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牛虻
宝钗刚进贾府时,下人们眼里,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而黛玉,却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因此,宝钗似乎是深得人心。而这,却仅仅是下人们的看法而已。你要知道,黛玉有必要像宝钗那么样的讨好下人们吗?俗语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宝钗一开始就极力笼络人心,黛玉一直以来追求的都是自然。宝钗笼络她们,小恩小惠,把他们一直都只是看作下人。黛玉追求自然,真诚相待,纯良的下人们都成了她的朋友。所以,大家一时都认为薛宝钗行为豁达,最终却只愿意跟林黛玉做朋友。
只是一些下人们一时被猪油蒙了心,才生出对于黛玉的许多不利的话语。有的甚至在背后极尽刻薄之能使。
比如,周瑞媳妇就是这样一个人。薛姨妈委托她送宫花给王熙凤和姑娘们,她先将花送给迎春探春惜春和王熙凤后,才将挑剩下的两枝给黛玉送去。
黛玉冰雪聪明,自然一看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就冷笑一声,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周瑞媳妇当面自然不敢说什么,不过背后怎么诋毁黛玉就不一定了。
周瑞是王夫人的陪房,在别人面前自然是趾高气扬,大部分人见了都要敬畏三分,连宝玉都要叫一声“周姐姐”。听得黛玉这样讽刺,自然心里不舒服,在外头散步谣言说黛玉小性是非常可能的。
可是,这能怪黛玉吗?自从黛玉进贾府起,就得到贾母百般疼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孙女都靠后了。况且,薛姨妈当时吩咐时说的是“你家三位姑娘每位两枝,剩下六枝送林姑娘两枝,剩下四枝给凤哥儿。”周瑞怎么能擅自变动顺序,将黛玉放在最后呢。她不尊敬黛玉在先,黛玉受了委屈就不能发泄一下吗?
反观探春,在查抄大观园时受了王善保家的羞辱。她是怎么做的?登时大怒,直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指着她就骂。并没有人说探春小性,因为探春性格刚强,下人们自然不敢惹火上身。于是,只能欺负寄居贾府的黛玉了。
湘云也说黛玉小性,并且一味赞赏宝钗,甚至说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又是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多么高的评价!对黛玉的看法,则是小性儿、行动爱恼。
然而,黛玉对她何尝小性儿过,当湘云说她像戏子后,并没有生气,反而将宝玉一时兴起写的话与湘云同看。
在古代,戏子的地位极低,这样黛玉都不生湘云的气。难道我们能说她是一个小性的人吗?
湘云也慢慢明白了黛玉才是可以共患难的朋友,而自己深深敬重的宝钗,却因为不想惹麻烦而离开大观园,甚至连一块赏月联句的诺言都违背了。
袭人也认为黛玉小性儿,夸宝钗大度。“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闹到怎么样,哭到怎么样呢。”又说宝钗让人敬重,又有涵养。我想,袭人是出于嫉妒心理。
袭人听到宝玉对黛玉说的“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这一席话后,自然明白了黛玉是宝玉心中挚爱的人。若是宝玉娶了黛玉,只怕没有自己什么位置。于是,她可能也会成为诋毁黛玉的一份子。并且,不时到王夫人那里进几句话也是不无可能的。袭人向王夫人建议让宝玉搬离大观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黛玉的确发过几次脾气,但都是对宝玉发的。而且,都与“金玉良缘”有关。比如,黛玉去探望宝玉时晴雯没有开门时,黛玉看到了宝钗与宝玉一块说笑。又比如,王道士为宝玉说亲时。纠其原因,自然是因为黛玉太在乎宝玉。
与宝玉吵架拌嘴,也是爱的一种表现,是真实性情的流露。说是黛玉太小性,就有点过分了。不过,自从宝玉说“林姑娘从来也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也早和她生分了”,黛玉就极少跟宝玉吵架了。
黛玉不但不是一个小性的人,反而是一个注重礼貌、知晓人情世故的人。黛玉刚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又婉拒邢夫人留饭先去拜见王夫人,依照贾府的风俗用茶漱口,包括从“只念了四书”到“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的回答,都体现了黛玉的谨慎小心。
对下人,黛玉也从来不是一个小性的人。比如,宝钗派来婆子给黛玉送燕窝时,临走前黛玉命人给她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
除了下人,主子们更是愿意跟他亲近。刚开始是王熙凤十分地欣赏她,后来宝琴、香菱、史湘云等也都是十分的乐意跟她亲近,而十分地疏远薛宝钗。宝钗过去获得的赞美再多,又怎抵得上黛玉获得的这一点可贵。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珍爱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