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微型小说微言大义、留白想象的文体特点。
3.领会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4.领会课文深刻的主旨,体会课文对残酷战争的控诉,深入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中的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
2.领会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生命是一种奇迹。在茫茫宇宙中,据说只有这个蓝色的地球才存在生命,但是战争的铁蹄无情地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千百年来,人们渴望和平,对于战争深恶痛绝。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描写战争给人们造成灾难的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探究标题,想象畅谈。(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的资料介绍。)
师:战争的发生是因为统治阶级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未读课文之前,可以先探究标题《在柏林》,利用已有的知识,想象战争中人们的生活状况。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思考: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可用关键词提炼,如老兵、老妇人、小女孩、车厢、战争。)
4.用“——”画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怎样的境况?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明确: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当时承受的苦难。“头发灰白”“身体虚弱而多病” 年老了还要去打仗,战争给人们带来饥饿、苦难,揭露了战争的罪恶。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下列问题:((1)、(2)题为第一组;(3)、(4)题为第二组;(5)、(6)题为第三组)
(1)为什么“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2)为什么老兵在三个儿子死了、妻子疯了之后还要上战场?
(3)为什么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数“一、二、三”?
(4)无论如何火车声一定比老妇人的声音大,但为什么后面写声音盖过了车轮声?
(5)为什么小说中多次提到小姑娘笑老妇人?
(6)文中写到车厢中两次静下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后一段写车厢里“静得可怕”?(车厢里的人都在想些什么?)
问题特点:关注到了文中反复出现或反复过程中有变化的词句。
2.小组交流。其他小组补充。(注意关注细微文字背后的留白。)
预设:问题(1):健壮的男子都上战场战死了,暗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问题(2):老兵上战场是无奈之举,不是他自愿的。
问题(3):老人有三个儿子;暗示老妇人不正常;三个儿子的战死,给老妇人带来难以弥合的心灵创伤。
问题(4):实际上是不可能盖过车轮声,但老妇人的声音给人很强的冲击力。
问题(5):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的无知;战争对这些孩子们目前的影响。
问题(6):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摄入人心的震撼和伤痛。
3.作者有意在创作中留给欣赏者通过有形部分(有限的语言)引起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叫“留白”。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由于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你能找出前面有哪些铺垫吗?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课文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学生自由交流)
明确: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课文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的家庭的缩影。
说明反对战争不仅仅是受害国家的人民的呼声,也是战争发起国的人们的心声。
【教学板书】
14*在柏林
微小
静、一二三……微言大义
留白 蓄势铺陈
【教学反思】
《在柏林》是出现在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小小说,文章仅用了不到四百个字,就深刻的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让人读完后心情极其沉重。这一单元编排的都是小说,单元的编排目的是要求学生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在单元内容编排上,前两篇《桥》和《穷人》都是精读课文,学生通过前面篇课文的学习,掌握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即通过情节和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所以第三篇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前两篇文章的学习,来进行独立分析的载体。
但是在备课过程中,如何操作又遇到了很多问题。总是单纯的分享,会不会学生缺少学习的支架,最后是一次无效的学习等等这种问题。于是我观看了虞大明老师和于建松两位老师执教的《在柏林》。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了讲解。虞大明老师注重讲授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于是整节课学生就是边猜边读、边读边问、边比边读。于建松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关注到了略读课文的特点,在课堂上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但是教师放手不太够,但这也是给予了学生当时并没有学习前两篇课文这样一个学情的情况下设计的。
所以在基于整个单元背景和略读课文职能定位的基础之上,我对这篇课文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话题导入
说起战争,你的头脑里会浮想出怎样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梳理情节
小说中情节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可以参考前两次我们梳理情节的方式,独立梳理《在柏林》的故事情节。
三、批注阅读,情节分享
1. 请同学们至少选择一处,最触动你的情节,进行批注式阅读。
2. 小组分享
3. 全班分享
四、对比发现,总结归纳
说起战争我们想到的是枪炮、伤亡,可是这篇文章中描写的是火车、寂静、老妇人。你有什么发现吗?
设计的优点:
1. 有过程的学习。在梳理情节这一部分进行了凸显。第一个学生梳理的情节非常笼统,第二个同学进行补充,第三名同学在补充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完善整理,最后第一位学生在进行比对,找出自己情节梳理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明显的看到孩子出现的问题,并在一步一步的补充完善之后实现学习目的的过程。
2. 定位准确。这是略读课文,学生借助前两篇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独立的梳理——批注——分享。整个过程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学生学习热情浓厚。
3. 教学手段实用。我没有制作精美的ppt,而是仅仅通过课文投影的方式进行,学生借助投影仪,在课文上进行圈画分析,所有同学都是一目了然,直观感受强烈。
出现的问题
1. 引入部分。在引入部分应该交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图配文的方式,简单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给全世界带来的沉重的灾难,做好情感铺垫。
2. 时间把控。整节课在前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没有进行较好的时间分配,导致结尾略显仓促,尤其是在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时,由于时间原因,只叫了一个人回答,所以没有说透。
3. 结尾部分。这是一篇小小说,在课文的结尾,再通过比对之后,应该给学生点清楚小小的写作特点:以小见大。通过一节小小的车厢这样一个小的场景,来表现出战争的残酷。
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思考,然后再自我质疑。在不断地查阅资料,观看名师课例的过程中,我对略读课文究竟怎么上这一问题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期待以后能有更多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