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袭人的好与坏
文:雪燕
如果说大观园里最为上进的小姐是贾探春,那么大观园里最上进的丫鬟就当属袭人了。她们二者,虽然身份地位学识样样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那颗不甘于没落于尘埃中的心。
花袭人的本心是善良的,这表现在她的一举一动上。
我们从未看见书中有描绘袭人打骂丫鬟的场景,也不见她曾扬声训斥过谁,就是这样一颗仁慈的本心,让她能够在“富贵心”的贾府中驻足,得到主人的认可和丫鬟们的心服。
不要用什么阴谋论说这些仁慈都是装出来的,虽然善良温顺曾一度被袭人用于伪装自己的用心和欲望,但是不可否认,袭人的本心确实是良善仁慈。
尤其是对待贫穷弱小的人,花袭人向来是不会弃之不顾甚至加以鄙视。因为她也是寒苦出身,也曾经穷困,她对于穷人从来都是怀有怜悯的态度。
我们看到,刘姥姥在大观园醉酒,无意闯入宝玉的房内,是袭人替刘姥姥掩饰过去,而且好言安慰道:“不相干,有我呢”;
花家曾经山穷水尽,是袭人挺身而出,为花家而卖身,而且当时的她不知道自己将会被卖到什么虎狼之地。
而当花袭人在被卖到贾府后,贾府厚待下人,不以国公身份而凌虐奴仆,袭人对于贾府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尽心尽力的去服侍每一个主人。
若她尽力服侍是装出来的,恐怕入不了贾母的法眼。这便是袭人的好,温柔和顺,宽容悲悯,懂得感恩。袭人的好,比之于有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要高之几百倍。
然而,这种好,是建立在初心不变的基础上。一旦人的眼一红,心便会随着更改。贾府的众多下人是这样,花袭人也是如此。
我们总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花袭人在名利之下,忘了最初的本真,最终的悲剧也无可避免。和贾探春不同,袭人那种炙热的“争荣夸耀”之欲,葬送了纯真,葬送了别人的生命,也葬送了本可以平淡安宁的人生。
花袭人最想要的,是将来贾宝玉身边首妾的地位。
这种欲望,是当贾母“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遂与了宝玉”之后才生成了的。
而阻挡在袭人面前最大的障碍,是与她有同等地位的晴雯。所以,在红楼梦第三回开始,至第七十七回晴雯身死止,袭人的所有动作,都是在与晴雯为敌,都是在与晴雯相争。
“晴雯算是什么东西,也敢和我争个高低。”这一句充分的显示了袭人对晴雯的敌意。
争夺是一个很可怕的动作,人在争夺某样原本不属于她的东西的时候,她的心性会改变,会以各种阴谋去靠近想要得到的东西。
在和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后,第三十四回,袭人便去王夫人身前告状,此举一次便取得了王夫人彻底的信任。
王夫人最怕的是宝玉“和谁作怪”,而袭人的话,表面上是撇开了所有丫鬟小姐的嫌疑,声称宝玉没有和任何人作怪;却又刻意引起王夫人的疑心:宝玉很有可能和他亲昵的人做不才之事,需要王夫人防患于未然。
我们虽未见书中王夫人在七十八回之前有什么防患于未然的举动,但是从她撵走晴雯时说的话来看,她的确是暗中留意了贾宝玉身边的一举一动。
告状之后,袭人做了件事,第七十七回有一段: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
而随后近身服侍的人是谁呢?毫无疑问,袭人退后,补上去的只能是晴雯。于是,袭人就完全把自己之前独独可以给宝玉侍寝的福利,让给了晴雯。殊不知,晴雯与宝玉有了亲密的相处时间,不仅落实了王夫人的疑心,也正好为袭人提供了“作怪”的口实。
晴雯走后,宝玉对袭人的质问:“怎么单挑不出你和月秋纹来?”,以及袭人模糊的回答,更加证实了袭人在外构陷晴雯的事实,这样的构陷,晴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一个无可挽回的死局。
而面对晴雯,袭人更是与之锋芒相对,只不过这份锋芒,多了一层隐忍,故而造成了袭人温顺可人而晴雯张扬可恶的表象。
然而,这样的矛盾还是爆发了。第三十一回,晴雯与宝玉之间凶猛争吵,袭人前来劝架。见宝玉已经气的黄了脸,袭人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推晴雯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
“我们”是谁呢?是袭人和贾宝玉,且不论一个奴才将自己和主人用这样的称谓互相称呼是否合适,这样的话语是不是就在无意间将宝玉拉入袭人的阵营,让在气头上失去理智的宝玉不自觉的就和袭人同仇敌忾?袭人温良的背后,原来是藏着刀的。
除了与晴雯为敌,我们还可见袭人之初心变的面目全非,在第五十一回,袭人母亲病重,花自芳来接袭人与母亲见最后一面。
如果按照常人的逻辑,是不是越快去见越好呢?而袭人是如何表现的?“半日,果见袭人穿戴来了”,“凤姐儿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母亲病重,袭人竟有心情打扮,头戴金钗珠钏,倒也华丽。对于母亲,她倒也是不管不顾了。而这点,是不是和曾经为花家挺身而出的袭人鲜明对比?
这便是袭人的好与袭人的坏,袭人本也是一位纯洁和与世无争的女子,怎奈因为那颗不甘和不平之心,一招棋错,便开始一步步走入错误的深渊,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这一切,不过都是因为那颗“争荣夸耀”之心而扭曲了本心罢了。喜欢此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珍爱红楼梦。