的旋律。语文还可以向真实的生活打开,张老师化用了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用深沉略带忧伤的吟唱,把古诗词中的情感与现实融合到一起,古今感情是相通的,是一样的。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从张老师的课中,我体会到,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有根本的两个字——审美!

生活中,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或寄托于自然,或寄托于艺术,或寄托于人的心灵。语文课堂不能是高高在上脱离生活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领会、欣赏生活中的美。“抓住语言的藤,守住语文的根”,其实是在做语文的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审美活动的过程,审美活动的过程,也是净化灵魂的过程。席勒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识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比如《荷塘月色》,它具备了三大美:语言美、意境美、感情美。教授这篇美文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美的过程。

我想,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在于教学程序的流畅,学生语文知识的扩展,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学生心灵得以陶冶和震撼。作为一个中职语文教师,这次学习,受益匪浅,我将把这次所学到的方法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我的教学质量。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