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论语》:什么样的人最有真学问?-ag真人国际官网

儒家认为什么样的人最有真学问?
俗话说,学无止境。没有最有学问的,只有更有学问的。但儒家有一种观点,即使一天书都没有念过的人,也可能是大学问家。因为在儒家的心目中,学问不是文学,不是哲学,也不是科学,而是人学,做人做事的学问。古时候士子的学问要想得到儒家的认可,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贤贤而易色;
此观点有两种解读。宋代大儒朱熹认为,碰到贤明的人,学问好的人,立刻就会改变自己的好色之心,连美女都变得一屑不顾,一心只想跟着圣人做学问。呵呵,似乎有些扯淡哦。我想朱熹的这种解释是为了映衬他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吧。殊不知孔子曾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语存焉。孔子的意思就是说,所有人的一生是离不开饱暖与淫欲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此六字的意思是,见到贤明的,修养好的公知时,自己马上就会改变自己的面色、态度,顿时就是一副肃然起敬的样子,心里也十分想和那公知一样,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就是所谓的见贤思齐吧。
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色”,一定要记住,学习雷锋好榜样。
其二,事父母能竭其力;
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帝王大多均号称本朝以孝治天下。儒家礼法告诉人们,面对父母的所需所求,我们要像父母无私地对待我们一样,尽心竭力地满足父母。诸位可别小看这“竭力”二字在古代的影响。由此还在唐朝引发了一场公案。
武则天做皇帝的时期,柳宗元有个同乡叫徐元庆,他的父亲徐爽被当时的县尉赵师韫所冤杀;徐元庆深深觉得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于是就竭力相近各种法子践行“事父母竭其力”的孝道,最终终得意手刃他的杀父仇人赵师韫。
但自古都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老百姓是不能动因私刑的。徐元庆也就被抓了起来。不过,古代皇帝又都号称以孝治天下,所以也不想为本这个根本原则,于是就在陈子昂的建议之下,对徐元庆“诛而后旌”——既得杀了徐元庆,又得表彰徐元庆。
判决一下,或许是出于对老乡的同情吧,柳宗元立马就占了出来,说此等矛盾的做法简直就是扰乱礼法,背离了孔圣人的教诲。柳宗元接着说,徐元庆有冤无处诉,但始终不忘为父亲报仇,坚持为父亲报仇,这是孝;最终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他不惜以一死为父亲报仇,这是义。杀死一个认真践行孝义的人,就是对礼法最大的破坏。
因柳宗元的主张对百姓非常有利,因而立刻就得到了广大百姓的称颂,徐元庆的死罪也因此得以被免除。当然,在今天开来,柳宗元的做法是不足为取的,但主张古代竭力尽孝道的观念,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其三,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意思指的是侍奉长辈、上司、朋友也要竭尽自己身心上的力量,并且也要做到言而有信。不阳奉阴违,上司不在了你就偷懒上网、聊天、睡大觉;更不能在答应帮上司朋友的忙后,因不服气上司朋友,或为了个人利益而在背后捣乱拆台。
说了这么多,笔者所阐述的无非就是孔子弟子子夏所说的那句话: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